要怎麼說分手?
懂得相愛,不一定懂得分離。在愛情裡如何好好地說分手?
也許很多人為分手難過,但在難過之餘,你該知道的是,無論未來的我們變怎樣,在平行時空中是否各自過得幸福,最最最重要的是,分手過後、在每一個痛哭夜晚後、在失去自己又好不容易找回來之後,一個人,也要好好過。
也許很多人為分手難過,但在難過之餘,你該知道的是,無論未來的我們變怎樣,在平行時空中是否各自過得幸福,最最最重要的是,分手過後、在每一個痛哭夜晚後、在失去自己又好不容易找回來之後,一個人,也要好好過。
你們在感情中猶疑,知道可能走不下去,但不知如何或該不該放手。
要告別一段不夠好的親密關係,不是那麼容易。怎麼辦才好呢?
你們在感情中猶疑,知道可能走不下去,但不知如何或該不該放手。 要告別一段不夠好的親密關係,不是那麼容易。怎麼辦才好呢?
進入一段關係,是為了快樂、過得更好。仔細斟酌,有他的日子,好在哪?離開他,你會少一些糾結和憂慮嗎?你會變得比較開心嗎?如果你一直對他感到失望或焦慮,也許是時候放手了。
許多人認為,自己須盡全力去維持一段感情,才算是無愧於心。如果經過多次磨合後,兩人還是有跨不過的檻,你們可能真的不適合。妳不必感到內疚,放手,是為了讓彼此更好。
不要拖沓,盡快處理這段關係的狀態。若決定要結束,就好好說再見吧!和對方理性溝通和告別。好好調適情緒,別糾結於誰對誰錯——你知道,這是你審慎思量後,對自己和另一半都好的決定。
懂得相愛,不一定懂得分離。在愛情裡如何好好地說分手?
心理學家 Leslie A. Baxter 曾經要求 64 名男大學生和 93 名女大學生撰文,闡述他們分手的方式。
經過研究,Baxter 教授總結出分手的方式有存在著明顯的分類
心理學家 Leslie A. Baxter 曾經要求 64 名男大學生和 93 名女大學生撰文,闡述他們分手的方式。經過研究,Baxter 教授總結出分手的方式有存在著明顯的分類
悲傷是給感情最後的紀念;我們都很好,只是還在練習愛人。
每一次重大的告別,都伴隨著一部分自我的死去。
在完形心理學的觀點中,一個人的自我圖式(self-schemas)的建立過程中,重要他人的影響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說是最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人們會覺得,自己從某種程度上「吸收」了一部分的對方,融入進自己。
換言之,人們與這些重要他人的關係,是自我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和這個人的關係終結了,自我就會出現一部分的缺失——覺得自己少了一塊。這也是為什麽有人說,每一次重大的告別,都伴隨著一部分自我的死去。
分手的關係心理學:為什麼要結束一段關係這麼難?
在我做心靈諮詢的經驗裡,也發現那些選擇「單次疼痛」的女孩,往往都越快走出情傷,越快遇到更好的人。原因無他,因為她已經錯了一次,不願意再傷自己的二次。
一開始是最難的,因為我們記憶裡還有大量美好時光,再堅強的人,都曾偷偷希望對方能夠回來;或是傻傻的希望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只是在作夢。可是脆弱完了,她們沒有耽溺在痛苦裡,而是把血擦乾,哭著繼續前進。
妳問,那些選擇「一次痛到底」的女孩,天生就比一般人堅強嗎?我說,不,是她們在軟弱的時候,選擇的是相信「未來」,而不是再耽溺「過去」。
老妹有話說:一次痛到底,才能換來重生讓彼此回到該有的位置,是我最後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