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沒有對錯,當我們生氣時,其實可以透過一些「實作」幫助我們排解怒氣,而不需要傷害到他人或自己——我們需要的是「求助」與「練習」。

一個人不會因為遭受痛苦而失敗,但會因為遭受的痛苦沒有意義而失敗。

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

向日葵的故事:無法控制自己亂打人的母親

文潔是一位九歲孩子的母親,由於丈夫工作繁忙,文潔幾乎獨自一人帶著女兒長大。除了照顧孩子,她還要上班,每天的生活非常忙碌,女兒總是不聽話,丈夫也沒有時間聽她傾訴。

久而久之,文潔除了脾氣越來越不好、動不動就發火之外,還出現了打人的現象。和丈夫吵架時動手打丈夫,還經常火氣一上來就打孩子。

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後,文潔來找到了我的門診,她對自己生起氣來就控制不住要打人,而且成了習慣這件事非常苦惱。

我問她打人時,腦中想的是什麼,她說往往是腦裡一片空白,但這時拳頭已經揮出去了。事後她非常後悔,但總是控制不住。打人之前是憤怒、生氣;打人過後則是後悔、自責,為她帶來了二次傷害,整個人的狀態非常糟糕。

根據文潔的情況,我帶她學習了緊急壓力事件應對訓練,並且盡量多練習,並訂下了「打人時能夠想起來使用,先不要管方法管不管用」的目標。

如果晚上回憶當天發生的緊急壓力事件,情緒波動仍然很大,就練習沉思式放鬆反應訓練——負面情緒。此外,我還教她一些宣洩情緒的小方法,例如打枕頭、撕紙等。


圖片|Photo by Joseph Chan on Unsplash

一週後,她興奮地告訴我,她打人的次數下降了一半,每次想打人時都運用了握拳式放鬆反應訓練,非常有效,當下就感覺身體軟了、沒勁兒了。

此外,進行沉思式放鬆反應訓練時感覺很神奇,本來想起一件事很生氣,但一用上這個訓練火氣就沒了。打枕頭、撕紙這些小方法她也很喜歡,不用對著丈夫孩子發火,就能把怒氣處理掉,感覺輕鬆很多。

我問她為什麼還會想打人,她說這多半在管教孩子時才會發生,其實自己一直都可以控制,先前只不過想透過「打」這種方式讓孩子長些記性。

一起前來的孩子也說媽媽變了很多,每次看到媽媽在握拳頭,就知道她在努力調整自己;和丈夫的溝通也更順利了一點,不再像以前那樣一言不合就動手。整個家庭的氛圍也變得更加融洽。

你會喜歡:甜點大人學:相愛成更好的自己,就像抹茶紅豆塔那麼融洽

芳博士說

認知、情緒、行為這個三角形的任意兩端,都會相互作用和影響。對文潔來說,她的壓力表現習慣呈現在行為上,也就是打人,只要她感受到壓力或生氣時就會反射性地動手,這是她的大腦將情緒和行為之間建立起來的聯繫。

大腦很擅長建立聯繫,如果我只是要她調整認知,效果相當有限,甚至無從下手,因為大部分打人的當下,她腦中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一片空白。

顯然,她的情緒可透過打人得到釋放,藉此消耗負能量,但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方式,會造成許多不良後果。偏偏她自己明知道這樣做不好,卻又控制不住。

其實類似的情況很多人都遇過,尤其是那些不善於及時宣洩負面情緒的人,例如,明明有情緒但無人傾訴,或是習慣壓抑忍耐來處理負面情緒的人,很容易就會莫名其妙地想發火、打人、摔東西,自己卻說不出具體明確的原因;或是因為一點小事就發很大的脾氣,明顯與事情的嚴重程度不成正比。

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主要是宣洩、轉移和昇華,其中宣洩是必須做的,否則負能量在體內得不到釋放,後患無窮。在事情發生當下,透過握拳、呼吸,消耗一些能量,能幫助我們順利度過情緒發展的最高峰。

情緒的產生與特定事件有關,後續便會逐漸平復下來。在這之後,更要主動採取方法將殘留的情緒垃圾倒掉,不能認為事情過了就沒問題,或是時間久了就好了,這些都可能造成情緒垃圾在體內累積,損害健康而「氣出病來」。

還有一個大家常誤會的重點:宣洩情緒的關鍵並不是向某人釋放,而是只要能把那股勁兒拋出去就行了,這也是有些人在生氣時會去跑步運動的原因。

跑步除了能夠轉移注意力外,還可消耗負能量;我建議的打枕頭、撕紙這些小方法之所以有效,也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