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要避免「踢貓效應」,行有餘力之時,也幫助紓解他人的壞心情,因為在不經意中的一個壞情緒,常常會衍生出更多的壞情緒。

文|張文成

踢貓效應:壞情緒的連鎖反應

「踢貓效應」(Kick the cat effect)源自一則有趣的寓言:一位騎士在晚宴上被領主訓斥了一頓,他怒氣沖沖地回到自己的莊園,對沒有及時迎接的管家大發了一頓脾氣。

管家心裡惱火,回家後找了個雞毛蒜皮的理由,又把自己的妻子罵了一頓。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兒子在床上蹦跳,上去就給了兒子一耳光。

最後,那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光,心情極度糟糕,一腳把正在身邊打滾的貓踢了個跟斗。

心理學家用這則寓言描繪了一種典型的情緒傳染鏈——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的心情,一般會隨著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最終,無處發洩的最弱小者便成了犧牲品。

這種情緒轉移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一個人一旦無法正常宣洩和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就往往會找一個出氣筒,把情緒轉移到其他人或物的身上,而且,往往會宣洩到那些比自己弱的人或物身上——非但憑空發怒,而且欺軟怕硬,事情過後往往因此更加自責。有時自己也明知不對,卻很難控制。


圖片|Photo by Bruce Kee on Unsplash

現實生活中的「踢貓效應」未必有寓言中那麼誇張,但是,不可否認,「情緒傳染」(Emotional contagion)的現象卻十分普遍——某人工作受挫,帶著滿肚子悶氣繃著臉回到家,看什麼都不順眼,便立刻將壞情緒傳染給了家裡其他人,於是整個晚上甚至連續幾天全家都不得安寧。

同樣,某人在家裡受了氣,也會把壞情緒帶到工作中⋯⋯這就像一個圓圈,以情緒不佳者為中心,向四周延展開來,這就是常被人們忽視的「情緒傳染」。

推薦閱讀:心理學看關係:面對負面情緒的態度,決定親密關係的品質

用心理學家的話說:壞情緒會像「病毒」一樣從這個人身上傳播到那個人身上,一傳十,十傳百,其傳播速度有時比有形的病毒和細菌的傳染速度還要快。

被傳染者常常一觸即發,越來越嚴重,壞情緒有時還會在傳染者身上潛伏下來,到一定的時期重新爆發。這種壞情緒傳染給人造成的身心損害,絕不亞於病毒和細菌引起的疾病危害。

因此,我們既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要學會疏解他人的情緒,截斷「踢貓效應」 或者說「情緒傳染」的傳播鏈條。


圖片|Photo by Mikhail Vasilyev on Unsplash

心理學家蘭斯.蘭登在他的部落格裡記錄過這樣一個故事:某家小餐館裡,一個顧客指著面前的杯子,對一名女服務生大聲喊道:「服務生,你過來!你們的牛奶是變質的,把我的紅茶都糟蹋了!」

這名女服務生連忙說:「真對不起!我立刻給您換一杯。」新紅茶很快就準備好了,碟邊放著新鮮的檸檬和牛乳。

那名女服務生把那些食物輕輕地放在那個顧客面前,輕聲地說:「先生,如果您要在紅茶裡放檸檬,就不要加牛奶,因為檸檬酸會使牛奶結塊。」

顧客聽了這話,臉一紅,小聲地說了聲「謝謝」,語氣也沒那麼憤怒了。

你想知道:行為心理學:為什麼大家喜歡,我就不想要了?

當時,蘭登正好在旁邊目睹了這一切,於是,等那個顧客走後,蘭登問那名女服務生:「明明是他的錯,您為什麼不直說呢?」

服務生笑著說:「因為他當時很生氣,我不能跟著他生氣,否則他對著我發火,我又找誰去發火呢?」

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踢貓效應」長長鏈條上的一環,情緒確實會透過你的姿態、表情、語言傳達給對方一些資訊,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對方。

明白了「情緒傳染」的危害,你就要學會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讓你的壞情緒傳染給他人。如果這樣去做了,相信你的生活會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