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天生就懂得與另一個人好好相處,親密關係的經營需要學習,所以就算與人發展關係失敗了也不要氣餒,只要練習,一定可以越做越好!

榮格認為,統一的規則和制式的教育把人逼向孤獨,他們才得以逃離群體無意識的壓迫。然而,孤獨卻使人變得敵意、惡毒。所以要給人機會讓他獨處,他才會自己主動找到群體,並產生喜愛群體的可能。

所以處於孤獨時期的人,真正重要的歷練是「自我探索與自我認識」。這也是我們生命歷程必要有經驗孤獨的時刻。

若是生命經歷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至少有一個人在你旁邊,那麼那個人的意見、感受或是價值觀,都會輕而易舉地涉入你的選擇、想法、感受。那麼不論你活到多老,你都不會有機會真正地、真實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還有釐淸自己真正渴望和需要是什麼。

當然,也不會有機會透過親身接觸自己和理解自己,了解及認識自己的性格、喜好、價值觀和自我,是如何形塑而成的?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這些心理需求的發展必須透過外求:期待大人的回應、期待大人肯定、期待大人給予許多愛和歸屬的保證。如果我們獲得回應及保證,內在的心理需求就會開始累積經驗,反饋至我們對自己的觀感,形成我們對自我的好概念。

有非常多人自小就處於心理需求被漠視的狀況:生活不安穩,照顧者的情緒不穩定,以至於更不用說心理需求這回事——根本在生活中,澈底地被排除了心理關照。

這樣的人,為了生存、為了過日子,必須成為假性自我(以為是自我,其實是掩藏真實的自己,扮演別人期待的樣子),把真實的內在隱藏壓抑,做一個配合環境、努力求和,害怕被拒絕及疏離的人。

處處以環境中重要他人的想法為想法、感受為感受,盡力的聽話、努力的付出⋯⋯透過把角色扮演好,獲取他人的關注及肯定。


圖片|Photo by Luca Volpe on Unsplash

探索真實內在的破洞

可是,在他的真實內在裡,卻始終是一個孤寂、不安、焦慮,對愛和肯定感到飢渴的人,怎麼也彌補不了⋯⋯。為什麼怎麼肯定和關注都不夠呢?

因為幼年時期愛的缺乏和情感需求的落空,或過早經歷「背叛」,都會使得個體在建立自尊和信任感、親密感及安全感的黃金時期(學齡前),並沒有獲得安穩內在的自我基底,也就無重要經驗值讓個體體會「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是一個被喜歡和被愛的人」。

反而形成的是更多負面的自我概念,否定自己,像是:「我是不被接受及重視的」、「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我不該存在」等等。

沒有感受過被喜愛、被接納及被重視的孩子,那些愛與關懷的情感缺失,會漸漸侵蝕他內在的自尊及自我存在的價值感。

雖然表面極力要求自己去討好,符合他人要的標準及認可,但持續的情感缺失和回應的落空,讓他的內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這種巨大破洞,在生活歷程中,時時都會反映出對自己的懷疑和否定,怎麼看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好,甚至不斷出現疑惑:「我值得存在嗎?我值得被愛嗎?」

弔詭的是,為了不停地鞏固自己值得存在、自己是夠好的、自己是夠優秀的,就必須不停地上演心理遊戲,讓環境及他人來證明自己確實是有價值的。

你會喜歡:「是不是我不夠好,他才變心?」給被出軌的你:你該取悅的人是自己

覺察四種扭曲的關係模式

下列扭曲的關係模式,正是童年形成不穩定的自尊及自我懷疑的人,在成長歷程中,漸漸引發強烈的情緒颶風,使自己內心活在狂風暴雨的折磨及痛苦中,也讓環境中的他人必須痛苦地配合、一同演出。

而最大的代價,就是好似有重要關係存在,內心卻異常地孤寂和空虛。

1. 不停地競爭及比較

因為內在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也無法認同自己夠好,只好透過不斷地比較和競爭;只要爭贏了、把別人打輸了,才能相信自己「好像」是不錯的、有能力的。

然而這一刻的優越感,很快就會消逝(因此才稱為心理遊戲),於是就必須再尋找下一個競爭對象,努力贏過心中的對手,才能提升自己內在的低落自尊及虛弱的價值感。

玩這類心理遊戲的人,都難以和周圍的人際關係真心交往,他人只是一個個假想敵的想像。

2. 永無止境地需要「保證」

內在自我價值感不穩定,也極度不喜愛自己的人,一旦進入較為親近的關係(無論何種形式的關係,伴侶、親子、同儕、朋友⋯⋯),就會對關係形成一種不安全感。

所謂的關係,就是情感上會牽扯到另一個人,自己某些情感需求會傾向依賴另一個人的支持及安慰。越是產生依賴,就越恐懼對方的離開或消失;再加上本來對自己的厭惡和不喜歡,更易投射於關係中的對象上,認定對方也是如此厭惡自己及不喜歡自己。

於是,這些無法抑止的恐懼和慌亂,就需要不停地確認對方「不會離開我」、「還是很重視我的」,或是「一直都會愛我」。然而,這些「保證」就像是空心的,怎麼也不會被一個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接收到,反而只是淪落到不停追問、不停要保證的輪迴裡。

3. 害怕不被愛的恐懼

就如前述,一個壓根兒從內心就不喜愛自己的人,即使渴求愛、尋求愛的對象有正向回應,他的內心也不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被愛的恐懼,才是盤旋內心最糾纏自己的聲音。

當內在不斷放頌害怕自己不被愛的焦慮時,他便會難以自拔地陷落在不停地找證據,證明對方不愛自己的行為或表情,而變得神經質,不停地起疑心。

這種深怕不被愛的感受,根源自從小就體認自己是不被愛的小孩,孤寂和落寞感是那麼凝重,於是當產生了新關係,就會不自覺地啟動過往的情感創傷,陷入在被遺棄的陰霾中,難以平復。

4. 虛空的內在,虛假的自我

一個從小就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不受重視的人,為了要求得環境的接受或生存的安穩,他必須試著去偽裝自我,讓自己的外在表現符合環境的要求,滿足他人的期待,順應他人的需求。

即使內在有屬於自己的感覺和觀點,也必須要壓抑及去除。當真實的自我被自己一點一滴地抹去、一點一滴地否定掉,他會慢慢成為一個空心的自我(空罐頭),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不要什麼,對關於自己的事,一無所知。

於是,在成長過程的人際關係裡,他只能跟從、順服、配合,卻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實在的個體,對於自己人生的各種情況,也不知如何是好,頻頻地仰賴外在的指引和支配。

他以為這樣的順從和配合,有機會讓外在環境的人肯定及重視自己的價值,卻沒有理解到,不停配合和失去自我自主能力的人,只會不斷地受他人濫用和指揮,是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關注。

同場加映:不可忽視童年創傷:擺脫「渣男磁鐵」靠自我覺察,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

以內在安穩的能量,超越早年的情感創傷

以上這些負向循環的人際關係歷程,正是來自內心有不穩定自尊,無法從心底肯定自己存在價值的早年創傷,引發成年後人際關係的蝴蝶效應。

這劇烈的情感創傷風暴,不僅侵襲著個體的內在空間,擾亂了人際間可以建立安穩關係的機會,使得自己和外在關係兩敗俱傷,也讓彼此的生命能量,在懷疑和不停摧殘中耗竭。

我們需要了解,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和另一個人好好相處,發展和建立真誠不帶防衛的親密關係,因此我們都需要學習。就像健康的孤獨,也需要學習。

如果只想以自己的偏好和早年經驗所形成的習慣,隨性任意地和人相處,也可說是用「本能」在直接反應,想如何就如何,一切就照大腦的迴路自動化運作,那是無法和另一個人建立真實合意的關係的。

說坦白點,你只是找一個人來配合你,或找一個人來配合他,而不是真正地建立兩個人都真實存在的關係。

延伸閱讀:「不需要配合人,也不強求人配合我」為什麼我會選擇一人成家?

當然,若沒有內在安穩極好的能量,人是難有足夠的情緒成本去和另一個人互動。單單要理解別人的心思,又要能好好地表達自己,就讓許多人覺得非常困難也非常疲累。

而我認為,之所以會那麼累,是因為我們多數人都不認識自己,搞不懂自己,因此無法好好地、明確地表達自己來讓對方理解,取而代之的只有大量的臆測和主觀判斷,以至於各種防衛的、扭曲的、曖昧的訊息在關係之間流竄,人和人之間無法對談也無法溝通。

懂自己、認識自己,能為自己的狀態進行誠實的覺察,也能為自己的對外溝通負起最大的溝通責任。

就像你是自己的外交官,不僅能了解邦國之間的禮儀,也能做適當的外交溝通與合作,而不是動不動就產生誤會,或是一感到不悅或不滿意就興起許多爭執和事端。

唯有我們能平定內部,我們才可能有足夠的能量去對外開展與他人的合作。若以一個國家來比喻,一個不斷內亂內耗的國家,也不可能會有好的國際關係,甚至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平等對待。如此下去,如果不是逼得自己鎖國,不然就是和全天下都處不好。

我們每一個個體就像是如此,一個無法平定安穩自己的人,他和別人的關係就難平衡及協調,更不用談到相處的能力,和友好親密的可能。

下一章,我們要聚焦在個體內在平穩的練習上,透過每一步驟的習作,讓我們能和自己連結,也能鍛鍊好內在的承接力,好好地接住自己,和自己建立具有承諾及信任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