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百百款:她們的故事,她們的力量
她們的力量,她們的故事
女人百百款
不能避免凋萎,就先自己結束了一切可能的開始。生活是她們情願背負的愛與疼痛,在她們的心裏始終希望——不,比希望強烈得多,是嚮往、期待、渴求對生活的執著將她們推向遠方。
合作天使Herooms
那些不曾被看見的「她」,不需要定義完美,在她的私密空間裡,就是自己的主人。
帶刺的女人故事:投身世界的熱烈
「相信自己做得到,台灣沒有時間等我們變老」苗博雅專訪
17 個互動翻轉菁英思考!專訪呂欣潔:「我們該擁有做自己最好版本的自由」
6 個互動性別與出身不該決定我們的人生!「每個人都該擁有平等的幸福額度」李晏榕專訪
10 個互動鳳凰衛視首席主播吳小莉:寵辱不驚,做新聞要對得起自己
3395 個互動不甘只做天后,何韻詩:「在演藝圈做個俠女,其實不容易」
1 個互動澳洲創業家劉道薇 Sarah:「美好的世界不會憑空出現,但我們能從改變自己開始」
18 個互動用溫柔延續慰安婦生命記憶:專訪婦援會執行長 康淑華
0 個互動「人該有稜角!別圓滑到自己都認不出來」專訪香港寸嘴女作家王迪詩
23 個互動專訪歸亞蕾:「每個母親都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孩子」
19 個互動女書店選書 她們的愛慾與日常
她們的愛慾經得起風雨,也有平凡的瑣碎,所以生活若有形狀,恰像記得分明的憂愁與快樂。

疾病是一種隱喻,愛情有各種可能
陳雪《迷宮中的戀人》
小說家在疾病的迷霧森林裡失能失語,在愛情的記憶裡回首穿梭,試著找出糾纏毛線團源頭,文字是大量流出的坦白,是每個人心中的終極提問,他們正找尋的關鍵答案,是你深刻墜落的殘酷地獄,她未曾允諾的幸福天堂,我們已墜入的愛情神話。
撿拾起所有破碎的靈魂
柴《集體心碎日記》
作家柴第一本關於酷兒、關於情慾、關於孤獨與愛的青春自白。透過描寫愛、慾望以及投入社會運動的歷程,顛覆華裔移民及女同志身份被媒體形塑的主流圖像,解開一件件女同志情慾的鈕釦,也一層一層剝除消費社會底下的和平假面。
非中產階級女童∕女同的啟蒙日誌
何景窗《想回家的病》
全書以女童的眼睛和嘴巴回溯時光,大量引用80年代的卡通影片與電視節目,重構時代氛圍,也藉它們向讀者解說作者抽象感受轉化的具體譬喻。用一把童年的萬花筒,把讀者帶進了作者歡快又憂鬱的家庭、感官全都開放的菜市場、連問題都說不好的困惑、和從未離去的病。
我們愛得無所畏懼,無可抵賴
羅浥薇薇《騎士》
在倫敦,女孩看見野玫瑰,撿起三名美麗的邊緣人,騎士、FA和TI。騎士是女人。FA曾經是女人。TI則如一尊性別模糊的美麗雕像,只活在注視與被注視之間。女孩感覺自己的靈魂無法遏止地往騎士那方傾斜。因為,她們同時是彼此的傷口,也是紗布與敷料……
我從何來、我從何去?
騷夏《瀕危動物》
作品前半部,敘述者穿越雙親的身世,運用敘事詩寫法,標明血緣的樹狀圖,在後半部敘述者選擇了另一種說話方式,對同性情人傾訴,那是她「同國的新娘」/另一隻「稀有/美麗/沒有繁殖未來能力的/瀕危動物」。
要快!我是很容易感覺到愛的!
《踏青去》
踏青去十年紀念書,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除了2015年版踏青去劇本外,並將收錄台灣當代女同志文化觀察。過去十年,這些創作迸發出的花火,不僅為所有在暗夜中踽踽獨行的女同志照亮生命,更是一場反叛者不停歇的狂歡。 十月下旬 coming soon!內容企劃:女人迷編輯 Fantine
視覺設計:蔡孟儒
製作協力:Merci K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