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創傷不一定會被治癒,而會隨著不同的事件一次次地被喚起。面對無法消逝的創傷,心理師 3 步驟自我照料,讓你不受創傷經驗侵擾。

文|郭溥諮商心理師/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當創傷經驗被喚起,該如何自我照料?

地震是居住在台灣本島的共同記憶,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直接連結著我們對於地震的創傷經驗。從 4 月 3 日規模 7.2 的地震開始,接連長達一個月未平息的餘震,影響的不只是建物結構,也包含人們的心情。內心的創傷也因此被不自覺的喚起,就如同某個難過的童年回憶「安靜的糾纏著我們」,該如何看見創傷並好好照顧它呢?

第一步:幫大腦釐清「戰況」

以今年頻繁的餘震為例,在面對不知何時才能停止的威脅時,大腦不自覺地進入的備戰狀態,我們的生心理需要上緊發條面對目前未明的局勢。當我們開始懷疑「是否在地震?」時,如同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書中所說:「大腦正在面對的不僅是創傷事件本身,還有人類演化出來原本應用來自保的本能和防衛機制。」

我們能優先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協助大腦分辨這個突如其來的反應。到底是地震,抑是或過度警覺而來的假警報(false alarm)?可以藉由知覺客觀事實分辨,包含留意身邊的物品有無明顯的搖晃,或是觀察手機有無收到防災警報等。

透過客觀資訊的判讀,告訴大腦是否需要開始面對壓力情境,還是這只是一次因為防衛本能而起的「幻震」。

同場加映:地震後創傷症候群怎麼辦?心理師 5 字口訣調適,讓心理復原

創傷經驗1
圖片|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第二步:看見身體在創傷中的防衛本能

在頻繁地震的期間中,我們要時時刻刻去因應壓力,像是準備開始攻擊、逃跑、停滯或討好等慢性壓力。面對慢性壓力時,我們的「容納之窗」——能夠忍受壓力的空間——會因此下降,防衛本能也會因此響起警鈴。

為了避免身體在過度警覺中被壓垮,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呼吸是否變得比較急促、情緒變得易怒、常感到無力,或身體肌肉不自覺的緊繃。

若有相關症狀,可以透過腹式呼吸鬆緩情緒,若開始出現如失眠等作息不穩定、食慾過度增加或減少、感受不到身體放鬆或物質濫用等狀況,尋求專業協助是必要的一個舉措。

我們都需要找到一些方法降低情緒反應,以讓自己有足夠的力氣去因應不斷重複的創傷事件。

創傷症候群2
圖片|Photo by Warren on Unsplash

第三步:運用良好關係緩解焦慮與恐慌

身心若要感受到安全,好的依附關係是相當重要的指標,大腦需要透過良好的關係確認自己是否安全,才能夠從恐懼和創傷中降溫。我們可以在地震後撥通電話,好好和親友們討論或哀悼正在經驗的重大打擊,這對於舒緩創傷非常有幫助。

同場加映:地震後容易做惡夢,是 PTSD 嗎?醫生 10 題自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面對創傷壓力,人們不一定能好好說話、關心自己或對方。除了選擇專業醫療或諮商關係,好的關係也不僅止於日常的人際連結,甚至不止於人與人的關係。我們需要透過規律與穩定的生活,慢慢拿回一點點生活中的踏實感,如適度的遊戲、看書、運動以及安排規律作息等,讓自己從焦慮或恐慌中轉移,稍稍在情緒動盪的過程中有能力抓住方向盤。

創傷反應2
圖片|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外在環境引起的創傷反應都適用

處理創傷即是在面對生活中因創傷事件而起的慢性壓力,也是在身體或大腦留下的痕跡,這些外在刺激會慢慢趨緩,但大腦和身體的痕跡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常見的反應像是容易頭暈、失眠、免疫力下降,或是感受到憂鬱、焦慮、躁鬱等情緒反應。若不試著去面對創傷,創傷很可能透過各式各樣的形式,停留在我們的生活日常當中。

我們要在一次次的創傷事件中求生,也需要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和力氣,看見自己的創傷,觀察身心的轉變,讓自己度過創傷所帶來的影響。

不僅是近期的地震,當日常生活遇到這些容易刺激到我們的事件,不妨透過這三步驟重新檢視自己,擁抱並接納自己背負著無法消逝的創傷,讓自己從這些動盪中順利平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