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一起,不是要你假裝幸福:揮別戀愛焦慮的 25 堂感情成長課》中,學會設立自己的界線,以更成熟的心態面對感情。

什麼是界線?

一個有魅力的人,必然是「擁有界線」的人。

界線是指有自己的原則、習慣、價值觀、想法與行為規範。同時,界線還具有兩個特色:

清楚可見

我們的界線不能曖昧不明,一下可以,一下不行,這會讓對方無所適從。當然,並非要洋洋灑灑寫滿規則或訂個契約張貼在家裡。

愛情與工作不同,還是要浪漫點,別貿然把職場那套拿到情場來用。當對方無心或刻意踩到我們的界線、挑戰我們的自主性時,我們需透過語言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這意思是「你希望、期待,或不想要、不喜歡的事情,就和對方說清楚」。

圖片|Photo by KoolShooters on Unsplash

伴侶要求你接送,但你已經連續加班好幾天,非常疲累,實在不想出門。那就讓對方知道你的狀態,表達不方便接送。而非硬著頭皮答應,結果心裡卻怪對方怎麼這麼不體諒。

伴侶聽同事說掃地機器人超好用,希望各出一半的錢,為住處添購一台,但你原本打算報名進修課程。這時,請讓對方知道你的金錢使用計畫,例如為什麼想上這門課、進修對你的幫助是什麼。而非勉強自己購買(甚至打腫臉充胖子,全額付清),然後耽誤了自己的學習規劃。

你辛苦工作幾年,在職場小有斬獲,打算領到獎金後購入喜歡已久的機械錶/名牌包,當作犒賞自己完成一個里程碑的禮物。但伴侶聽到價格後不能接受,質疑為什麼要這麼貴。你該做的是說明自己購買的理由,分享這個禮物對你的意義,而非表達「好吧,那我不買了」,然後每天向朋友哀嘆抱怨,甚至上網公審對方。

同場加映:戀愛可以不再速食?來看《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慢速約會」提案!


圖片|Photo by Charlie Foster on Unsplash

保有彈性

「擁有界線,維持框架」很容易讓人誤會成「我想怎樣,就得怎樣,你要不順從,要不離開」。前幾年,台灣的「愛情教育圈」(又稱「把妹圈」)常鼓勵男人要不斷提升自己,不能跪舔討好;這兩個核心觀念其實很正面,我也非常認同,但同時我亦觀察到有些人矯枉過正,走得太極端,發展成一種「強者至上」的言論。

例如「只要為對方改變,就是失去框架」、「只要妥協,就失去魅力」,接著「對方就會鄙視我,然後去找其他人」。這種過度「腦補」的想法,不但無法維繫關係,還會讓關係動盪倒退。因為這不僅使人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不知變通的行事風格更讓人顯得缺乏魅力、不夠成熟。

愛情關係是由兩位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工作領域,且擁有各自個性、專長、價值觀、生活習慣的人,因為相互吸引而決定「組隊」。即使有部分背景或特質相似,但也不可能一模一樣。

「強者至上論」的最大盲點,在於將「協調」、「體諒」、「互相支援」等愛情關係中無可避免的行為,誇大成「無條件配合」、「跪舔」、「失去框架」。然而,當我們進入一段關係(不論一般人際或愛情),勢必會有衝突、摩擦出現,因為各自原本的界線與習慣,會隨著時間拉長而浮上台面。

猜你喜歡:心理測驗|憑直覺選一句泰勒絲的歌詞,測出你面對愛情的態度與戀愛類型!


圖片|Photo by Leohoho on Unsplash

關係經營不該是「你要聽我的,不然就慢走不送」,老實說這也談不上經營,「不合就秒換下一個」的策略,在我看來反而是一種逃避行為。更重要的是,「協調」與「認輸」兩者之間絕非等號,我們該做的是表達自己的意願、期待、原則與想法,並帶著好奇詢問,鼓勵伴侶分享。例如:

「你希望我去載你,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你想要現在買掃地機器人,是有什麼考量嗎?」
「聽起來,是這支錶/這個包的價格讓你很驚訝。你原本對手錶/包包能接受的價位是多少呢?」

在雙方的界線都清楚攤開後,再去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討論出共識。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兩人各退一步」的狀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例如:女友希望你去載她,是因為今天聚會穿了高跟鞋,走到腿很痠痛、不舒服。但因為你實在太累,所以最後共識是你幫她叫了可追蹤的計程車,並到巷口接她。洗完澡後,你還幫她按摩了小腿,她則幫你按摩了肩頸。

伴侶想要買掃地機器人,一方面是聽同事推薦而心動,另方面是想搭上電商的特價活動。但因為你也有課程要付費,所以最後共識是這台由對方買單,但下個月的約會餐費由你來出。

另一半反對買機械錶或名牌包,因為在他的認知中,手錶或包包應該就是幾千元搞定的東西,要花上一、兩個月的薪水簡直不可思議。於是你除了說明這禮物的意義,還介紹了該品牌的特色、設計師的理念,最後共識是不但可以買,另一半還提供了一些贊助當作祝賀,但這陣子其他娛樂開銷要相應地減少。


圖片|Photo by Scott Webb on Unsplash

雙方的界線相互碰撞、抵觸時,並非堅持「我主導,你順從」的絕對上下關係,而是「我們各自退一點」,或是「這次對方退,下次換我退」的模式。這就是一種界線的彈性。個人框架是可細微調整的,而且有分輕重緩急。你可以設定底線,而非任何事情一開始就堅持己見、要對方配合,這可不叫有自信,而是一種自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