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魚》真人版一上線便拿下北美票房冠軍,故事細節的改編,足以看見迪士尼突破傳統框架的決心。而外界針對演員的惡意攻擊,也顯現了邁向多元共融,我們仍有很多路要走。(以下含劇透,請斟酌閱讀)

迪士尼電影動畫有著悠遠的歷史與爭議,過去曾被抨擊容易給予孩童負面的認知迷思、強化刻板印象。

近年在覺醒文化的影響下,迪士尼努力轉型,雖然不免被扣上政治正確的大帽子,仍持續產出題材與角色皆更多元的作品。

然而今年推出的《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卻受到大眾無情的批評與攻擊。


圖片|《小美人魚》劇照

《小美人魚》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人魚公主愛麗兒聰明可愛中帶點任性,為了追尋她的夢想鋌而走險,最終也獲得她所嚮往的生活。

對小時候的我而言,愛麗兒是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女孩,也勇敢大膽的去追求,相較於在高塔裡沉睡的公主,或是等待被王子拯救的可憐少女,愛麗兒的自主性與能動性高,積極的選擇她想過的人生。

但我從未仔細想過她所做出的選擇,其背後的意涵是什麼。

猜你喜歡:【童話繆思】小美人魚:先愛自己,才能不帶勒索的去愛人

直到《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出現後,我終於認真思考過去的這部經典動畫,可能隱含了偏頗的性別意識,而新電影中嘗試扭轉的敘事與角色塑造,或許少了那麼一點迪士尼魔法,卻賦予這個童話故事當代的價值。


圖片|《小美人魚》劇照

人魚公主不能是深色辮髮、黑皮膚?

《小美人魚》選角的一片罵聲,讓我們知道這條多元共融的路還很漫長。

《小美人魚》真人版雖然在與 34 年前截然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推出,但選擇非裔歌手海莉貝莉擔綱主演,仍在社群上引起軒然大波。

網民紛紛為這部電影貼上了「政確」公主、「#NotMyAriel」(這不是我的愛麗兒)等標籤,與論普遍認為迪士尼矯枉過正的選角毀了大家的童年回憶。

猜你想看:《小美人魚》真人版毀了童年?從好萊塢「政治正確」的選角,看多元與公平之間的微妙矛盾

作為虛構的童話人物,34 年前動畫中愛麗兒的紅髮與白皮膚,是為了符合當時主流審美與白人霸權所建構出的形象。而現在真人電影中的愛麗兒,同樣是虛構角色,為什麼不能是一頭辮髮與黑皮膚的外表?

在抵制政治正確操作的背後,反對者的意識形態是否隱含著人魚公主只能是白人魚的偏見?一旦外型不符期望,演員的其他才華是否就被一概否決?

看著網路上排山倒海而來的仇恨言論,以及極其殘酷的膚色與外貌批評,讓我們不免擔心 34 年後的今天,社會好像一邊追求著多元共融,卻仍一邊緊抱著根深蒂固的歧視。


圖片|《小美人魚》劇照

透過魔鬼的細節,看見改變傳統故事的決心

除了選角的大膽嘗試外,《小美人魚》真人電影也透過現代視角重新詮釋古典童話,細膩的改寫部分內容,讓故事與時俱進。

比如人魚世界的第一場戲,在動畫裡原是人魚公主們為宮中慶典而帶來的一段歌舞表演,但在電影中,這段歌舞秀被人魚王國的月報會議所取代。

國王的女兒們各自掌管七大洋的事務,每到珊瑚月會定期與父親見面回報各區狀況,比起動畫中歡樂的開場,少了些熱鬧,多了點嚴肅氛圍,卻意味著公主們不再是表演展示用的娛樂玩物,而是海底領袖。

猜你喜歡:家的魔法《阿拉丁》:不再是王子救了公主,而是我們能一起成長

比起動畫,電影對於男主角艾瑞克王子的背景與性格交代了更多的細節,也讓他與愛麗兒的情感基礎,不只是建立在單純的外表吸引或被拯救的關係上,他們認知到彼此是都受身分束縛,同樣有著好奇心、求知慾與渴望冒險的靈魂伴侶。

此外,電影更讓艾瑞克多了一個獨唱的段落,除了使他的角色更立體完整,同時也鼓勵男性做出外顯的情感表達。

他的歌曲《Wild Uncharted Waters》(狂野未知的海洋)其英文歌詞重複唱出「Come find me again(請再找到我)」,除了意指愛麗兒曾找到他並救了他一命,也轉換了過去「被動等待」經常是公主或女性的角色狀態。


圖片|《小美人魚》劇照

電影裡還有許多細節,如國王摧毀了愛麗兒收藏的人類雕像後,她拾起的殘骸是雕像的手掌,而不是動畫中的臉部,同樣暗示她與艾瑞克的感情不是建立在膚淺的皮相上,也訴說著外貌並非一切。

猜你喜歡:為你挑片|《阿拉丁》茉莉公主:不一定要嫁給王子,才能有我想要的家

此外,原本動畫片尾的英雄救美,也在電影的改編下成為公主的力挽狂瀾。除了敘事上的改編,電影中的編曲也展現了多元面貌,融合不同曲風,為原本傳統百老匯式的歌舞增添不少新意。

人魚公主夢想成為人類,是浪漫童話還是女性的恐怖寓言?

《小美人魚》動畫在 1989 年推出時,離前一部童話改編的公主電影《仙履奇緣》相隔 30 年,當時兩部動畫在女主角刻劃上已有極大轉變。

《仙履奇緣》中的仙杜瑞拉是忍氣呑聲的家事女神,是長年被後母與姊妹欺負的對象,最終因為她姣好的外貌(包含那雙精巧的小腳)、高潔的品格、優雅的氣質而成為王妃。

對比《小美人魚》中的愛麗兒,是個古靈精怪、充滿好奇心、渴望冒險的人魚公主,為了成為人類世界的一份子,她不惜與父王做對,跟海巫立下賣身契約,到岸上尋求真愛。


圖片|《小美人魚》

在迪士尼早期的公主電影中,不管女主角是被動等待抑或主動追求,總需要付出代價才能換得真愛。

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後昏迷、睡美人被針刺到後沉睡不醒、仙杜瑞拉忍受著家人的欺凌、美女與野獸的貝兒代替父親被禁錮城堡,而人魚公主也未能從這樣的僵化敘事中倖免。

猜你想看:我愛我是我 | 《冰雪奇緣》態度語錄盤點!Elsa:等待王子拯救的是公主,自己拯救自己的是女王

愛麗兒為了追求真愛,拋下她的生活圈,更放棄了她的話語權(聲音)與身體(魚尾),只為了融入王子的人類世界。

在看似「主動」的選擇裡,仍包裹著令人擔憂的大前提:要成就一段偉大的愛情故事,女性的犧牲是如此自然且必要。

34 年後《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問世,在原著中最為人詬病的意識形態上嘗試調整。


圖片|《小美人魚》劇照

相較於動畫,電影強化了愛麗兒嚮往人類世界的動機,讓她不僅為了與王子相愛所以渴望當人,而是因為她真心喜愛並對一切人類的事物感到好奇,認為自己應該住在岸上生活,前往世界各處探險。

也許這樣的改編仍不盡完美,卻可以稍稍撫慰當年那個曾經那麼喜愛人魚公主的獨立自主,長大後才發現真相的現代女孩。

猜你喜歡:破解迪士尼公主愛情失敗原因:為討好對方放棄了一切,你終將迷失自己

很多人認為電影作為休閒娛樂,應該輕鬆看待,過度講求政治正確會毀了觀影興致。但電影從來不僅僅是娛樂,它控制了我們的意識形態,並在淺移默化之中形塑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過往銀幕上充斥著白瘦美的女性角色,限縮了我們對人魚公主的想像,34 年後黑皮膚、深色髮辮愛麗兒的出現,衝撞著我們的慣性思維。

人魚公主應該是什麼樣貌?她可以是各種膚色、各種體態、各種外型,她可以像你,也可以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