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情緒未必你的責任,我們自己有自己的課題要做,記得要與罪惡感好好分離——首先從「情緒修復偏差」開始!

沙賓娜十分肯定,他絕對藏了什麼心事,她的老公⋯⋯又來了。他應該不會無緣無故噘嘴生悶氣,可惜他不願承認,只是敷衍地說有點累。這讓沙賓娜更按捺不住:他老是這種壞情緒,難道有什麼不能對她誠實以告的?

她本來滿心期待著屬於兩人的夜晚⋯⋯自己應該幫得上忙啊!於是她一次又一次試圖接近。「我看得出來你有心事。跟我說嘛,否則我也幫不了你。」

此刻他的耐性終於溢過界限,約克發火了。「十分鐘前我還沒問題,現在真的有了。問題就是妳!請別煩我,讓我靜一靜行嗎?」

你很可能對沙賓娜的案例心有戚戚焉,尤其我們正好除了一個琴瑟和鳴的夜晚之外,什麼都不想要的時候,偏偏事與願違,還受到另一半如此不公平的對待;明明一番好意,卻惹來一身腥。

如同前章本意善良的認知偏差(參閱第三章),盛情美意(想改善對方的心情)可惜未能結出善果,非但接近不成,反而使對方把距離拉得更大。造成這種矛盾效應的原因——仔細觀察,這也和本意善良認知偏差雷同,並非以他人的需求為先,而是自己的。

沙賓娜無法忍受自己的負面情緒,不願接受老公分明是無來由的壞心情,一味地鑽牛角尖,所以無論如何都要修復她的負面情緒,並全力試圖幫老公甩掉她臆想的負面心情。事實上,她要整理的是自己的感覺,而非老公的,這即是所謂的情緒修復偏差(Emotionsreparatur-Bias)。

因此才會發生愈想化解衝突,卻弄巧成拙,使衝突尖銳化的情形。此刻是自己的不安情緒在對我們惡作劇——自認盡了最大努力,我們的積極作為卻不幸引爆衝突尖銳化。此時儘量耐心等待,並另尋事務活動,轉移思緒焦點,不僅有助於緩解氣氛,也提供另一半更多空間。

只要他感覺有需要,自然會重新主動接近。因為大家都厭惡他人干涉自己的問題,也不願自己的時間被剝奪,何況別人還戴著「為你好」的美麗面具。

尤其情緒修復偏差一旦與罪惡感相結合,極可能引發強烈的致命效應。當人們開始良心不安,假設自己也是造成對方負面情緒的原因之一時,就更難以接受對方的拒絕了。

罪惡感事實上是最痛苦不堪的情緒之一,心中自然千方百計想擺脫它,此乃人性。因此苦於愧疚感者幫助他人的意願也較高,雖然受幫助的人可能和引發愧疚感的源頭根本毫不相干。如同心理學家丹尼斯.黎根(Dennis T. Regan)及團隊的研究結果,其中的受試者以為自己弄壞了照相機,事後購物時也願意幫助陌生人撿拾購物袋翻覆的散落物品。


圖片|Photo by David Veksler on Unsplash

實驗:罪惡感與購物中心的助人行為

黎根及其團隊藉購物中心的一項實地實驗,研究罪惡感對助人行為的效應:研究主持人藉口請求偶然經過的路人幫忙拍照,並將照相機交予其手,不過照相機無法運作。

其中一半(非自願)的受試者完全不知所措,但被告知罪不在他們,相機畢竟極為老舊,不時「鬧罷工」;另一半則遭受指責,謊稱他們弄壞了相機,欲藉此喚起受試者的自責心。果不其然,受試者似乎在「罪惡條件」下產生急欲彌補的心理需求。

數分鐘後,受試者見到一名年輕女子(實際上是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購物袋翻覆,導致物品散落一地。被告知相機壞掉罪不在他的那一半受試者宛如毫無助人的心理需求,二十人中的十七人均繞過年輕女子而行;反之,處於「罪惡條件」下的另一半,卻大多主動幫助女子撿拾掉落的物品。

此處同樣出現情緒修復的需求——心生愧疚的人急於擺脫負面感覺,自然會利用下一個最適當的機會,藉由善舉以洗刷遭誣陷的罪惡感。

因此,自任何地方招來的罪惡感反而能為他人帶來正面效應,從我們急性的助人心理需求中獲益。

反之,倘若正巧此時無意尋求協助的對方還必須幫忙修復我們的情緒,情況便有雲壤之別了。被我們相中的協助對象每每拒絕接受不請自來的幫助,導致衝突擴大,猶如沙賓娜和約克的例子。這個思考陷阱的潛伏危機是,沙賓娜難以透視自己行為的問題癥結所在——她好意幫助約克抒發心事,有何不妥?

延伸閱讀:2 萬人抽樣揭露「幸福夫妻」條件:所謂婚姻,是成為能分享快樂與悲傷的我們

情緒修復偏差不僅發生在伴侶關係中,它隨時隨地可能出現,只要是彼此重視的人們,由於一方的退縮造成另一方不快的感覺——我們無法忍受被拒絕,因此急欲修復自己的情緒。

珊德拉亦然,由於她說了一句未經大腦的笨話,讓好友妮可相當受傷。其實並非什麼大事,妮可也不想再繼續攪和衝突,她只是需要一點時間。可是珊德拉偏不接受——她要立刻修復她的情緒、要閨密保證一切都沒事,於是絞盡腦汁,以各種藉口用簡訊轟炸妮可:「祝妳今天看牙醫一切順利」、「陽光多麼璀璨的傍晚,不由得想起我們一同散步的閒情」。珊德拉不放棄能得到閨密回覆的希望,讓她感覺好過一些。

不過妮可還需要時間,無關痛癢的簡訊不斷湧來令她煩躁,也迫使她一再想起那次的衝突。她愈保持緘默,珊德拉的痛苦就愈無止境,非得掙脫負面的感覺不可。「為什麼她要讓我這樣坐立不安?我明知她也在等待我們一起重新踏出家門。」

她的判斷是錯的。妮可確實想要安靜,一次次修補關係的嘗試,只會更拉長傷口復原和再次欣然見到珊德拉的時間。

結論是:情緒修復偏差是一種陷阱四伏的心態,讓原本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彆扭,無端演變成真正的衝突。急欲甩掉負面情緒的心理需求,促使我們經常採取一些事後反悔的行動,因為它會造成非我初衷(重新接近對方)的反效果。

另外,情緒修復的需求也經常受他人利用,譬如積極說服我們為他關切的事進行捐獻,因此故意事先引起我們的良心不安。心懷內疚的人,便有極大的需求要修復他的負面情緒,容易做出不符原先意志的非理性行為。


圖片|Photo by TwoZic Lab on PIXTA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成為這種思考偏差的受害者呢?

不妨拿日常生活做為訓練環境,並自行觀察:

  • 你不時從事修復自我情緒的行為嗎?
  • 成功的機率多高?
  • 想要修復的感覺從何而來?
  • 這真是你發自內心的惡劣感覺嗎?或是聽信他人遊說而來?也許是我從他人身上猜測而來的感覺?
  • 只因伴侶一副情緒不佳的樣子,我就一定要有負面感覺嗎?

能做到不再將假想的他人負面情緒變成自己的,自然就能破壞情緒修復偏差的地基,因為沒有壞心情的地方,便沒什麼好修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