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邊緣」只是個人主觀感受。有些人看似身處團體中央,內心卻可能感覺與人群疏離、不自在。那麼,要怎麼擺脫這種負面感受呢?

文|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你、我都可能是邊緣人──邊緣人,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提到「邊緣人」這個名詞,有兩個人很快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第一位是我的學生阿棋,他是國中二年級的男生,體型圓滾滾、個頭不高,課業成績不甚理想,個性還有些吊兒郎當。他在學校總是獨來獨往,沒有特別隸屬於哪一個團體。導師起初有些擔心他是否遭到霸凌或排擠,但是每一次找他來辦公室關心,他都聳聳肩、一臉無所謂地回答:「還好吧?我覺得沒差。」

後來我在臉書上發現,他對樂器充滿興趣,從小就自學爵士鼓、吉他、鋼琴、古箏,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觀賞各種藝術表演,甚至數次獨自到國外參加音樂比賽。

某一次上課,我邀請阿棋上台分享他的音樂自學之旅。沒想到他老兄一張投影片都沒有做、好整以暇地倚靠在講台邊,用一個個旅行的故事緊緊扣住全班同學的注意力。直到下課鐘聲響起,同學還是意猶未盡地要他繼續分享故事。

另一位則是結識多年的好友 Peter,頂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的高材生。

求學的過程中,優異的成績經常讓他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同學、家長、老師,沒有人不知道學校有這麼一號近乎天才的人物。博士班才畢業,他就獲得國內一家金融公司重金禮聘回國工作。如果要用一個通俗的形容詞來形容他,大概就是「人生勝利組」。

我曾經造訪 Peter 在內湖購置的豪宅,偌大的房子空空蕩蕩,除了必要的幾樣家具外,什麼東西都沒有。他說,反正待在公司的時間比住在家裡久,而且也沒什麼人會來作客。

從小他就很獨立,不太需要大人操心,老師與家長總是把他拿來當作孩子學習的榜樣、同學則是爭先恐後請教他難以解開的數學難題。久而久之,除了課業與工作之外,他也找不到其他與人互動的交集。他獨自到國外念研究所、生活,並且學會用工作填補生活的空白。

「以前大家只是問我課業和工作。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爸媽突然開始要我多去認識朋友,要注意好的對象⋯⋯」Peter 苦笑:「我早就忘記怎麼交朋友了。」

看完這兩人的故事之後,你認為誰比較像是邊緣人?

發生了什麼事?心理師這麼說──

「我從來不說話,因為我害怕沒有人回答;我從來不掙扎,因為我知道這世界太大⋯⋯」──〈讓我留在你身邊〉,陳奕迅

「邊緣」是個人主觀的感受

讓我們將世界想像成一個大圓圈,大多數人都住在圓圈裡面,他們之間的互動很頻繁,擁有相近的信念與價值觀、用類似的模式過生活,這是我們認為的「一般人」;而在圓圈的邊緣,甚至在圓圈之外,還有少數的小點點獨自活動著,他們的價值觀不同於圓圈內的人、較少與別人互動,大家對他們的了解可能也不多,這些少數人往往會被我們貼上「邊緣人」的標籤。

如果依照這種標準來看,阿棋應該會被歸類到邊緣人,而 Peter 當然是住在圓圈正中央的焦點人物。

但實際上,他們兩人內心的幸福感與歸屬感卻是大相逕庭。

一個看似身處團體中央,人際互動密切的人,內心卻可能感覺與人群疏離、不自在,並且難以從人際關係中獲得歸屬感;相對地,有些人雖然朋友不多,卻能從少數的互動中獲得充實、滿足的感受,他能享受獨處的時光,也能輕鬆地選擇要與誰相處,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延伸閱讀:因為讀懂,所以寧願一人:那些孤獨的人,其實最能看穿社交關係

所以,邊緣人其實是一種個人主觀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觀的表面現象。


圖片|來源

邊緣人的特徵

邊緣人有三種主要特徵:

1. 內心經常覺得與人群疏遠,與他人互動時覺得不自在,也無法從人際互動中獲得歸屬感與意義感的正向經驗。

2. 總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並且也不太理解別人到底在想什麼。對人際互動抱持負向的想像與預期,深信人際關係充滿危險。

3. 邊緣人雖然內心孤獨,卻又害怕走進人群。

他們或許是在過往的人際互動中遭遇負面經驗,因為害怕再次受傷,也擔心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因而深信自己無法擁有正向的人際關係。也因為長時間使用負向的視框來解讀他人與自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無助的感覺,並且對人際關係失去希望與熱情。

擺脫邊緣人的真正目的

這本書的目的當然是要帶著你擺脫邊緣人的行列。

但是請你放心:擺脫邊緣人,不是要逼迫自己建立龐大複雜的人際關係,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人際互動,讓自己成為團體當中的焦點人物⋯⋯絕對不是這樣的。

擺脫邊緣人的目的在於幫助你:

1. 了解自己的人際需求,幫助自己調整人際互動模式。

2. 能夠自在地與人群互動,也可以安心地選擇獨處。

3. 獲得有效的人際互動技巧,提升對自己與他人的理解,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