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去交換學生?當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又陷入選擇困難的焦慮:分享五種實用心法和經驗,讓你在轉大人的路上,少一點搖擺不安。

學期接近尾聲,身邊的朋友開始討論從暑假到未來一年有何規劃,總會有早早就規劃好一切的人,他們手握著理想的藍圖,清楚自己的目標,而你站在同樣的人生交岔路口,卻深感迷惘。你開始擔心未來一年的形狀,害怕自己成為賽跑中落後的選手,又或者,其實是恐懼無法成為理想的自己。

轉大人的話題像是被按下開關鈕,在成長的某個時間點,忽然傾瀉而來,你感到無從招架,但其實你並不孤單。當年我和許多大學生一樣,很嚮往去交換學生,能在國外的學習,並趁機旅行各地,是多麽夢幻的經驗。然而,多方考量個人動機與金錢、時間成本,最終,我在已經拿到資格的情況下選擇了放棄。今天,想從「交換學生」的切點,輕鬆地聊聊,當我們遭遇人生選擇障礙時,有哪些思量的面向與工具。

是不是我沒有這個經驗,我就輸了?

那年,大部分的人簽下「交換學生同意書」,而我看著螢幕上的交換學校分發結果,心想:還有最後一次放棄的機會,我該如何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當時我正值大三,一個漸漸脫離大一大二玩社團、參加活動、夜衝夜唱的年紀,開始要為較遠的目標蹲好馬步,做好準備,而交換學生是選項之一。它擁有數不盡的光環,包括:實際體驗外國教育方式、學習第二外語、選修非本科系課程、認識外國朋友⋯⋯。同時,若你也看過交換學生的經驗分享文,或許也會被交換學生帶給人的「內在成長」吸引跟感動。

反之,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交換學生只是為了玩,不僅沒有學習意義,還浪費時間、浪費錢。常有的論調是,與其花一年出國交換,不如去實習,在職場上獲得實戰的技能。或者,也有一種聲音認為,與其花成本去交換學生,不如把資源放在念研究所,經驗 CP 值更高,還能擁有學位以及在國外工作的機會。

在這幾種聲音之中,我發現,其實我不確定自己的聲音是什麼。

延伸閱讀:【蔡宜樺專欄】一定要出國才能踏出舒適圈?


圖片|來源

最難的選擇,是「放棄」

從申請交換學生到公布學校,約有半年的等待時間(依據學校與個人申請狀況而異),而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尋找「為什麼我要花半年 / 一年做這件事?」的答案。結論是,即使做了這個選擇,可能都不會有答案,但有沒有「想要知道答案的渴望」是關鍵。

交換學生最使我渴望的拉力是,能夠就地培養第二外語的語感,以及體驗不同於本科系的課程。然而,當學校分發結果出爐,我明白,其實跟大學入學考試的情景一樣,能夠真正去到自己夢想學校或國家的人是少數。到那一個瞬間我才意識到,當拉力減少,即使我有了資格,也少了驅動自己的熱情。

少了熱情與初衷,我萌生放棄的念頭,但多數人在面對這樣的結果,會選擇退一步折衷,說得嚴厲一點是將就於分發結果。長久以來,無論是環境教育或社會眼光,主流認為:有資格為什麼不嘗試呢?這是一個積極的態度,所以沒有人會教你「放棄」這個看似消極的選項。但在抉擇時,我們無可避免會遇到「想放棄」或「必須放棄」的時刻,在此同時更有四方聲音會想介入,又讓局面更加混亂。

以下分享,不針對應該要 / 不要去交換,而是以「交換學生」為餌,還原當時思考的脈絡,提供正在迷惘的你可參考的解方,希望能給你指引。

五道心法:誠實地面對心之所向

  • 動機審查
    初心不是每日心心念念的平安符,是在低潮困頓時,拉我們重回軌道的救命繩。因此,擁有起心動念的能量很重要,即使它是一個「單純想出國」的衝動,也非常珍貴。常常有的說法是:「不要因為大家都去交換,你也覺得自己要去」其實,無非就是要我們好好抓住產生動力的瞬間。

    「動機審查」是在任何面試常見的階段,讓面試官了解你「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將往哪裡去」。換到交換學生這個主題—若你當自己的面試官,你會給予自己通過嗎?
    可以練習套用動機審查的面試問題,在「不事前準備」的情況下,直覺地寫下來或找一個信任的人說,用 5 - 10 分鐘就可以快速檢視自己是否有底氣的方法。
     
  • 心智圖
    或許你對心智圖(Mind Map)並不陌生,尤其針對想做的事很多,但總是選擇障礙的人,推薦使用這個工具。它不需要像某些專業的心智圖要是一張很精美的圖表,也不需要一畫出來就很有邏輯,即使是單點散狀的,再慢慢牽起彼此的關聯,也可以帶來思考上很大的幫助。當我們把大腦的思緒圖像化,想法變得有既視感,能被更好的理解與反芻。


寫在 2017 年,當時大二。圖片來源|乙妤

以思考交換學生的心智圖來說,可能有的考量除了動機以外,還會有:經濟狀況、時間管理、學業表現、實習打工、感情關係、其他機會成本⋯⋯,一時之間很難概括,就試著寫下來,結合其他方法,加乘評估吧!

  • 人生年表
    針對想做的事很多,但總是抱怨沒時間的人,強烈建議寫一張未來五年的「人生年表」。在表中,找一個習慣分野時間的方式(譬如:我使用學期),在對應的時間寫下想做的事要在哪些時間點發生,或在哪些時間點開始準備。


寫在 2018 年,當時大二。圖片來源|乙妤

寫完之後,你可能還是會抱怨時間不夠用,甚至發現如果要做完所有事,要花超過五年,沒有這麼多青春可以揮霍。年表便可以幫助貪心的我們做出取捨,篩選哪些選項具有時效性,一定要在某些時刻被發生,哪些可以用別的方法達到一樣的效果。

另外,它同時也能作為日後目標檢視的工具,在一年後、兩年後翻出這張表,或許會發現有些目標實踐了,有些夢想換了,有些任務正在努力,而讓生活保有更多彈性,有餘裕迎接未知的禮物。

  • 雙盲測驗
    針對以上方法用腦思考的方法,若你相信直覺,認為身體有靈性,也提供一種聆聽「身體直覺」的選擇。
    在此的雙盲與學術的雙盲無關,而是拿兩張 A4 白紙寫下自己猶豫的選項,譬如:要去 / 不去、選項 A / 選項 B,蓋住放在地上,並請人洗牌,讓自己無法辨別。
    接著,深呼吸吐氣,跟著直覺站上其中一張白紙,感受身體是否搖晃?是否沈穩?或沒有感受?再來,站到另一張白紙,重複剛剛的感受練習。
    最後,翻開白紙,對應身體在不同選項上的回饋,聆聽隨之而來的內在提問,或許會從中有新的發現,或確立自己的方向。
     
  • 4+1 聊聊法
    說話,是語言組織的過程,同時也能讓想法整合。如同在大腦中寫程式,將一連串的編碼轉譯成能溝通的語言,當我們透過說話,讓大腦聽見自己的想法,使思考再生。

    針對下決定會搖擺不定的人,可以找人聊聊,但不要多,4 個剛剛好。4,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人:有這個經驗的人、你信任的人、你的親友、出社會工作的人。這幾種人能幫助我們更多面向地詮釋抉擇,提供不同的判斷角度。而 1,代表的是 1 個人獨處 1 小時。在尋求 4 個不同背景的人建議後,給自己獨自消化梳理的時間,並和自己約定以此做出選擇,不再動搖。

沒有最好的選擇,但有適合自己的路徑

在經歷一番掙扎,最終我選擇放棄當年的交換學生資格,事後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這樣做?你不怕後悔嗎?看到身邊有人在國外體驗異地生活時,會羨慕、會陷入「早知道」的輪迴是人之常情。然而,也清楚知道有真實地盤點跟釐清過癥結點,所以支持了後來的自己能活在當下,並明白:

取捨是一種必須,它使我們腳踏實地,而靈魂輕盈。


圖片|來源

其中,有趣的發現有二,一是當我經驗過一次猶豫非常久,但最終仍鐵了心放棄的過程,我開始學會去辨別哪些感受代表了「其實我當下沒有很想做這件事」。我們很容易因為外在因素,而忽略了自己真實的意志,甚至會欺騙原生的想法。透過個人的實際經驗與記憶中的感受,能幫助我們在下一次面臨到更困難的選擇時,以更短的時間做出最適當的決定。

延伸閱讀:【職場通信】出國或留下?選擇最重要的是要甘心

另一個有趣的是,當我回顧當時的思考脈絡,發現此時和一年前自己所列的心智圖、人生年表只有 3 成相像,2 成還沒發生,5 成意料之外。這個經驗告訴我們,設定目標或使用任何心法的重點不是在做出一個 120 分的選擇(我們都知道它不存在),而是幫助我們思考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生命充滿驚喜,隨著時間跟其他經驗碰撞產生的化學反應,我們有時放棄了一些選擇,有時轉了一個彎,多走了一些路。抱怨有時,迷惘有時,但也因此看見了原本沒有想像過的美景,感到欣喜。我們走過的路都會有意義,做過的選擇都不將是白費,你有能力成為未來在等待的某一種人,只要你相信。

希望把這樣的整理,分享給正在岔路徬徨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