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代表著結束一段感情。同時,也能因此展開新的關係。透過柚子甜的新書,讓你明白過不了的情傷,其實是因為你還不了解自己。

文|柚子甜

「我不知道,到底該不該跟他分手⋯⋯」玥如這樣喃喃自語,攪動著眼前的那杯熱紅茶,看著剛倒進去的砂糖緩緩溶解,心情也跟著沉到谷底。

「通常會想著該不該分的時候,就是該分了吧,只是還捨不得而已。」我看著她,心裡默默這樣想著,但沒有把話說出口。

「我們在一起四年了,現在正卡在不上不下的尷尬處境。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都怪我交往前沒想清楚,只覺得他這個人還不錯,後來他追我,我就跟他在一起了。但其實我也不是真的那麼喜歡他,隨著時間過去,感覺只有越來越淡,但又一直沒有機會提分手,就拖到現在。」

她頓了頓,繼續苦惱地說道:「直到最近他爸媽催促我們結婚,我才驚覺事態不對,因為我打從心底不想跟他過一輩子。可是一想到要分手又猶豫了,不斷反覆地問自己,這是不是我自己的問題?他明明不是壞人,但為什麼我就是沒辦法喜歡他?也許是每個人在一起久了都會這樣?我是不是太不知足,這把年紀應該要務實一點,不應該再追求什麼天雷勾動地火的感情?」

但說自己「這把年紀」的玥如,今年也不過才三十歲而已。


圖片|來源

我點了點頭,同時拿出準備好的牌卡遞給她,請她抽出一張代表自己真正的想法。凝視著她翻出的牌卡一會兒,我緩緩對她說道:

「其實,你在煩惱的根本不是這些問題。」我對玥如輕聲說道,有時候點出事實需要一點點溫柔:「該不該分手,你自己心裡早就有答案。只是因為捨不得,也害怕不確定的未來,才硬找了一些理由,好讓自己可以不要面對這個答案。」

我繼續說道:「他的確很體貼、很溫柔、對你很好,這些都是事實;而你就算不能說很愛他,也不能說不喜歡他。但其實就是這種時候,人會更難分手──因為他的確不錯,而你也害怕一放手,就再也遇不到這麼好的人。」

「但是有時候,分手不是一種恩斷義絕,而是讓彼此回到該有的位置。」

推薦閱讀:從關係裡畢業!從 Selina 離婚思考親密關係:分手,不只有一種標準劇本

分手,是歸還他該有的位置

我觀察到一件很有趣的事:人們如果遇到還不錯的同性,都會想先跟對方交朋友,這是很自然的反應。但過一陣子發現不太合適,就會開始保持距離,成為「普通朋友」。而聊得來的,就再拉近一點距離,變成所謂的「手帕交」、「好姊妹」或「閨蜜」。

那一層一層的同心圓,象徵著對方能夠進入我們的世界有多深,而最中心的那一圈,則是經過時間的考驗與深度的觀察,彼此真的非常談得來、具有默契的人,才可以允許進入的核心世界。


圖片|來源

只是不曉得為什麼,人們在遇到異性時,這種規則就會瞬間被瓦解成碎片。遇到稍微聊得來的異性,內在馬上心中浮想聯翩,幻想對方就是那個能夠被劃入最核心的世界,是那個深深懂你、陪你、體貼你的白馬王子。

明明這樣的人如果是同性,頂多只能被我們放在「普通朋友」、「好同事」、「能幹的上司」的位置,但我們對於愛情的憧憬與期待,往往會蒙蔽我們的雙眼,把一個不是真的這麼夠格的人,硬生生地「破格錄取」,塞進同心圓的中心,並過度期待他能夠稱職地做出這個位置該有的表現。

但這樣的誤會可大了。他的確還不錯,但是他的不錯,其實只能當普通朋友;他的確很能幹,但他的能幹,只適合當個好主管;他當然是個很棒的人,但是他的很棒,只能成為偶爾跟你出來喝杯酒、一起罵客戶的好哥兒們,不是能夠成為每晚躺在你身邊、包容你的情緒、陪伴你低潮、聽得懂你滿肚子心事的枕邊人。

那無關乎意願,只是能力問題。有些人,就是無力在你身邊扮演這個角色。

所謂的「分手」,有時候只是把這些「其實只適合當朋友的人」,送回朋友的位置;甚至可能為了對彼此都好,還要退得更遠一些,變成「點頭之交」、「最熟悉的陌生人」。


圖片|來源

「分手不是傷害,而是一種正確位置的歸還。」我說,就算交往前看得再清楚,人多少都有誤判的時候。在一起久了發現不適合,也不需要因為「對方其實還不錯」而拖著不肯分,因為「還不錯」的人可以勝任的位置有很多:他可以是「很好的工作夥伴」、「稱職的健身教練」、「博學多聞的專業前輩」,沒有非得要當情人。

放一個人回到屬於他該有的位置,隱含的意義不是失去,也不是誰對誰錯。更長遠的意義,也許是還給彼此一個最舒適的距離。

延伸閱讀:【老妹有話說】最好的分手:一次痛到底,才能換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