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型人格」在任何處境下,都比較容易感覺到幸福。儘管人的某些特質是與生俱來的,但正面積極的心態卻是能後天培養的;認同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這一刻的「你」,就開始好好被對待。

期待一個好日子 工作不需我操心 能隨便想想東西

喝一杯茶也可以 寫封信也可以 不做什麼也可以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 生氣了也沒痕跡

忽然很想擁抱你 吻你措手不及 卻只能想想而已

——孫燕姿〈Honey Honey〉

世界上是不是真的存在一種「幸福人格」?擁有這種人格的人,在任何處境下,都比較容易感覺到幸福。

感到幸福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和幸福感密切相關的人格特質——【光明型人格(The light triad)】

什麼是光明型人格?

光明型人格也被稱為「光明三角人格」(The light triad),包含對人性的信念、人道主義和符合康德式哲學的人格特質(Kaufman et al., 2019)。

對人性的信念(faith in humanity),即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值得信賴的。這種對人積極的認知會讓我們在相處時從好的角度看待他人、不對他人過度設防。

雖然人道主義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抽象,其實簡單來說,人道主義(humanism)的意思就是尊重每個人的尊嚴和價值,相信每個人生來都值得被好好對待。

光明型人格的最後一個特質是康德義務主義(Kantism)。

延伸閱讀:很獨立、很理性?如果你有這 6 種人格特質,證明即使單身也會很快樂!

信任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康德曾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崇尚康德主義的人,不會在現代生活中異化自己的存在,也不會把他人或自己看作功能性的工具。

光明人格所代表的,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友善的人」,友善就是它的核心。 那,一個擁有光明人格的人,在生活中是什麼樣子的?

總的來說,一個符合光明型人格特質的人對他人和世界有積極的假設,即使偶爾受到傷害,他們的內在世界中,也始終保持著一種穩定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來源於他們的積極信念。

與他人相處時,他們很願意去付出理解他人的嘗試,尊重他人的邊界和原則,不隨意評價,同時也能真誠地分享自己的感受,願意敞開自己擁抱新的關係。

他們相信人生而有價值,因此他們也相信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和他人都是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個體。

因此他們在生活中,追求有尊嚴地存在狀態。他們會以尊重對待他人,也會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在他人踐踏自己尊嚴時不予忍受。

他們還追求「全然的」「整體」的人性體驗,不會把自己看成工作工具,也不會過度追求物質和消費。

猜你想看:「所謂工作,就是有尊嚴的疲憊。」每一個創造價值的人,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光明型人格的人為什麼更容易獲得幸福?光明型人格會給我們帶來 6 個意想不到的優勢

1. 相信自己的自我價值

具有光明型人格的人有堅定的自我價值感。他們的價值感不只建立在外部成就和他人的評價上,也很少通過與別人比較來確認自我價值。他們自尊自愛,也會這樣對待他人。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現,自我價值感會為我們帶來穩定的自尊和幸福感。

2. 忠於自己

對於光明型人格的人來說,在競爭中取勝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的本真性(authenticity)更為重要。他們不願意以犧牲自己的本真性為代價換取利益。

所以即使在高壓環境下,他們也能敏銳地覺察到自己的感受,坦誠地表達自己真實的觀點,不迴避可能的衝突。

一個擁有本真性的人,能時刻體驗到「我」的存在,因此他們通常有著更強的存在感、生活意義感和心理幸福感。

猜你想看:今天就開始動筆!寫日記的 7 大好處:記錄回憶、整理思緒、增加健康&幸福感

忠於自我
圖片|Photo by Morgan Sessions on Unsplash

3. 願意擁抱未知和不確定

我們對未知經驗的開放度(openness to experience)是人格中一個非常核心的維度。

心理學家 Ziapour(2018)等人發現,它與我們的積極情緒、總體幸福感、生活滿意度高度相關。

光明型人格的人,對世界和他人有一種基本信任(basic trust),這種信任使他們相信世界和他人是總體友善的,或者說是善大於惡的;即便會遇到傷害,也相信自己能從傷害中倖存下來。

所以他們對未知的事物有著積極的好奇心,他們不需要克服心理障礙,也能很自如地嘗試挑戰。因此他們會因此獲得許多自我成長(personal growth)的機會。

4. 能從幫助他人中獲得滿足感

光明人格的內核是友善(kindness),而友善指的是將他人和自己視作一個整體,懂得奉獻、願意為他人提供幫助、有更多利他行為。

另外,當看到他人處於危難之中,具有光明人格的人的接納程度、憐憫之心、共情力也更強(Gerymski & Krok, 2019)。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時常會給予周圍的人不求回報的幫助。

研究發現,當我們不求回報地給予他人幫助時,我們內心的滿足感會顯著上升(Mogilner & Norton, 2016),而且我們也更容易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善意(Canter et al., 2017)。

同場加映:全部自己來才是最強?真正自立的人,懂得如何接受幫助

幫助他人
圖片|Photo by Rémi Walle on Unsplash

5. 具備更健康的防禦機制

當我們遇到負面事件時,我們的防禦機制(defensive mechanism)就會啟動。大多數人使用的防禦方式都是偏消極的,比如,情感隔離(關閉所有情緒開關,從而避免精神上的不愉快)。

研究發現,光明人格與積極、成熟的防禦方式有關(Richardson & Boag, 2016),光明人格的人會更傾向於用幽默(humor)、昇華(sublimation)的方式來應對不愉悅的情緒。

這類應對方式更健康,讓人面對現實並不留下心理隱患。 因此,具有光明人格特質的人對待錯誤的態度也更積極。

心理學家 Cohen 說,「具有光明型人格特質的人傾向於感到更多的內疚,但這不一定是一件壞事。事實上,這種內疚是一種健康內疚(healthy guilt),就像一個引導我們正確做事的內在警示燈,幫助我們以更合適的方式行事。」

6. 很強的「愛他人的能力」

一項針對線上交友軟體 Tinder 的研究發現,光明人格得分較高的人更有可能用社交軟件來尋求有深度的長期關係而不是短暫的快感;

在關係中尋求平等、合作,而非利用對方滿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工具性的性愛)(Sevi & Doğruyol, 2020)。

光明型人格的人能夠真誠地處理關係,也更容易與他人產生深度的連接。

在親密關係中,他們也更少出現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的傾向(Kauffman et al., 2019),佔有慾和控制慾不強,尊重伴侶的個人邊界和原則。

他們所給予的愛也不拘泥於一種形式,而是根據伴侶的需求和關係的發展不斷變化,可能包括浪漫主義的愛(Eros love)、親切的愛(storge love)以及無條件的愛(agape love)。

延伸閱讀:「別拿伴侶關係來彌補童年的缺憾」關係心理學:成熟的個體,可以同時親密又獨立

愛人的能力
圖片|Photo by Everton Vila on Unsplash

為了能夠更開心愉悅、戀愛家庭皆順利,我們該如何成為「光明人格」?來看下面這 4 個Tips

儘管人格有一定的先天決定性,但到底怎樣才能突破現有對自己、他人和世界負面的認知,不斷向光明人格靠近呢?

Tip 1:相信善相信世界的友善,是光明型人格的起點。

信念,尤其是積極的信念,本身就可以給人帶來希望感等積極的情緒,本身也是幸福的一種形式。我們是可以選擇去調整自己的信念的。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一些負面的信念,你可以通過「找證據」的這種練習來鬆動自己的信念。

找一張紙把你的負面信念寫下來,然後把紙分為左右兩部分。

左邊寫下一些證實「你的信念是真實的」的證據,右邊寫下一些說明「你的信念不一定是絕對真實的」的證據。

當你刻意尋找,你或許就會發現原本的信念並不絕對。隨後你還可以通過引導性地讓自己關注積極的證據,來給自己植入積極信念。

Tip 2:追求和踐行善付出愛,是光明人格的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

一個充滿愛的能量的人是強大的。當我們具備了「不求回報的付出」的能力之後,我們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愛,而不再畏懼別人給予我們的愛會被剝奪。

學會更不計較地付出,並且是向更多人、更多方面的生活付出。我們也會有機會和更多的善意相遇,進而鼓勵彼此的積極信念。

延伸閱讀:「照顧植物像愛一個人」專訪張景嵐:愛是純粹付出,而不期待回饋

愛
圖片|Photo by Emmanuel Phaeton on Unsplash

Tip 3:對於人的異化保持警惕

人的異化是一個很宏大的命題。簡單來說,就是「人活得不那麼像個人」了。

本來買東西是為了服務人的需求,現在消費文化讓買東西變成了對人的一種綁架——這就是一種異化。

人性是光明型人格的「能量源」,我們必須經常感受到自己的人性,和自己的人性在一起,才會有對自我和他人友善的力量。

Tip 4:追求有尊嚴的生活狀態

有尊嚴的生活不一定是富足的。現在很多人在抱怨社會不給人尊嚴、自己身不由己的同時,忘記了也是因為自己追求消費主義,才不得不加入沒有尊嚴的遊戲。

但有尊嚴的生活也不一定就是清貧的。還是有很多人能夠找到一種,能讓自己感覺到被尊重的工作生活方式的。

和自己的創造力在一起,哪怕很忙,也不會內耗。

幸福是一個動詞,如果把幸福當成一種結果去追求,那麼你很可能會失望。

但當你全然地擁抱自己和身邊的人,幸福是一種自然而然會被感受到的狀態。

去愛吧,而不是等待被愛。你會離幸福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