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歡的空間

我最喜歡的音樂或電影

我自己

我最喜歡的顏色

任何我喜歡的

我最喜歡的衣服

我最喜歡的食物

我最喜歡的活動

專訪馬欣:文學拯救了我,比師姐的擁抱更有用
閱讀馬欣《階級病院》的過程,像是一場拆解自己童年的實驗,看她深掘出我們這個世代人靈魂深處的黑洞,寫出階級底下種種幽微人性。我一直認為,當閱…
專訪陳又津:所謂的少女感,就是「誰管你啊」
這兩年,特別流行的斜槓「/(slash)」概念,開啟了許多異想超連結,設計師擁有潛水教練證照、心理學家身兼美妝達人、醫師也能華麗轉身成為推…
專訪女影策展人羅珮嘉:女性是一個開放詮釋的 Hashtag
曾有人說,保險套的發明改變了女人的命運,當然,那是上個世紀的故事了。而在女人掌握了避孕權將近一世紀後,又有什麼可以影響與撼動新世界?或許,…
專訪女影策展人羅珮嘉:女性主義是,活出標籤以外的自己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部電影嗎?先別急著苦思片名,我想與你一同召喚出的是那觀影體驗,有一個新世界從大螢幕中誕生,在那裡人們得以見到了沙洲魔山、看…
專訪劉梓潔:我們是沒有足夠大故事的一代,但我們不是末世
劉梓潔的新作《外面的世界》,最末的跋中寫著:「相信沒有什麼是不變的,相信一切都是因緣聚散和合,相信一切堅固的東西終將煙消雲散,相信冥冥之中…
專訪陳雪:戀愛如煉丹,失戀是把最美好的地方保留下來
你還記得你第一次讀的陳雪嗎?是那本開天闢地般,惡女與天使一體直抵靈魂深處的《惡女書》;還是那如修煉場的人間烈愛,鎮魂曲響徹書頁的《附魔者》…
誰是上流兒童?專訪吳曉樂:我的幸福,長的跟別人不太一樣
在吳曉樂的第一本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出自〈怪獸都聚在一起了〉,她以筆為鋒,寫下:「新世界的人,試圖以各種方式…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專訪吳曉樂:我不希望大家拿我的書,罵自己的媽媽
每個城市都有一條補習街,那樣的街道裡總透著一股無聲的張力,在各色制服和那些貼不盡的升學榜單、說不清的家庭故事裡欲說還休。初讀《你的孩子不是…
張曼娟為你選書:愛是束縛,是慾望,還是給對方自由?
怎麼樣的一份地圖,能令人嚮往翻閱、履步踏足,是一份人生的美食餐廳地圖、咖啡館地圖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巡禮?關於這樣的一份地圖,我們各有定見。作…
專訪張曼娟:能寫就寫,不能寫就閱讀,讓做到的人救贖你
年少時讀張曼娟,以為情愛是人世間最美的事,《海水正藍》裡的愛情藍得如此哀愁,她散文裡的情思更是悠長不滅。時間快轉,當我們從她書中學會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