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性婚姻?怎樣的定義才算無性婚姻?而無性婚姻會帶來什麼影響?帶你從心理學角度,改善無性關係。

性是婚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並不是每個婚姻中都會存在性。我們曾收到一條粉絲留言,她說,她和丈夫五年沒有做愛,但一直相處到現在。她說她感到他們的婚姻中不僅僅是缺失性,還缺乏了一些真實的東西,這種感受讓她最終選擇和丈夫離婚。

其實,無性的婚姻並不罕見,那麼,為什麼會有無性婚姻?如果婚姻中缺乏性,我們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話題。

無性婚姻比你想象中更普遍

什麼是「無性婚姻」?有人認為無性婚姻取決於伴侶們自己的定義,比如,如果伴侶們安於一年中只有兩次性行為,那麼這也不算一段無性婚姻;也有人給了更量化的定義,比如如果一對夫妻一年裡發生性行為的次數不到十次,這段婚姻就是「無性」的(Laumann, et al., 1994)。根據這個定義,約有 20% 的已婚人士處於無性婚姻中。

如今,無性婚姻正變得越來越普遍。1994 年時,約有 1.3% 的已婚男性和 2.6% 的已婚女性在過去一年中沒有發生過任何性行為;到了 2014 年,這個數字變成了 4.9% 和 6.5%(TheAustin Institute, 2014)。人們也越來越多地談論它,根據谷歌搜索的統計,「無性婚姻」已經成為了人們對婚姻的首要抱怨,每個月都有 21,000 人在搜索無性婚姻,搜索量遠遠超過了「不開心的婚姻」和「無愛婚姻」(Stephens-Davidowitz, 2015)。

無性婚姻帶來的影響

1. 被拒絕的一方會感到沮喪、抑鬱、降低自尊。偶爾拒絕是正常的,畢竟人們不是每時每刻都希望發生性行為,但長期的、多次的拒絕會破壞人們的自尊感,降低自我評價(Winch, 2014),比如被拒絕的一方會反復憂慮是不是自己魅力不足才使得自己的伴侶失去性趣。

2. 感到缺乏性的一方會通過其他渠道釋放性衝動。在一些無性婚姻中,並不是雙方都能接納無性的狀態,這種情況被稱作「非自願無性(involuntary celibacy)」。Donnelly和Burgess (2008)通過對非自願無性群體的研究,發現在性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人們會通過自慰或者和其他人互動的方式來滿足性需求,包括和他人進行網路性愛、電話性愛,以及肉體出軌等等。

3. 處在無性婚姻中的人,會更多地考慮離婚。無性婚姻的伴侶不一定會結束這段關係。可能是因為人們認為前期已經對婚姻投入很多資源,貿然離開不值得,或者社會和個人對離婚的負面看法阻礙了他們(Donnelly & Burgess, 2008)。但相比性活躍的伴侶,無性伴侶確實更多地考慮離婚,也更多地認為自己的婚姻並不快樂(Parker-pope,2009)。


圖片|來源

是什麼讓伴侶之間缺乏性

1. 在性的認識上存在誤區

a. 享受性 = 道德敗壞

如今越來越少的人會認為性本身是骯臟的,但是這個社會依然將享受性的愉悅視作是可恥的。「蕩婦羞辱」是表現之一,女性一旦表現出喜歡性,或者有豐富的性經驗,就會被認為道德敗壞,不但他人這麼說,很多時候女性內心深處也會這樣貶低自己——即便她們不會說出來(Benac, 2014)。

不單女性有這方面的困擾,性羞恥也同樣阻礙了男性。比如有些人會指責一個享受性的男生是潛在的性掠食者(sexual predator)或者色情狂(pervert)。男性同時承擔著更多關於「性表現」的壓力。這個社會中性的分工似乎仍然是:男性是取悅者和掠食者,女性是被取悅者也是獵物。男性會覺得如果自己無法使女性滿意,自身的男性氣質就受到了威脅。他們會因為這種壓力反而迴避性——不止有女生會在性中自卑的。

b. 認為性是不可談論、也無需談論的

處於無性婚姻的伴侶不但缺乏性,也會避免去談論性(Parker-pope, 2009)。伴侶不去談論性有很多種原因,比如人們以為性應當是隨機發生的,會有一個時刻,雙方忽然達成進行性愛的共識,於是他們不去開口,而只是等待著這個時刻。也有可能是因為,由於性觸及到人們核心的部分,談論性讓人感到害怕和脆弱(Ouellette, 2015)。

2. 潛伏的厭女症

a. 男性的「聖母-妓女」情結

有些女性碰到了這樣的情形,在結婚之前,兩人的性欲很高漲,性行為次數也很多;可一旦結婚後,性愛次數急劇下降,男方忽然不再要求發生性行為。

更讓人困惑的是,丈夫看起來並不缺乏性欲,他們甚至會肉體出軌,而當妻子一旦提出要離開,丈夫會表示悔改,於是性行為的次數上升,但一段時間後,又跌落回之前的次數和頻率。這可能是因為丈夫有「聖母-妓女」情結(madonna–whore complex)。

聖母-妓女情結由佛洛伊德提出,認為在擁有這種情結男性看來,只有兩種女性,一種是妓女,一種是聖母(Hartmann, 2009)。

「妓女」型女性是在性上更主動的、更容易激發男性的性欲,但也更廉價;而「聖母」型女性則意味著與性無關、更值得被人尊重。佛洛伊德寫道:「對於他們所愛的女性,他們沒有欲望;對於他們有欲望的女性,他們沒法去愛(Where such men love they have no desire and where they desire theycannot love)」(Freud, 1912)。

在結婚之前,有情結的男性會被性自主的女性吸引;而在婚後,他們會減少或停止和伴侶的性行為,在他們的認知里,賢妻良母不應該有性。特別是當有了孩子後,妻子成了「孩子的母親」,他們更加無法將孩子的照料者與性聯系在一起。而關係外的其他女性在他看來,依然是「妓女」,是可以引發他性欲的對象,於是他們一邊捲入婚外情,一邊認為自己依然愛著妻子(Batesel, 2016b)。

 「聖母-妓女」情結也被認為是男性產生厭女症的一個來源(misogynist)(Batesel, 2016b),但很多時候這些男性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存在厭女問題。「聖母-妓女」二分法實際上否認了女性真實的、正當的欲望。

厭女症(Misogyny),指由於女性沒有遵照厭女者心中認定的標準來行事或思考,因此產生的對女性的厭惡。這些標準一般都將女性至於男性地位之下,比如說認為女性應該被動地滿足男性的性欲,不應該拒絕也不應該索取;或者當一個好妻子來照顧男性等等。擁有「聖母-妓女」情結的男性,將女性分為有性自主的妓女,和一點也沒有性的聖母,對性自主的「妓女」,他們一邊受到她們性的吸引,卻又因為她們擁有獨立性而貶低憎恨她們,認為她們是「壞」的。

3. 性的問題只不過是自我和關係問題的極端表現

每一次性經歷都代表了一個極端緊張的時刻,在這個充滿激情和張力的時刻里,我們內在生命、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想象都被行動彰顯了。

在這個狀態中,我們的身體、頭腦、精神高度聚合在一起,這是一種不同於任何其他生命體驗的實在。沒有一段性經歷會是缺乏情緒、沒有意義的。即便是當我們在性愛中感覺自己空虛、沒有情緒波瀾的時候,這種空虛也是我們生活中更廣泛地感受到的空虛的一種反映。

延伸閱讀:被忽略的老年性生活:為何社會覺得老年談性「不正經」?

無論對一個個體,還是一個國家來說,他對待性的態度和觀念,就是他整體價值觀的極端體現。而一段關係中性的缺失,也是關係中個體,以及這段關係的問題的體現。

例如說,有一些人不要性,是因為他們害怕失控。被性欲驅使,在有些人看來意味著失去對自己的主宰和教養,這可能和他們從小受到的教導相違背:我們往往被教育要壓抑自己的欲望,顯得我們有良好的教養。人們抗拒性,可能正是抗拒在性的過程中由失控帶來的脆弱感(Kashtan, 2013)。

但這種害怕失控,也是兩個人關係中信任的體現:你是否信任對方,能夠把自己失控的一面交給對方,尤其是當對方不是一個陌生人,而是你做完愛之後還要穿上衣服繼續面對的人。

對失控的恐懼和信任的不足也會顯現在無性婚姻的其他方面,只是在性上的表現會更容易被察覺。伴侶們會以為問題僅僅是缺乏性,但背後可能有更深層的原因。

此外,性也可以被用於控制和攻擊。有些人認為性是一種權力,如果他的伴侶提出了性邀約,他會感到控制權在自己手裡:他可以通過同意或者拒絕來獲得掌控感。

有時,人們也會用性來操控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這從一些玩笑中就能看出端倪,比如「如果你不做這些,我們今晚就分床睡。」(Batesel, 2016a) 無性婚姻有時是來自某一方的被動攻擊,有些人無法坦誠地和對方表達不滿,於是用不和對方發生性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懲罰對方。

而穩定的關係天生就和情欲敵對。關係中的不良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性。但有時,關係良好也不代表會有更多性行為。為什麼良好的感情並沒有帶來更多的欲望,反而會消滅情欲?在「如何保持長久的激情?」一文中,我們曾提到Esther Perel對此的理論:親密是一種在家的感覺,代表了「已知、熟悉、安全」;而欲望則指向未知的彼岸,因為「未知、陌生、危險」而更加誘人。

欲望和親密從根本上是對立的。婚後的性,正如喜劇演員 Carol Leifer 所說,像「樓下的 7-11 便利店,選項少,但凌晨三點也會守在那裡」(Morgan, 2010),性變得如此唾手可得,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圖片|來源

面對無性婚姻,怎麼辦?

如果你正處於一段無性婚姻中,以下的幾個建議也許會幫助到你。

1. 和伴侶聊一聊性

談論性能提升雙方的性滿足(MacNeil&Byers, 2005)。通過談論彼此對性的看法和喜好,我們可以瞭解彼此在性上偏好什麼、不能接受的部分是什麼;另一方面,也許在關於性的對話中,會暴露出之前無性婚姻的原因(比如伴侶可能對享受性存在疑慮),溝通是共同面對問題的基礎。

其次,性的溝通會讓伴侶更親密。在談論性的時候,人們會感到脆弱,會對對方的反應、評價變得敏感。但正由於這種相互暴露而產生的脆弱感,使得我們更親近彼此。在一段互相信任的親密關係中,脆弱感是很重要的部分(Gaspard, 2016)。

2. 規劃性生活

我們規劃自己什麼時候上班、什麼時候去醫院、什麼時候吃飯和逛街,也應該規劃什麼時候進行性愛。聽起來或許不夠浪漫,但如果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擠出時間,提前計劃是很有效的方法。在兩人討論、規劃性愛時,盡可能詳細地規劃細節,不僅僅計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發生性行為,還可以計劃具體想在這次性行為中嘗試什麼新姿勢或者新玩法。

3. 思考關係中可能存在的障礙

像上文提到的那樣,缺乏性可能是關係中的問題的一種極端表現。如果有一方多次拒絕性行為,可以想一想是不是關係中存在一些沒有解決的怨懟。用關係的方式,而不是性的方式去面對這些問題。

4. 不要等伴侶來主動解決問題

先不要假設伴侶不想和你啪啪啪,也許對方和你一樣有需要,只是因為種種顧慮而沒有表達。僵持下去對改善關係沒有幫助,不妨主動地把問題擺到臺面上,讓伴侶明白你是真誠地希望和他一起解決缺乏性愛的問題。

5. 盡早地尋求幫助

如果你們之間已經幾個月沒有享受性生活,可以考慮尋求咨詢的幫助。盡快地嘗試面對和解決問題,不要拖延,因為拖得越久,被拒絕所帶來的沮喪感和背叛感會越來越嚴重,反而會阻礙你們嘗試解決問題。研究顯示,如果伴侶們保持無性婚姻的狀態越久,他們就會越傾向於維持這樣的模式不變(Coriano, 2013)。

6. 有時,無性婚姻其實也可以過得快樂

無性婚姻並不意味著這段婚姻一定不健康。臨床性治療師Judith Steinhart認為,如果無性婚姻中雙方都對性頻率很滿意,而且可以接受這段關係中沒有性親密,當然可以繼續現在的性頻率。

「無性婚姻的問題不在於缺少性,而在於兩人對性的需求不一致。」Steinhart 說,「但是這需要雙方開放地溝通,確定雙方真的可以接受無性婚姻。」(Mauer,2009) 還有一些後續的溝通是必須的,比如你們是無性婚姻,還是開放關係?這是個需要約定清楚的問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解決無性婚姻最好的方式不是想,而是做。做的過程中你們找回失去的感覺,溝通平時並不容易溝通的情緒。很多伴侶都表示他們改變了無性婚姻的方式,就是做起來。

延伸閱讀:定期性生活 可刺激神經細胞提高腦力

性遠遠不止是原始衝動這麼簡單,雖然傳統教育一直讓我們認為如此。它是人類最復雜的一種需要。我們都通過性溝通我們的情緒、有過彼此力量的角逐,給予也收獲了歡愉,也直面了我們的恐懼和幻想,甚至有時,治愈我們內在的生命。而如此深刻的一件事,我們居然都羞於談論它——甚至在與最親密的人的關係中。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你已經成年(未成年人如果非要嘗試請確保自己已經接受了足夠的性教育,能夠保障自己及對方的身心安全),哪怕你已經不再年輕,去和相愛的人彼此探索和享受你們的身體吧。這件事不但不應該使人覺得羞恥,反而是最有尊嚴和榮光的事情之一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