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誌 VOL. 04:台灣女孩

偽JS

團隊誌 VOL. 04

台灣女孩

這期我們不說別的,就來好好說一說女孩。你也是女孩嗎?你喜歡作為女孩的生活嗎?你正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嗎?女孩,一切都等著綻放的女孩,在你與世界交手的路上,我們希望女人迷就是你的友伴,是你的姐妹,是你的後盾,是你的指引,是你的應援,無論如何,我們都想好好告訴你的是,成為自己這件事好美好,我們都不要害怕成為這世界上的無比可愛。

這期我們不說別的,就來好好說一說女孩。你也是女孩嗎?你喜歡作為女孩的生活嗎?你正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嗎?女孩,一切都等著綻放的女孩,在你與世界交手的路上,我們希望女人迷就是你的友伴,是你的姐妹,是你的後盾,是你的指引,是你的應援,無論如何,我們都想好好告訴你的是,成為自己這件事好美好,我們都不要害怕成為這世界上的無比可愛。

Tanya 為你選書:

在成長的路上,看見自己的潛能

— Tanya 2018.10
女人迷 共同創辦人 陳怡蓁 工作日常

我是女人迷的共同創辦人 Tanya,很感謝我們的夥伴婕廷為我做了一份既真實又充滿情感的專訪(往下滑你就會看到它),而在專訪後,我們的主編 Audrey 出了一個作業給我,她希望我延續專訪主軸,為我們可愛的友伴們推薦一本書,苦思了兩天,我想推薦一本今年出版,閱讀時讓我不斷回想起這段路上的心情的書。原書名為 “When to Jump: If the Job You Have Isn’t the Life You Want”,中譯書名為《這份工作,你真的想做一輩子嗎?》。

雖然書名以轉職做切入,但仔細閱讀後你會發現,書中的主角們為自己做出的轉變不只是職業,而是自己的人生。

在吾思傳媒,我們可以自己定義自己在名片上要印製的職稱(Title),我印製在名片上的職稱並非共同創辦人或任何我擔任過的職務,而是 Transformer(變形金剛)。我畢業於公共衛生學系,學習的內容是生理構造與各種化學式,而畢業後我選擇(也是任性的)面對與順應自己心裡真正的想望:進入網路業,這便是我所有跨領域經驗的起點。

即便確認了自己的興趣,面對茫茫未知未來的當時我仍非常惶恐,我不確定毫無網路、媒體傳播相關學歷與經驗的我到底該怎麼找到工作,更不用說去想像與準備接下來可能面對的困難與挑戰。在進入當時台灣最大的部落格平台無名小站後,我從電話與線上客服開始做起,從解答使用者提問的過程中學習網路相關基本知識,並且建立自己的知識庫;接著進到 Yahoo!奇摩 後,我轉調編輯與主題社群經營,透過編輯這個職務開始訓練自己的文字力以及對使用者的喜好觀察,在從 Yahoo!奇摩 畢業之前,我為當時的公司打造了三個具有一定聲量、流量與收入的官方主題部落格社群。但漸漸的我開始聽見自己不同的心聲。

與瑋軒和純如(她們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人之二)共同創立女人迷後,我從擔任網站總編輯開始為網站內容打基底,接著轉做行銷企劃向外拓展品牌名聲,然後是擔任廣告業務協助公司營收成長,而現在是和我們的工程團隊一起為公司打造與維運系統。這些不同的角色與職務內容或許可以用一兩段文字說完,但中間轉換的每一個過程都需要相當的心力去快速準備、積極面對,然後上陣。

在決定全心投入創業前我花了近半年的時間為自己做準備,這個準備有大部分都是為「心理」做準備。剛開始閱讀此書的時候會對主角以及各篇不同人物轉換領域的故事感到熱血與充滿理想,但很不一樣的是,閱讀的過程會漸漸發現這本書的重點不是在吹捧「勇敢追夢」這個行動,而是透過主角的故事讓我們看見「轉換前、中、後會面對的困難以及需要的準備」,包含心理與外在條件。如同我從學校畢業後聆聽心聲投入網路平台;如同我從光鮮亮麗的跨國企業,聆聽心聲後轉身建立自己想要的媒體;如同我從好夥伴的身上不斷學習、嘗試後,聆聽心聲漸漸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與喜愛的樣子。

“Jump” 是一切變化的開始,「起跳」是勇氣的堆積後一躍而起,而「轉換」與「變形」是個長期的過程,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時常有著疑惑,如果你正在面對轉換的過程,祝福你在決定轉換與變形之後,能夠撥出心力時時提醒自己「好好享受」過程所帶來的困難並且讓它內化成為養分。
起跳、變形、享受,是我想與你分享在成長過程中,讓自己發光的三個過程。

 

對我來說,這些過程最令我開心的從來都不是成果,而是我和這本書中的主角們一樣,在這之中發現了各種不同面向的自己、看見自己的潛能!

 
核稿編輯 女人迷主編 Audrey Ko

團隊誌十月號人物 | 女人迷共同創辦人 陳怡蓁 Tanya

創業路上堅持,這次我想好好畢業

— 女人迷編輯實習生 婕廷 2018.09

團隊中總有一種人,不必說話,站在那裡,就能安定人們慌亂的心神。我想在女人迷,那個人就是 Tanya。在歡騰的辦公室裡,她自有一股寧靜而沈穩的氣韻。會議中開口,輕言細語,卻帶著堅定不屈的信念。

她也是流動的,流動在各個 Lab 中,哪裏需要協助,她就幻化成不同樣子,以不同形式,來支撐所有夥伴。

專訪那天,Tanya 準時坐在位置上,但手裏的事務仍未處理完:「再給我一分鐘。」她說,聲音依然是溫柔的,兩隻手飛快地打字。我應聲說好,埋頭也敲著鍵盤,卻時不時偷瞄了她幾眼。

然後腦子想,如果上次專訪的行銷公關 Julie 是火,那 Tanya 應該就是水吧。

女人迷 共同創辦人 Tanya

遇到挑戰,你能做的就是面對

Tanya 的名片職稱很酷,寫的不是什麼 COO、CFO、CTO⋯⋯,而是 Transformer(變形者),像變形金剛一樣,這也是她在女人迷的位置。

我想這個職稱完全可以反映在 Tanya 做過的事情上。在女人迷初創時期,Tanya 做過總編、社群編輯、行銷、COO、業務 leader、CNO,除了內部營運,還需要讓女人迷 Logo 在網路以外的管道露出,譬如偶像劇與女性頻道合作。甚至在女人迷情慾網站臉紅紅剛架設好的一年裡,撰稿、異業合作,Tanya 都曾負責過。她笑說當時 FB 抓十八禁還不太嚴的時候,臉紅紅還能經營粉絲團。

現在的 Tanya,除了是 Service Lab 的 Leader,她也仍舊悠遊在各個 Lab、各領域中,從獨自作業再到團隊協作,由數字檢視女人迷每的每個行動成果,並且訂立目標、策略。

起初,Tanya 也認為自己像是身兼多職,但漸漸地,她的心態有了轉變。譬如作為 Service Lab 的 Leader,非程式背景的她其實有幾番掙扎,但她開始去思考:要成為 Service Lab 的 Leader,如果沒有工程師的技能,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她把自己抓出來,對所處位置審視了一番:「我不只是主編,我不只是行銷企劃,我也不只是 Service Leader,其實我是 co-founder,身為一個 co-founder,要在各種角色之間轉變是必然的,也是應該的。」我盯著說完話的 Tanya,那雙眼,無懼。

她將公司比喻為房子,若房屋要穩固,樑柱一定要穩,而 Tanya 作為 co-founder,必須了解每根樑柱的狀況。當她發現某些樑柱被蟲蛀,並非耗費全部心力照顧這些柱子,而是用大局觀、總體房屋狀況思考:假設目標是蓋一百層的房屋,現在五十層就開始搖晃,她應該要擬定什麼策略,去一次對應每根柱子的狀況,幫助房屋蓋到一百層?

不是凡事都選擇自己來做,而是有效幫助團隊一起成長,整合女人迷所需的人才以及資源。

我聽 Tanya 笑談這七年做過的事、思維轉變,內心卻驚異不已。我問,這段跨領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恐懼過?接著我開始回想在每次團體會議裡,她總是處變不驚的表現。沒想到她卻說自己不論在接下新位置、執行新事物的過程,都會感到恐懼。但自己之所以看起來淡定,與個性有關,也跟態度有關。

「反正遇到挑戰,就是要去面對,逃避不會被解決、哭叫不會被解決。」她歪頭想了一下,「我可能有時候還是會感覺很爆炸,然後,我會適度找到讓自己可以抒發的方法。」不然天上會降下小精靈來幫忙嗎?Tanya 打趣道。

女人迷 共同創辦人 Tanya

當團隊夥伴都夠強,我們就能一起走向遠方

我以為 Tanya 在各領域都能如魚得水,她卻突然說:「溝通是我的短板。」

我愣愣地看著她,除了訝異於她對自己如此誠實,也是因為,我根本看不出來那是她的短板,像是去年 GWIS、今年的 Media Tech 媒體科技大會,Tanya 都有沈著優異的表現。但她語氣輕鬆,談起自己在「溝通」時遇到的挑戰。

對她來說,創建制度是有脈絡、邏輯可循,但在與人溝通上,小時候因為努力過,卻跌了跤,讓她開始對處理人際關係感到害怕。也因為如此,她以前甚至不去人多的地方,只要能網購的東西,就不會到實體店面購買。

而對於溝通的恐懼,讓她逐漸養成「一人工作」的習慣。在創辦女人迷以前,她曾有過失敗的領導經驗,當時對於組員沒有完成的任務,因為覺得溝通麻煩,二話不說就扛過來做,而非理解組員為何做不到。

抱持著「自己做最快」的想法,不僅讓自己天天加班,組員也無法發揮能力與貢獻,這種做法只會兩敗俱傷。直到創立女人迷,開始做業務、接 Leader 後,Tanya 才試著釐清排斥溝通的原因:逃避,是因為不擅長。面對不擅長的事情,需要花非常多時間與心力,而她不想花時間在不擅長的事情上,所以選擇否定自己的溝通能力。

後來在與女人迷團隊合作中,她逐漸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如果不去面對自己的短板,公司永遠只能停留在某個範圍。因此她花很多時間摸索,上溝通課、與不同夥伴學習。溝通失敗沒關係,那就再嘗試,最重要的是汲取每次的失敗經驗,找到自己能與短版相處的方式。

「這七年來,我一直都在學著放手。」Tanya 的語氣突然放得很輕,目光越過我,放得好遠,像是在看著未來的女人迷:「我們的理想很大、夢很大,回推回來,絕對有很多事情要被執行,當事情更多的時候,你不分工,一定完蛋。」

女人迷一直相信「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而這就是 Teamwork,也是 Tanya 在女人迷最大的學習。她努力練習,讓自己放手,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適得其所。

「我希望每個團隊夥伴都夠強,當每個人都很強,我們就可以做出很棒的事情。」Tanya 溫柔說著。

 

這次,我想要畢業

Tanya 是個樂於面對挑戰的人,機會來了,捉著就上。沒有機會,她便去要。但我還是禁不住問,她有沒有迷惘的時候?

她說自己曾在創立女人迷的某一年平安夜崩潰過。當天晚上三位創辦人在公司加班,忙著產品出貨,出貨完她跑到樓梯間大哭,她開始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害怕因為沒有優點而拖垮其他人。

但她堅持下去了,抱著必死決心,還有一起創辦女人迷的瑋軒與純如的鼓勵。她壓了三個月的期限,三個月,她要把 Tanya 找回來。

「我回想以前的自己,有些事情我自己沒有堅持,也感到後悔,就是沒畢業、肄業。肄業的經驗,真的不好受。」Tanya 緩緩說,「我這次想畢業。」

「而且女人迷也是我的 Baby 呀!」她話鋒一轉,語氣寵溺。

用盡全力嘗試,是因為不想再後悔了。我聽著 Tanya 靜靜訴說那年故事,外頭還有車子呼嘯而過的聲音。一邊想像那年的 Tanya,是怎樣擦掉眼淚,拍掉灰塵重新站起,溫柔且堅定地走向前方。

在創業的過程中找回自己,多麼浪漫的事。

女人迷 共同創辦人 Tanya
 
執行編輯 女人迷編輯實習生 婕廷
核稿編輯 女人迷主編 Audrey Ko
攝影 Yuting

迷友問答信箱

迷友 Xiaoping 提問:「請問人物專訪的訪問人物是如何選擇的呢?」

迷友 Xiaoping 提問:「請問人物專訪的訪問人物是如何選擇的呢?」

Audrey

女人迷 主編

Audrey

Q

A

女人迷在人物專訪的挑選上,我們會聚焦在「女性生命經驗的共享」、「性別議題的探討」、「多元生命故事的挖掘」三塊。透過人物專訪,我們希望讓每個閱讀專訪的人,從中同感經驗,獲得方法,繼而從自己身體中長出力量,認識自己,肯定自己,接納自己,這是我們最最在意的事情。

於是在專訪前期的訪問大綱擬定,我們從清晰的問題意識出發,思考這篇專訪與讀者的連結;訪問過程中,我們秉持溫柔與真實的態度,不神話個人,不複製刻板印象,挖掘真實的故事;最後在專訪書寫時,我們以故事筆法書寫,賦予人物立體形象。

關心這個問題的你,肯定也很喜歡專訪吧。特別想推薦你看看這個月來,女人迷做的三檔專訪,希望從中,你也汲取了屬於你的力量,這是我們希望透過專訪,送給所有人的祝福。

關於女性自我認同的建立, 謝盈萱這麼說:

點我看專訪 >

關於女性生活的不同可能, 林靜儀這麼說:

點我看專訪 >

關於母親能怎麼找到力量, 楊雅晴這麼說:

點我看專訪 >
好自在沙龍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