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能當飯吃嗎!當社會以各種方式督促我們拿獎、升學,我們也開始思考,究竟學習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呢?

「你們念音樂系的畢業後可以做什麼?能賺錢嗎?」

在音樂教室協助行政工作、經常在第一線面對家長的我,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從一些父母口中聽到這樣的疑問,而我總是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的告訴他們,學習音樂的出路不是只有表演和教學,音樂是一種語言、是和世界接軌的媒介,只要你願意讓孩子撥出時間深入了解,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對文化藝術歷史的了解認識、和人之間的互動(觀眾、學生、演出夥伴)到潛移默化不斷 push 自己吸收新的事物...。

不過大部份的時候,我遇見的家長十個有八個會自顧自的和我敘述著他們替孩子規劃好的未來,卻甚少從他們口裡聽到孩子想要什麼。

推薦閱讀:被大人扼殺的創意,我們都曾有過的藝術夢

「我只是讓小朋友學個興趣而已,還是要好好唸書啦,級數考過就好,不要浪費錢。」
「要升國中了,以後沒有時間練琴,就上到這期結束。」

雖然行行出狀元不是什麼新觀念,但這幾十年來,我們的社會普遍對於「學習」的定義好像仍是以「到了終點可以獲得什麼」為出發點,執迷於結果,而忽略到了在音樂藝術的學習、練習過程中所獲得的養分、應該要有的享受和快樂不是無止境的比賽及考試可以給予的。

而在我從十四歲離開台灣,到回來這兩年的時間,我發現這樣的思維模式不但沒有改變,反而變本加厲。一張名校的文憑、一個公家機關的鐵飯碗、或是一筆數字漂亮的月收入被用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或成功與否,而音樂藝術舞蹈則常常被當成多餘的、可以被犧牲掉的娛樂,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另外一種情形是,有位媽媽和我說她和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同學媽媽聊天,說女兒聽到一首歌可以馬上在家裡電子琴上摸出旋律,結果對方的第一個反應是:「那妳還不快送她去學鋼琴!她這麼有天份,以後考試可以加分!」

推薦你看:磨掉升學體制附贈的功利,演戲讓我學會對自己誠實

這位家長一頭霧水的跑來問我加分是什麼意思,我才告訴她,因為去年開始有了高中免試入學,評鑑標準中有一項『競賽表現』,只要比賽主辦單位是由政府機關主辦或認可就可以計分,所以要學什麼才藝對升學有幫助變成了家長間很夯的話題。這的確是鼓勵孩子參與課外活動的一種方式,但好像有哪裡歪掉了,因為音樂藝術教育本該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附加的籌碼。

興趣不是不能當飯吃,只是若是社會大眾看待音樂和藝術的態度沒有改變,我們就會繼續把不平衡的價值觀傳給下一代,也不會有那樣的環境來支持這方面的人才。

一個地方的整體文化素質不能只靠建立下一個文創園區來養成,而是必須從家庭教育由裡到外紮根。也許在這個經濟不穩定、凡事講求速成的時代,這樣長期投資在孩子身上又無法立刻看到成果會成為家長的負擔,但學習音樂或是藝術是幫助我們培養耐心、專注力、欣賞力、還有創造力,這些是需要靠時間累積,不是用證照和獎盃可以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