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會宣布 2024 巴黎奧運達成男女運動員比 1:1 的創舉,實踐「性別完全平等」。除了在性別議題上的突破,巴黎奧運還有哪些 DEI 多元共融巧思?本篇帶你一探究竟!

第 33 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24 Summer Olympics)將在 7/26 至 8/11 於法國巴黎舉辦,以「奧運更開放(Games wide open)」為口號,期望能透過四年一度的運動盛會,帶給人們敞開心扉的力量,不再將差異視為障礙。更開放部分項目供普通民眾參與,落實「奧運更開放」的目標。

呼應國際奧會以「多元共融、性別平等、年輕世代」三大主軸為奧運會設立的全新目標,從火炬、海報、吉祥物的設計,到運動員性別比、自選運動項目等安排,都可看見巴黎奧運在打造多元共融賽事的野心。

本篇將帶你一起看看,2024 巴黎奧運有哪些 DEI 亮點!

一、首屆男女運動員人數相同,實現「性別完全平等」

2020 東京奧運最受矚目其中一項成就,莫過於在性別平等的推動,達到 49% 的女性運動員佔比,更是史上 LGBTQ 選手最多的一屆,而 2024 巴黎奧運將這項創舉,更向前推了一步。

自 1900 年首次開放女性參與奧運,女性在奧運場上的地位逐漸提升,國際奧委會更於 2014 年的改革議程中,將性別平等列為重要議題,目標讓男女參賽選手比例達到 1:1,而這個目標在 10 年後的巴黎奧運達成了。

同場加映:2020 東奧創女性運動員參賽新紀錄!預期巴黎奧運男女比將達到 1:1

國際奧會在今年國際婦女節宣布,2024 巴黎奧運創造了性別平等的歷史創舉,不僅在運動員性別比例上,首次達到男女各為 50%,更計畫在 92 位賽事評論員中安排 35 位女性,此人數將比 2020 東京奧運成長 80%。

此外,巴黎奧運會更決定以體壇、社會上的傑出女性位奧運村街道命名,目標是彰顯女性在社會的重要性,以並增加女性在公共空間的知名度。

巴黎奧運性別平等多元共融1
圖片|巴黎奧運官方網站

二、多元友善空間,提供運動員哺乳支持

不只在參與人員比例上,巴黎奧運更致力於為運動員打造更多元友善的競賽空間。根據奧委會的相關規定,奧運期間選手、教練所居住的選手村是禁止兒童進入的,針對有哺乳需求的運動員則是在有需要時,放寬讓運動員陪伴哺乳期的嬰兒。

對此,巴黎奧運官方宣佈將為哺乳期運動員提供升級的照顧支持,以附近飯店做為運動員哺乳、照顧孩子的空間,讓需要陪伴孩子的運動員更加方便。

法國奧委會秘書長阿斯特麗德・古雅特指出,這項變革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運動員維持生活平衡,完全專注於比賽。他也期許這些措施能延續下去,而不只是為了巴黎奧運的臨時設置。

同場加映:盤點奧運場上的女力時刻:德國女子體操隊「緊身衣革命」、為自己而跳的「體操媽媽」!

二、象徵「公平、自由」的奧運徽、聖火火炬,吉祥物

本屆奧運徽是首次以擬人化形象呈現,象徵著「奧運是屬於所有人」。結合「金牌」、「聖火」、以及象徵自由理性的「瑪麗安娜女神」三大元素,展現奧運精神並向女性運動員與歷史致敬。此奧運徽設計會沿用至同年的帕運會,亦是奧運史上首例。

 

呼應本屆在男女運動員比例的創舉,本屆奧運聖火火炬由法國設計師 Mathieu Lehanneur 操刀,融入「公平、水、和平」3 大象徵意義,傳遞「性別平等」意念。其中巧合是,1900 年為首屆開放女性參與的夏季奧運會,當時的也是在巴黎主辦。

奧運吉祥物「弗里吉(Phryges)」則是以象徵自由的弗里吉亞帽(Phrygian caps)為靈感,分別設計了代表奧運的「奧林匹克弗里吉」及代表帕運的「帕拉林匹克弗里吉」,他們帶著相同的信念:

運動可以改變一切,包括我們的生活、健康及人際關係。

三、女子殘障田徑員擔任聯席主席

2024 巴黎奧運的聯席主席由法國女子殘障田徑員瑪麗・阿梅莉・勒富爾 Marie-Amélie LE FUR 擔任。她曾代表法國參加過四屆夏季帕運會,更在 2018 年當選法國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委員主席,在當時成為首位當選主席的現役女性運動員。

巴黎奧運對彌平差異,倡議公平共融並不僅止於會徽、火炬等象徵。為倡議體育教育的多元共融,巴黎奧委會於 2019 年設置巴黎奧運捐贈基金(Paris 2024 Endowment Fund)投入社會專案,著重於鼓勵女性及身心障礙者的實踐。

而 2023 年的期中報告顯示,有 63% 的法國民眾在這些專案的推進下,認為巴黎帕運(Paralympic)改變了他們對身障者的認知,並對他們產生正面印象。

四、pride house 紀念不再恐同

為達成「奧運更開放」的願景,巴黎奧運致力於打擊一切形式的歧視,宣布為性少數群體設立「驕傲之家(pride house)」,以紀念國際不再恐同日。與 Fier-Play association 合作,在奧運期間為 LGBTQ+ 運動員、隨行員、粉絲與盟友提供專門的慶祝空間,由多位代表性人物擔任大使,包含:法國跨性別藝術家 Louïz、越裔英國 LGBTQ+ 倡議者 Amazin LeThi,澳洲的帕運划船選手 Nikki Ayers,以及牙買加游泳選手 Michael Gunning。

同場加映:無畏懼地成為自己!Tom Daley:身為同志與奧運冠軍,我感到無比光榮

首次擔任驕傲之家大使的 Michael Gunning 出生於英國,即使深知牙買加恐同情形嚴重、同性關係仍是違法,還是選擇代表牙買加出賽,更因此收到民眾的威脅。

但正是同志運動員的身份,讓 Michael Gunning 感受到運動的能量,這也是他參與驕傲之家的主因。他曾在受訪時說:

「奧運就是讓人們團結一致的場合,我希望讓那些到巴黎準備參加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的人,能獲得啟發、教育和力量。」

「當每個人都可以做真實的自己時,體育運動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我會永遠感激我獲得的所 有支持,正是這些支持造就今天的我。」

五、永續環境

延續 2020 東京奧運在環境永續的努力,巴黎奧運誓言打造最節能永續的奧運盛會。回歸「城市行奧運」,避免新建的大型場館在賽事結束後淪為蚊子館,巴黎奧運將戰神廣場、巴黎大皇宮等知名景點化身競技場館,更確保在少數新建的場館設施中使用生物材料、回收資源等永續材料。

選手村的設計也採用可回收資源,並結合地板冷卻系統,透過地下水調控室內溫度,打造不需安裝冷氣的環保綠建築。如同法國總統所說:「選手村是以未來設區為目標進行打造,是為了 2050 年的氣候做的準備。」巴黎奧運選手村預計在賽事結束後作為環境友好社區使用,延續綠能永續經營。

承諾要比東京奧運減少 50% 碳排量,巴黎奧運在交通配套也做足準備,不僅所有場館都能透過大眾運輸抵達,更在城市街道新增自行車道及 3,000 台共享自行車,減少因交通而產生的龐大碳排量。

巴黎奧運DEI亮點
圖片|@paris2024

作為運動的最高殿堂,奧運的核心精神在於透過運動建立各國連結,達到世界和平。從 2020 東京奧運到 2024 巴黎奧運,我們看見多元共融議題與運動領域的結合,而且更加貼近日常生活。從象徵物的設計到賽事規劃、場館設計,巴黎奧運在所有環節展現「奧運更開放」的精神,讓這項受全球矚目的運動盛會能更加落地,成為所有人都能一起參與的慶典,不再因為差異受到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