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在職場中經歷過 PUA 嗎?一起來看什麼是 PUA、PUA 會以什麼形式出現,以及如何應對 PUA !

文| 熱帶亞熱帶的熊

PUA 全名是Pick Up Artist,專門教導不善社交的男性搭訕女性的技巧,後來演變成一系列貶低、控制女性的技術。

其實 PUA 的行為也可能出現在家庭、職場當中,最近自己和朋友都在職場上被 PUA,我才意識到這件事的普遍性,希望從自身經驗出發,整理出 PUA 的人可能有的行為,並且給予正在遭遇的朋友們一些提醒和支持。


圖片|Photo by Yan Krukau on Pexels

1. 先貶後褒:

先貶低我們的能力或人格特質,之後又稱讚說有進步或要我們有自信。這樣的行為先讓我們不相信自己,再把評價我們的權力拿到他們手上,如此一來若我們希望獲得認可,就需要做出符合期待的行為,於是他們便能控制我們。

2. 強調自己的成績、功勞:

牢記自己的成功是累積自信的方法,然而若是重複提及,可能是為了塑造自己的權威地位,因為他們是成功的,所以我們應該聽話、相信他們、跟在他們身邊學習。例如重複提及自己經手過什麼大案子、管理多少部屬等等。

3. 對自身過失輕描淡寫或轉移焦點:

與前一點相對應,為了維持權威性,明明是他們的過失,卻講得像是我們的問題或者輕輕帶過。

4. 階級觀強烈:

階級的本質是權力,PUA 就是在鞏固權力以控制別人,因此他們有強烈的階級觀,在心中認定誰可以、不可以做什麼,例如任何事情都要向他們報告,不能自己決定或者自行聯繫客戶等等。

推薦閱讀:什麼是職場 PUA?解析職場 PUA 的 4 大特徵,別讓對方對你施加壓力!


圖片|Photo by Liza Summer on Pexels

5. 不尊重我們的身體、物品以及時間:

不會保持身體距離,或者有性騷擾的行為,身體自主權的觀念薄弱;也不尊重我們的物品,例如未經同意使用我們的手機,以及我最有感的──時間。

活動時間總是超過表定時間,在過程中也不會提醒,若要離開還需要他們接受的理由,以及連時間、地點、內容都不告知就要求我們把日子空下來。

6. 言行不一:

例如強調自己重視溝通,但是提出問題時卻不回應,要求我們的事自己卻沒有做到等等。

7. 資訊不對等:

有意識地控制我們能取得多少資訊,例如要求我們出席活動卻不告知活動內容,主動詢問也不讀不回。掌握更多資訊的人,就能對事情有更多決定與控制權。

8. 在意、要求我們的回應:

如果他們說話時,我們反應冷淡或沒有表現出認同,他們會緊張、焦慮或憤怒,並要求我們做出反應,例如反覆問「對不對?」甚至要我們複述一遍;如果我們沒有表情,會要求我們笑或者熱情點。

聽別人說話時我習慣看著對方的眼睛,表達我的重視,原先對他們也是如此,直到意識到他們的手段後,我減少自己的反應、收起表情,眼睛也開始看向其他地方,不讓他們從我這獲得想要的反應。


圖片|Photo by Henri Mathieu-Saint-Laurent on Pexels

9. 要找我們的時候不能不接電話或回訊息:

他們要找我們的時候要立刻回覆,潛台詞是要我們隨時 stand by,因此常見奪命連環 call,並且用各種管道來聯繫我們,例如臉書、IG 通話、簡訊等等。有時電話打來其實沒有要事,只是為了訓練、加強我們的服從性。

10. 將有薪勞動視為義務付出:

職場 PUA 中常見不合理的勞動條件,例如一個月放不到 8 天假也沒有換算加班費,或者應該支付時薪的勞動卻說是義務等。

大家在參考以上十點經驗時,可以用關鍵字「控制」、「權力」來思考,因為 PUA 的展現方式很靈活,例如第二點的強調功勞,也可能是透過強調自己的痛苦經驗,激發我們的同情心,讓我們覺得有責任滿足他們的需求等等。

原來我被 PUA了嗎?面對 PUA 的自我覺察小撇步

那麼該如何對抗 PUA 呢?我認為首先必須「重視自己的感受」。

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感受,然而因為不常使用這項能力,因此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如果出現以下幾種心理與身體反應,代表我們很可能已經被 PUA 給影響了:

1. 莫名地在意他們說的某句話或某個行為:

我們對於聽見的話、看見的事,如果本來就認同,或者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就會順順地過去;然而有些話或事情,不知為何就是會反覆想到,或者一直在耳邊迴盪,很可能是因為這些話或事與我們的認知不同,因此讓我們格外在意。

例如我聽到他們說自己「重視溝通」、「溝通要對等」時特別在意,因為這和他們的行為明明不一致,他卻再三強調。

同場加映:PUA 是什麼?如何辨別心理操控?火車站被借錢的真實案例故事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2. 時常幫他們說話、想他們的好:

感受和認知一致時才能順暢地生活,若不一致則會認知失調,而大腦為了避免認知失調,會透過改變想法或否定感受,讓兩者重新達成一致。

因此,若我們思考到職場上某些人的言行舉止時,會下意識地幫他們說好話、想他們的優點,可能意味著他們已經讓我們感受不好了,才需要做這些事來平衡。

這時,先承認自己不認同他們,再思考為何不認同,承認自己的感受、重視自己的觀念與想法,保護好自己。

3. 感受到壓力或恐懼:

他們時常強調若不照做將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態度強勢,久而久之我變得害怕靠近他們,出席活動前都會感覺到身體的抗拒,也開始用審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看自己是否有哪裡沒有做好,無形之中將他們的眼光內化到自己心裡。

4. 想法被同步:

在互動過程中,我感覺到他們認為一位客戶在偷偷觀察我的能力,因此對他有所防備;原先我和那位客戶互動良好,但是感受到他們的想法後,我也開始疑神疑鬼。

經過幾次互動後,我才真正看清他們的想法有問題,我想用我自己的觀察與理解來與客戶相處。如果我不夠相信自己雙眼所見,就不會發現原來我的想法已經被他們同步。


圖片|Photo by Tirachard Kumtanom on Pexels

如何從 PUA 的影響中走出來?保持距離,重新看見自己與他人

透過自我覺察,我們意識到自己已經受到 PUA 的影響,以下有幾個方法能幫助我們走出來。

1. 保持距離,用客觀的眼睛來看自己的狀況:

剛開始受到 PUA 時,我的感受與認知受到很大的混淆,自我感覺不良好。

意識到自己被影響後,我反應出強烈的憤怒與敵意,花了很多時間與心力在反覆咀嚼我的不舒服,直到和朋友聊了幾次,我才彷彿清醒過來,拿下被情緒籠罩的眼鏡,重新看待這件事。

我發現我實際需要與他們互動的時間並沒有想像中多,且即便他們的手段我不喜歡,但是在工作上我們有相同的目標,我們的關係其實是可以合作互利的。

2. 拿回自我感覺的主控權:

我在與他們互動前,由於害怕他們會用評價來掌控我,因此我會自我喊話,喊話的內容不是一味的鼓勵、稱讚自己,而是更腳踏實地、客觀的心理建設。

例如:「如果我有做不好的地方,我會承認並改善;如果我沒有做不好,問心無愧,那也坦蕩蕩,不用害怕別人怎麼說。」透過這樣的喊話,感受到我為自己注入的能量,讓我有勇氣面對他們。

猜你想看:「趁著年輕還有體力打拼,合理嗎?」給工作與生活失衡的你:請勇敢拿回自主權


圖片|Photo by Liza Summer on Pexels

3. 劃設底線:

在身體自主權被冒犯、時間被占用時,首先要重視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底線在哪,並且表達出來。遇到會隨意觸碰的人,我會與他保持距離,雖然不確定自己做不做得到,但是我希望下次再遇到,能直接告訴他「請不要碰我」;

對於時間被占用,我則是用要去上課的理由來提早離開,但是我心裡很清楚「想離開就是我的理由」。

4. 離開會 PUA 的環境:

如果以上的方法在我們遇到的地方都不適用,離開是最能直接保護自己的方法。過去打工時我曾經和母親說,我不敢問老闆國定假日上班有沒有雙倍薪水,她堅定地要我問,並且說了一句我一輩子記在心上的話:「為好人做事才有意義」,這句話我也想送給認真生活的大家。

會 PUA 的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因為他們希望控制身邊的一切人事物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這樣的人表面上看來是很有能力的,因為他們能控制別人來達成目的,但是換個角度想,他們也是很無能的,因為他們無法自己滿足自己,生活還需要其他人的幫助與配合。

因此,我認為對抗 PUA 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有力量,有力量保護自己的身心靈、堅持自己相信的事、愛護自己感受、重視自己的需求。

希望大家閱讀完文章,能在心裡長出一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