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的你,常常覺得喘不過氣嗎?也許你需要多一點「鬆弛感」,讓自己由內而外地處在舒坦的狀態,全然接受此刻的自己就足夠美好!

文|9ray

鬆弛感,一個近期在中國社群被熱烈討論的網路詞彙,相關的穿搭教學、心法分享或是習慣養成的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在日常生活也開始發現鬆弛感的蹤跡。

對於網友們踴躍的討論以及各式的文章分享,我開始好奇,到底什麼是鬆弛感?為什麼大家都想擁有這樣的特質?

我想,多數人對於鬆弛感的第一聯想,可能包含了「慵懶」、「柔軟」或「不精實」等概念。

在綜合網路上的觀點後,我想,鬆弛感可以被解釋成「內外在都處於自然舒坦的狀態」;

乾淨自在的外表,專注於個人的生活體驗與感受對於一切都能從容應對,不強求、不比較,擁有開放的心態,進而養成由內而外自然散發的氣質,帶出個人渾然天成且百看不厭的美感。

鬆弛感所強調的狀態,相比講求快速和效率的現實社會,似乎多了分返璞歸真的純粹與坦然。


圖片|Uniqlo 

對於鬆弛感一詞的出現,我認為或多或少反映了人們對於社會現況的感受與反抗,某種意識的甦醒與覺察。

現代社會的高壓氛圍,趕著上學、忙於工作似乎成了我們熟悉的日常,加上後疫情時代對生活造成的影響與諸多不便,更加緊湊的生活步調與長期的精神疲乏與無力感。

我們似乎再也擠不出更多時間停下腳步,觀照自己;現實生活的問題與煩惱讓我們神經緊繃,各種焦慮、恐懼或憂鬱接踵而至。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網路串連了人與人,透過小小的屏幕我們得以接觸全世界,獲得遠超出日常生活的視野,相反地,或許,我們也擁有了因爲盲從而逐漸萎縮的眼界。

像吃速食般,我們常不小心攝取過多資訊,在面對他人事業的成功或是完美的外在條件,不自覺地羨慕,忍不住怨嘆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如人,怨嘆自己少了天生就有的外貌條件。

我們在比較中成長,隨著時間變得成熟世故的同時也變得麻木,並逐漸活成了社會期待的樣子。

我們試著用物質世界的滿足療癒心靈的空虛與匱乏,我們把流行穿戴在身上,不斷追尋,試圖在主流中尋找那份自己給不了的認同感。

我們以為有意識地在做選擇,卻不知道自己早因單一的審美標準深陷其中,於是開始有容貌焦慮、身材歧視(body shaming)的問題出現,無止境的追求是沒有盡頭的自卑迴圈,永遠無法對自我感到滿足。

延伸閱讀:挪威新規:修圖不標註就違法!32% 青少女因 IG 容貌焦慮,動刀讓自己跟濾鏡更像

cozy
圖片|Photo by Mikhail Nilov on Pexels

說到這裡,你可能想問我,說了這麼多,所以那些文章說要怎麼做才能擁有鬆弛感?我想,雖然網路世界把鬆弛感形容得有點過分吹捧,但我認為這只是一種選擇,一種可供參考的概念。

比起那些條列式的速成方法,我想就外在與內在兩個面向,分享一個更全面且單純的想法。

其實要做到一點都不難,因為對我來說「鬆弛感就是一種接受」。

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的容貌、特質和缺陷,不管高矮胖瘦,那些生來就有的特徵象徵了我們的獨一無二,遵照自己的內心,擁抱自我,找到最自在的樣子,我們都值得享受與生俱來屬於自己的美。

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那些困境、挫敗和傷痕,不對事物做多餘的假說,保持開放的態度,包容那些預期之外的發生;

善待自己才能專注在生活的當下,體驗生命的各種樣貌與無常,用那些你不曾留意的美好餵養自己,內心的強大能量永遠超乎我們想像。

猜你想看:放下永遠都得比別人好一點的心態!傾聽內心:接受脆弱,擁抱完整的自己


圖片|Loewe @ IG

內外在的相互影響下,個人所形成的氣場,一種經由內化淬煉而成的自然而然,對於自我的認同與自信,或許這就是最貼近「鬆弛感」的樣子。

最後,想擷取海靈格的詩《我允許,一切如其所是》中的一部分做結尾:

我允許任何事情的發生。

我允許,事情是如此的開始,如此的發展,如此的結局。

因為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緣和合而來,一切的發生,都是必然。

若我覺得應該是另外一種可能,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許。

期許我們都能活出最鬆弛舒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