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外旅行短住的願望,向宇宙許願會有用嗎?在那之前,先問問自己⋯⋯是什麼讓不安的你覺得沒有用?

文|佐拉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會「向宇宙下訂單」的人。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時,第一個浮出的想法是:「想要什麼自己去努力就好,下什麼訂單?」對於這件事沒有太多認同,心裡多少覺得,下訂單的人只是懶得行動、懶得為自己想要的努力。

但這一年多來,對於「宇宙」這個字有了新的體會,也因此對這件事開始有不同的感受,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排斥。

大約三年多前,結束長達 12 年工作,準備著下一份工作的我,突然浮出想去花蓮短住的念頭。一開始出現這個念頭時,我是有些抗拒的。

「現在哪有那個閒暇心情去花蓮住啊!現在是沒收入的狀況耶,還要多花一筆錢去花蓮住?!你該考慮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吧。」這類的聲音一直環繞著我,就像一個漂浮的緊箍咒,圈在頭的外圍。

延伸閱讀:如何理財才能創造更多收入?運用時間與金錢,打造被動收入流

真正重要的是意願強度,而非外在條件

「反正看看也沒差。」抱著這樣的心態,我上了 591 查看花蓮租屋。

發現租約通常都要一年,最短租約至少也要半年,而我當時只打算去住個兩個月就好。租屋似乎很有難度,於是我又查了一下日租套房類別,兩個月下來的金額也不是當時我能負擔的。就這樣「花蓮短住」變得很有難度,看起來像是「不可能」。

「 有收入才可以花錢。」在這個隱微的信念下,讓我覺得這時候去短住並不適當。沒收入時的花錢讓人恐懼,像是脫離既有軌道般不安全。另一個不安是,去花蓮住像是一種停下來,而現在應該做的是往前進吧(朝向工作的路)。

緊箍咒聲音加上現實的難度,理應走向放棄,但後來卻出現了轉折。現在回想起來,這轉折來自於自己的內在確定。

看風景。
圖片|Photo by Jo Panuwat D on PIXTA

練習按下暫停鍵,傾聽自己

看了幾天的 591 後,我便停下來。這個停像是在確認「我真的要去花蓮住嗎?在這樣一個不適當的時機?」

在停下來感受自己「真的要去嗎?」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嗯,我想去,我要去!」。也發現我以為的不確定、不適當,似乎更接近是頭腦層面的緊箍咒,而非內在的真實。

當我更加感受到自己內在的確信後,在緊箍咒這個夾縫中,冒出了小小的一個聲音是「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了,你從沒有過這樣長的假期,如果工作了更不可能有時間去花蓮短住。就是現在了,現在是最好的時間點了。」

我抓住了這個聲音,讓它停留在身體裡,和內在的確定在一起。同時,緊箍咒的聲音依然在那,沒有消失,它甚至會勾起許多的擔心、害怕。

待業中的不安、恐懼情緒都在,沒有因為我的確信自己,而像心靈雞湯那樣美好地消失,沒有。

同場加映:致在關係中總是感到「不安的你」:建立安全感,你可以自己來

女性不安。
圖片|Photo by Alexander Popov on Unsplash

當意願成形後,你要的就會自然到來

在緊箍咒的聲音和內在的確信之間,我選擇了跟隨內在的確信去,再次打開 591。一邊看著物件,一邊想著我需要什麼樣的條件。當時歸納出三個必要條件,一個也不能少。

  1. 可以短租 2-3 個月
  2. 房間可以看見山,一覽無遺的山
  3. 我不會騎車,附近要有生活機能,讓我走路可以解決飲食問題

兩天後,我找到了符合條件 1、2 的物件,當下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心想:「 居然真的有這樣的物件,所以我真的要去了嗎?!」

緊張又興奮的我打開 Google Map ,查看附近有沒有店家。原先覺得離山近的房子,附近應該不會有什麼店家。出乎意外的是,從地圖上看來附近生活機能很好,有市場,有吃飯的店家,連全聯都有。

你會喜歡:專訪旅行作家雪兒:40 歲不婚不生、環遊世界,只做真心想做的事!

隔天,我打電話聯絡了房東,由於房東人在花蓮,我們只透過電話了解。我表達承租的意願,房東問我要先到花蓮看房子嗎?當時覺得不用,好像內在有個篤定「就是這裡了」,於是進行了口頭約定。

二月,農曆年前夕,房東回到台北過年,我們正式見面簽約。

三月,開始了花蓮的短住。

房間窗外的山景。圖片|作者提供

如果你想向宇宙下訂單,兩個方法先檢視

關於身心靈中很常見的「向宇宙下訂單」,常常要人們下訂單前,列出明確條件或目標,或是有一個具體圖像畫面。而在下訂單之前,比起如何下訂單,更重要的其實是「意願」。

你可能會覺得:「 我都要下訂單了,當然是有意願的啊。」而這裡正是最難的地方了,也是我們最需要練習和深入探索的部分。表面上看起來意願是如此明確,卻在下單後結果不如人願。

兩個方式,請你從表面意願潛入檢視看看:

1. 自己的意願,是否是基於某種恐懼?

例如:我很想結婚,很有意願要結婚。而這個意願的背後是一個恐懼,因為害怕沒結婚可能會孤老終生,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發生而想要結婚。

其實比起想結婚,更多的是害怕孤獨。而你最關注的事,通常也是宇宙最能接收到的訂單。

基於恐懼而生的意願,這樣的訂單也就不容易收到回應。

2. 如果不是基於恐懼,但這個意願勾出了許多內在不安、擔心

這就有點像我想去花蓮住,當意願出現時是不穩定的,像微弱燭火晃著晃著。相較之下擔心、不安的強度大過意願。如果讓注意力一直放在不安的情緒上,即便有著純然意願「向宇宙下訂單」,祂接收到的不是那個微弱不穩的意願,而是你持續用注意力餵養的不安。

我們可以把「意願」想像成一個內在火苗,一開始也許像普通打火機點燃的火苗,風一來就滅了。當意願更加確定後,它就像防風打火機點燃的火苗,不會被不安的情緒吹滅。


超乎預期的美麗房子。圖片|作者提供

運動小姐:「不要再往外找答案了,要從裡面找喔!」透過瑜伽找平靜,就像飛到很遠的地方旅行

宇宙從來不在自己之外,而在於你

雖然想去花蓮住這件事,當時我沒有進行所謂「向宇宙下訂單」的動作,但似乎只要心之所向是確定的,宇宙自然會收到,然後送來了超乎我意料外的結果。現在回頭看,才對於「向宇宙下訂單」有深刻的體會。

意願,是最佳的訂單。

花蓮短住這件事本身,稱不上對我的人生有多大影響,頂多是有了一個換城市居住的體驗,更多的是經由這個歷程,我體會到「意願」對一個人的影響。

每件事最終都指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