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能力絕非天生擁有,需要練習。當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無需再去扮演不屬於自己的樣子了,我們就可能有更多的空間去做自己,愛自己。

(開放式關係為親密關係的既存型態之一,基於多元共融原則,相關內容,期許能讓自主選擇實踐開放式關係的人們減少困惑,實踐更好的知情同意,並在關係中成長。)

在許多親密關係中,時常可以觀察到,伴侶雙方都在使勁地「改造對方、不接受對方的不願意」,總是期待對方成為自己想像中的樣子,並嘗試在忽略對方的意願下,用各種方法試著讓自己的期望成真,縱使對方的樣子與自己想像有著巨大的差異。

會產生這樣的狀況,可從探索親密關係的知名書籍《新關係花園》中對關係中第一階段——浪漫期的描述中略窺一二。

「任何關係的最初階段都是出於想像,在這種浪漫期中,彼此並不瞭解。關係是一種夢想,一個故事,包含許多希望和期待,伴侶對彼此並沒有什麼真實的經驗。

由於不了解彼此,所以一開始的關係是建立在相互投射的形象上:對彼此的物化。這種情形不僅止於傳統男女戀愛的浪漫期,其實任何關係的第一階段都是彼此互不了解的浪漫期,萌芽的友誼、剛生下小孩、剛起步的事業夥伴,都是如此。

浪漫有強烈的希望和夢想,所以使人清醒的經驗在這個階段沒有立足之處。」


圖片|Photo by Marionel Luciano on Unsplash

別傻了,完美的戀人根本不曾存在

在現代觀點的親密關係中(隨著各種浪漫影集、電影的推波助瀾下更加誇張),往往我們期待著一個完美的白馬王字或是白雪公主,去拯救自己的人生,滿足自己的每項需求。

因此,我們放在伴侶彼此身上的期望都大到不可能實現,如:成為靈魂伴侶、經濟支柱、家事好幫手、規劃旅遊達人、好家長、美好形象伴侶、有趣的玩伴、性愛高手等等。

我們把我們所期望的需求,不理性地放置在一個人身上,若無法滿足就會嘗試各種方式想要改造對方,這使雙方陷入不斷失望以及渴望控制對方的循環之中。甚至出現了「你不能滿足我的XX需求,我要你當伴侶幹嘛?」這種對關係破壞性極大的看法。

未能使伴侶化身「全能伴侶」的情況下,往往可能因此結束關係,去找尋其他可以滿足自己親密關係需求的人選,或是說服自己的需求不重要而無需正視。

前者,通常會持續找著那個不存在的「完美」伴侶,而不斷在關係轉換中不斷失望;後者,將可能持續活在憋屈的關係狀態中,而逐漸失去生命力。

延伸閱讀:無法走到最後,不一定只有遺憾:六段不完美關係教會我們的愛情

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以協商為精神的開放態度

筆者實踐開放式關係約莫兩年,經歷過三段開放式的伴侶關係。

在實踐之前,我在封閉的關係中有個與本文相關的議題:「總是期望自己的伴侶可以滿足我所有的需求。」

因此,對伴侶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期待,除了期望自己成為社會認為的完美伴侶,也渴望伴侶可以滿足社會對伴侶的期待,而我也每每在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期待時,落入很強烈的失望中,這使關係中的張力總是非常緊張,也每每成為關係破裂的主因之一。

我過去不能尊重自己伴侶的真實本質,我愛的是我期望所投射出來的虛擬人物,而不是眼前活生生的那個人。

自從我開始審視並處理自己內在的議題:「改造對方且不接受對方的不願意」後,希望可以在任何關係中去尊重對方的意願,接著,因為知曉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與女性主義先鋒波娃的開放式關係故事,進而理解到開放式關係的自由、民主協商的精神,進而,我理解到誰應該滿足誰全部的需求。

當我們不再把「滿足彼此的每個需求」當成義務時,我們便無需再去扮演不屬於自己的樣子了。我們更有空間去做自己,愛自己。

你會喜歡:「我先是自己,再來才是母親、妻子」身為母親,愛自己的開端從正視自己的名字開始

開放式關係可以讓人更好地成為自己,卻也帶來不安與嫉妒?

當我們放棄了從一個人身上滿足所有需求,雖然帶來更多的自由,卻也同時帶來了不安。

《新關係花園》中又說道:「第一次浪漫期發生在嬰兒時期,對象是父母或保護者。對嬰兒而言,父母充滿智慧、強壯、無所不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親子交織出的浪漫期中,小孩對父母會有不切實際的看法,認為他們是全能的,每時每刻都能保護小孩。

對父母能力的物化和膨脹,可以幫助小孩適應不安全感,並借此否認基本的焦慮狀態。依賴外在物體以得到保護和安全感的情形,就成為日後所有關係的雛形:尋找『外界的某個人』來搞定所有的事。」

由此可知,我們習慣中原本期待伴侶滿足所有需求的幻想破滅後,隨之而來的就會是有許多不安,而這些不安也會在開放式關係中產生許多嫉妒感。

就如同沒有人會是完美的伴侶,任何關係型態也都不會是完美的。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可能會使人們更有空間做自己,但同時也會使人產生不安,同時,也會因為實踐「非典型關係」帶來的異樣眼光,而感到孤獨且不被理解。

因此,我認為並沒有完美的關係型態,每種關係類型都會帶來不同的生命議題,而在各種自己的關係型態中找到平衡,才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關係。


圖片|Photo by Leonardo Iheme on Unsplash

親密幸福的主要關鍵,不在於關係型態,而在於伴侶各自的心態

我在台灣的開放式關係社群中觀察了一年多,理解到開放式關係,可以使人們不再要求伴侶要滿足所有需求,關係因而更加自由。但確實有不少實踐者帶著不少對關係的期待、控制慾經營開放式關係,因此這也表示,在自由的關係精神之下,仍存在不切實際的期待與控制。

因此親密關係幸福的關鍵,還是在關係中的伴侶如何去看待彼此的關係本身。

除此之外,時常有人問「實踐開放式關係是不是因為無法好好愛自己,是缺乏愛的;因為缺愛,所以一個伴侶身上無法得到足夠的愛,需要有更多的關係對象來關注自己,獲得『被愛』的感覺呢?」

然而,這個問句改成:「一對一封閉關係是不是因為無法好好愛自己,是缺乏愛的;因為缺愛,所以不允許伴侶把心思放在其他人身上,需要完全獨占關係對象來維持自己的安全感,獲得『被愛』的感覺呢?」似乎也說得通。

實際上,針對關係型態去問的概括性問題,是落入標籤化的思維,認為所有實踐某類型關係的人動機都一樣。

同場加映:伴侶要找相似還是互補?「互補型」戀人更開心的 5 個原因

封閉關係的人不代表沒有愛的能力,可能沒有接觸過開放式關係的概念,或是本身當下狀態確實是不需要伴侶以外的親密對象了。

開放式關係實踐者也不代表一定有愛的能力或是一定沒有,有愛的能力的人可能不認為「愛是有限的,給多個人會匱乏、崩潰」,沒有愛的能力的人確實可能會為了「逃避」而找尋多重伴侶來避開每段關係中的關係議題。

因此,關係親密幸福的關鍵不在於關係型態,而在伴侶各自的心態,縱使開放的關係類型確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縱使自己當下沒有充足的愛的能力,也是沒關係的,可以在各種關係裡面有覺察的去學習,因為愛的能力從來都不是天生就擁有的。我們都不是全知全能的,而有不少缺點以及不足,這都是當下真實自己的一部分,唯有接納自己的真實樣子,不去假裝不是自己的樣子,才是越活越真實的起點。

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於死地。

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於死地。

英國哲學家 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