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安靜的生活,你在下班後展開 Turn-Off 模式,如果你工作的主管、同事因為無法找到你而不滿甚至出現情緒勒索,那麼你可以很肯定地告訴自己,「這裡並不適合我」。

相信我們都能自我實踐與好好生活之間,找出真正長久的平衡。

在新的一年應該不少讀者都在思考自我與工作的關係,尤其是在過去一年疲於奔命,健康每況愈下;又或是為公司犧牲奉獻,最終卻沒有如願以償地獲得實質回饋,萌生想辭職的念頭,正呼應馬雲所說的:離職不是錢沒給到位或是心委屈了。

不論是社會新鮮人正準備展開冒險旅程,或是經歷過職場冷暖的老鳥,仍有不少讀者們,正在尋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本週在小妮子 IG 上的問卷調查中,詢問大家在工作、個人生活、家庭、感情,最重視的是什麼,目前是否平衡。

收到三百多個讀者回答中,三分之一的人首先重視的是個人生活。然而,當中卻有許多的讀者發現,自己無法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將所有的心力分配給工作,陷入工時無窮無盡的深淵,難以從壓力中脫困。距離工作與生活的平衡(Work Life balance)越來越遠。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Work Life balance)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在克拉克提出的「工作——非工作生活」的理論中,將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定義為:「工作與家庭之間維持住最少衝突角色並處於完美的正常運作。」

簡短的定義,要做到卻相當不容易,但是我們花一些時間向內尋找,相信我們可以一同朝向 Work-Life balance 邁進。

別再逞強 請拿回生活自主權

1. 啟動你的 Turn-Off 模式

必須說,依靠網路工具工作的我來說也曾經適應不良,尤其在資訊大爆炸,新興社群媒體應運而生之際更是如此,近期爆紅的 Clubhouse ,還有各種類似的聲音社交,在菁英用戶的聚集下,不少為了工作需求而加入的用戶,隨時準備好吸收新知,無一刻可以好好沉澱與休息。

當然,不僅如此,早已存在生活的社群、通訊軟體,臉書、LINE、Gmail,下了班以後仍然叮咚作響,讓人神經緊崩,深怕錯過任何一條緊急訊息而不敢關閉通知或是調為睡眠模式,長期下來的確讓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消失,甚至讓自己的親密關係受挫。

勇敢的將手機、電腦的通知關閉吧,轉為勿擾模式後,你可能不太習慣,建議關閉後將手機先收到看不到的地方,或是直接到另一個空間專注進行能讓你恢復能量的事情,細細品味一本好書、到空曠的地方健走、在跑步機上暢快流汗,這些都非常好。讓你暫時忘掉電子設備的存在。

你會說,「沒辦法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的工作性質無法關閉通知。」關於這部分在後面的段落中會提到。


圖片|Photo by Bach Tran on Unsplash

2. 觀察你的時間表

除了刻意的關閉手機、電腦,非常建議你也能觀察自己一天的時間表,一天 24 小時扣掉七到八小時讓你獲得最佳生產力的睡眠時間,剩餘的時間你怎麼運用,有些人花了多數時間在工作,下班回到家可能也在處理未完成的工作瑣事。

比如回訊息、回郵件,與各種窗口溝通等。經過一整日的疲勞轟炸,剩下的時間也沒有心力過生活了,只能夠放空,什麼事都不做。

但是你有想過嗎?工作本是為了讓我們生活的,我們卻為了工作無法生活,想起來相當矛盾。

不論如何,盡可能都去找一個能夠幫助你恢復元氣的活動來從事,不一定要有任何目的性。

但要能確定的是,做完這件事情讓你有充電的感覺,規劃旅行、幫自己準備一頓健康的晚餐、點上香氛蠟燭泡個澡、拿出筆記本手抄金句等,接著在花一些時間和家人、伴侶互動交流。

捨得花時間在「自己身上」,再來是與生命中重要的那些人們維繫關係,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讓自己把日子過得慢一些、溫柔一些。


圖片|Photo by Bach Tran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今天早點下班,去約會吧!平衡的生活不是朝九晚五

工作疲勞伴侶互相影響,陪伴彼此找回生活感

記得有一陣子,我與 J 先生都陷入工作漩渦,一天花了絕大多數的時間在工作,回到家變成一攤泥巴,卻不知怎麼地聊天話題卻離不開工作,這可能很難想像,一天超過八小時的工作結束,下班大約還有一到兩小時的時間在分享工作,一天有超過十小時的時間盤旋在公事上。

對此我們也有所謹惕,除了上述的方法,有時時提醒對方,因為我們都深知,工作疲勞感彼此是會互相影響的。

婚姻和家庭治療師 Chappell Marsh 指出,長期處於工作倦怠,與伴侶互動時,過去一起從事開心的事情,可能也會無感,另外,因為倦怠精神疲憊也引發負面情緒,讓彼此衝突更容易發生,且可能比以往更難解決。

身為伴侶無法為對方的工作負責,面對這樣的處境,其實並不需要給建議,而是陪伴對方,如果告訴伴侶應該要轉換跑道或許只是給更大的壓力,這時候能做的事情是在能力範圍內為生活增加一些小樂趣能讓彼此轉移注意力,每天一點點都行,靜靜陪伴對方直到他/她找到新的工作熱情,或是新的生活動力。


圖片|Photo by Content Pixie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平衡不存在,失控才是常態」大人必修課:生活中所有平衡背後,都是失衡

在選擇工作前 你該有的思考

對於不適應完美主義型的人來說,會將周邊所有人的優點匯集在一起建立出一個完美形象作為楷模,卻又因為達不到而充滿焦慮,在工作與生活上你是否也會傾向凡事盡善盡美?這可能也讓你無法取得平衡。

舉例來說:有些人一方面羨慕在職場閃閃發光的神人,一方面又羨慕那些可以享受慢活人生的同儕,追求工作競爭又想要樂活無憂的人生,是不太可能一次做到的。當然,工作與生活不是零和遊戲,某種程度上可以取得平衡,而在這之前絕對也和你選擇的工作性質很有關係。

先問問自己:「如果把時間拉長到五年以上,我的人生中更在乎什麼?」

可能是家庭、個人生活,相信每個人都不一樣,而透過向內尋求,你能更快做出讓自己欣然接受的選擇,怎麼說呢?

像是在上面所提到的,為了安靜的生活,你在下班後展開 Turn-Off 模式,如果你工作的主管、同事因為無法找到你而不滿甚至出現情緒勒索,那麼你可以很肯定地告訴自己,「這裡並不適合我」。

或許你會說,這個工作就是我的專業技術、薪資待遇不錯、轉職具有機會成本,又有新環境要適應等考量,但建議可以幫自己設立一個停損點,轉換公司甚至轉換產業別都是可以的選項。因為你心裡很清楚知道,自己人生所追求的並不是將畢生的心血投入在工作上,你值得更合適自己的選擇。

在選擇工作時除了工作內容、待遇、交通、發展性,必須將這些隱形的成本考量進去,我有沒有可能因此犧牲生活、犧牲健康,五年後的我會不會後悔。當然,許多人掛在口的工作至理名言:「趁著年輕還有體力打拼」「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請記得,每個人所追求的本身就不同,每個人的接受度也不同,把社會普世的價值強加在自己身上只會讓你不斷失衡。

最常聽到別人說「找到喜歡做的事」,但現實可能沒這麼容易,最根本緩解工作倦怠的方法,不一定是要離職,但是可以試著將喜歡的事情與工作做結合。比起上班賺取酬勞這樣的外在需求,或許能在工作上、下班後找尋其他成就感或內在需求,再次激起生活的原動力,讓我們共勉之。

關係是一輩子的必修、洗滌心靈是日常,更多金錢關係學,歡迎至小妮子情理生活學 IG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