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想做更多事(例如:工作、追劇等),放棄「休息」時間,並承諾自己「結束後一定會好好休息」,於是對日常休息越來越偷懶時,直到身體疲憊不堪,才發現出了問題⋯⋯

安排休息時間

我大概每個月會出現一次「身體停擺」的狀況,那種感覺就像得了流感似的,除了關節會痛、身體發冷之外,還會頭痛,通常都是一些討厭的症狀,腸胃也會跟著不適,但事實上我並沒有得流感。

我覺得身體非常疲憊,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我還沒生孩子之前,算是一個懂得休息的人,雖然不是刻意去做休息這件事。

因為那時候的我時間比較多,所以週末時會多睡一點,順應身體自然的節奏,再加上我工作的時數也不長,在這種情況下比較有休息的機會,雖然當時並不知道休息有多重要。

有了孩子以後,這些得空的時間都消失了。

當然這一點也不稀奇,有小孩的人就會經歷這段過程。就算跟小孩無關,你也會碰到一些狀況,譬如你需要全天候照顧父母,你的工作時間很長,或是你自行創業,對於這份心愛的事業你必須親力親為。

結果,這也導致了大多數人在休息這方面出現了某種障礙。

然而諷刺的是,不知道該怎麼休息的人,通常反而更需要休息。

為什麼我們需要休息

答案很明顯,對吧?但這又是一個明顯到很容易被忽略的原則。

假如想把握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必須特別去覺察才能做到。假如你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須有幹勁才能做到。覺察和幹勁都需要靠休息才能重新補充。

想必各位也知道,睡眠可以治療傷口、減少發炎症狀,讓你的心喘口氣,還可以調節內分泌。人需要睡眠才能正常運作,我猜你對此一定不會有異議。

但問題來了:你並不覺得睡眠和休息是值得去做的事情。

雖然眼皮沉重到快掉下來,可是你會說你還有那麼多事情要做,有那麼多人要照料,有那麼多影集要看。你大概覺得自己按照目前的休息節奏也都安然無恙地熬過來了,自然這樣子過下去也無妨。

你是累了沒錯,脾氣的確也變暴躁了,但基本上都還可以應付,對吧?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直到身體點醒了我。


圖片|Photo by Kinga Cichewicz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越休息越累?神經老是緊繃的你,該看的當代休息練習

休息的正確觀念

有一陣子,我身體停擺的狀況愈來愈頻繁,隔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次。後來我又有幾次恐慌症發作,導致我呼吸困難,必須打電話找人來接我。

我只有在狀況很明顯的時候才會處理。身體停擺時,我會打電話給卡茲,請他早點下班陪孩子,然後我會在肚子上塗葡萄柚精油,吞三顆止痛消炎藥,倒頭睡個十二小時。至於恐慌症這個問題,我會慢慢深呼吸,通常可以恢復過來,不過偶爾有必要的話,得跟諮商師約診。

我只處理眼前的症狀,並沒有去關注問題的根源。倘若我真的認真去思考長遠的解決之道, 又往往把事情搞得很大:

老天,我需要度個假。

我應該走得愈遠愈好。

我需要讓自己放鬆一段時間,不要扛任何責任。

接著我就會發誓一定要去買一本講早晨儀式的書,還要上網 Google「充分睡眠的祕訣」。我以為解決身體停擺的方法,就是在應對休息這件事時當個天才,等著長假降臨的同時,一邊積極蒐集各種讓自己好好休息的小撇步或訣竅。

你呢?當你想到休息這兩個字的時候,你看到什麼畫面?

也許你會看到一個房間,這個不屬於你的房間裡空蕩蕩的,只有有一張豪華的白色床鋪,窗簾被微風吹拂著。也或許你看到海洋或山巒。你看到自己在某個週末獨自一人待在森林小屋裡,或者一群女孩來一趟美食購物之旅,而且睡到自然醒。

在你的想像中有各種美麗的可能性,但沒有一個畫面會有蠻橫老闆或小小孩的存在。

把休息的規模想像得很龐大也是人之常情;要是能離開一陣子,狀況一定會改善。你需要的無非就是休息。

不過諷刺的是,你當真有機會休息的時候,比方說孩子在爺爺奶奶家過夜或其他女孩邀請你去度週末,你卻因為「努力」休息而把自己搞得很焦慮。

一定要把握時間!這是你七年多來唯一的機會!

結果休息完回到家以後,生活依舊如常,但你明明不久前才離得遠遠的。

為什麼?這是因為你不知道該怎麼休息。

在日常桎梏中的你,逐漸對休息表現得愈來愈懶惰。你這樣過日子,也熬了過來,盡你所能,恨不得能有喘口氣的機會,卻覺得這一刻永遠也不會到來。

延伸閱讀:人生消極好:為什麼你該把「休息」這個選項放在行事曆裡?

這種極端的心境讓你對一切感到不滿;你原本冀望能得到一整天的休息時間,但結果只有一小時的話肯定會大失所望。你原本夢想能去熱帶島嶼度假一週,可是最後只在本地鎮上的旅館過一夜,想必也會大失所望。

無論是什麼形式的休息你都覺得不夠好,而這種不滿甚至會漸漸演變成生活也不夠好,生活不夠好就表示我們一定是哪裡做錯了,我們做錯了也意味著我們本身不夠好。

當人類很有趣,對吧?

自我療癒的真相

想要在休息這件事上當個懶惰天才,就必須先找出哪些事情對你很重要,然後去做這些要緊事,拋開其他瑣事。我發現這種觀點非常適合用在自我療癒的主題上。

自我療癒在現代社會就跟露肩衫和原始人飲食法(Paleo)一樣時髦。最近大家對自我療癒最為吹捧的說法就是留一點時間給自己,滿足自身的需求,才能成為一個更好、更健康的人,譬如每週用一次面膜,修一次指甲,或者是去跑一跑等等。

這些做法著重的往往是身體,甚至有點縱容自己的意味。雖然我在生活上也算是挺縱容自己,不過每天都這樣做就不切實際,也無法解決你疲憊不堪的深層原因。

所謂的自我療癒,應該是指定期去做讓你舒適自在的事情,也就是一種記起你是誰的實踐過程。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同場加映:讓心來一場真正的休息:「僻靜」的練習步驟與技巧

找出哪些事會讓你自在

我在自序當中說過,你之所以覺得疲憊並非行程安排的緣故,而是因為你太過於努力要成為一個最完美理想的人。當然,行程滿檔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年來我雖然只忙著跟髒尿布和啼哭的嬰兒周旋,卻把自己搞得跟做股票交易以及在急診室工作的人一樣精疲力竭。

你做的事情未必會造成壓力;你勉強自己去做那個理想中的自己,這往往才是壓力的來源。你整天都在做事情、應付狀況,而且又想太多,所以用不了多久,這一片瘋狂就會讓你忘了自己是誰。 

你勉強自己去做那個理想中的自己,這往往才是壓力的來源。

你需要實地去記起自己是誰,在真我的世界裡休息。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所以不必有壓力,以為世上只有一種最完美的方式可以界定你。你的做法清單會很長,這是好事。

  • 你何時覺得最有活力?
  • 哪些事物會讓你對自己很有信心又篤定?
  • 哪些事情你可以輕輕鬆鬆做很久,又有樂在其中的感覺?

假如你可以找出幾個實踐做法,讓你更舒適自在,讓你記起自己是誰,並且讓你在真我的世界裡休息,那麼你得到的休息便能真正改變你的生活。

我個人有幾種做法可以讓我舒服做自己,譬如烘焙、聽音樂、在大自然裡散步或跑步、跟朋友相處、大笑、煮東西給別人吃,以及觀察周遭的人事物。

哪些事無助於我做自己呢?園藝、做手工、採買、打掃以及任何會動到我指甲的事情。

一旦你找出自己的做法,也弄清楚做哪些事可以讓你更自在、哪些事不行的時候,就會更容易抓到每一季、每一週、每一日的休息節奏,同時也能照顧到心靈層次的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