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彼得潘綜合症嗎?心理學家形容這類人,是拒絕長大、無法承擔責任的成年人。藉由了解彼得潘綜合症的六個特徵,看看你是不是那個捨不得長大的成年人吧!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除了一個人。」(All children, except one, grow up.)——這是 JMBarrie 在 1911 年的小說《彼得潘和溫迪》中的第一句話。

他創造了彼得潘(Peter Pan)的形象,一個會飛的、永遠都拒絕長大的男孩,之後的一百年裡,人們都津津樂道於他在「永無島」(Never land)的各種歷險故事。

成為彼得潘似乎是每個人心中的夢,因為青春如此美好,我們可能都有過「不想長大」的感覺,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長大成熟,去承擔應有的責任。然而,真的還有一些人,他們固守在青春的幻想中,拒絕進入成年人的世界。他們越是長大,就越是痛苦,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痛苦。

這樣的表現被稱為「彼得潘綜合症」,也是今天的話題。想知道你或者你的伴侶是否有「彼得潘綜合症」嗎?


圖|作者提供

什麼是彼得潘綜合症?

心理學家 Dan Kiley 在 1983 年正式提出了「彼得潘綜合症」的概念,它指的是「成年人沒有達到情緒上的成熟」,當時 Kiley 只用這個詞來指代男性,但之後的研究者認為,它同樣可以指代女性,只是在男性身上更為常見(Ortega, 2007)。彼得潘綜合症沒有被 DSM 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而只是一個流行心理學的概念。

「彼得潘」是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已經是成年人,卻還不具備應對成人世界的能力。他們無法承擔成年人應有的責任,認為他人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卻不願意以同樣的愛回報別人 (Ortega, 2007)。

這種情緒上的不成熟往往被隱藏得很深,他們擁有自戀的外表,很多人都獲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名譽,但只有最親近的人才能感受到他們的不成熟。

他們身上最為關鍵的特徵,就是對青春的理想化和對成年世界的拒絕。因為他們認為,成人的世界充滿了問題,希望能夠永遠停留在青春期,享受未成年人的特權。未成年人是有特權的——在還沒有成年的時候,我們可以要求他人的照顧,可以不承擔責任,可以做出種種情緒化的行為 (Gray, 2016)。

有一些詞用來形容他們,比如 Kidult(孩子氣的大人),Manolescent(還處於青春期的成年人)等。最典型的一個彼得潘綜合症「患者」就是邁克爾・傑克遜,他曾公開表示自己患上了這種不想長大的「病」。


圖|作者提供

「彼得潘綜合症」的表現

彼得潘綜合症發源於青春期。Kiley(1983)認為,有 6 個特徵可以基本涵蓋這一人群,他們可能只具備其中的 1 到 2 項,也有可能具備所有 6 項。其中,四個基本特徵——無責任感、焦慮、孤獨、性別角色衝突——往往在 12 到 18 歲時已經發展出來,而另外兩個特徵——自戀、沙文主義則大多在  18 到 22 歲發展出來。

推薦閱讀:拒絕長大的中產階級!媽寶男孩的彼得潘情結

他們之所以「長不大」,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Kiley 給予「彼得潘」的一個典型的家庭畫像是:出生於中產/上流階級的孩子,父母給予了比較豐富的物質,但沒能給予相應的情感支持,並缺乏管教和約束。父母關係表面和平,實則虛假,母親承擔了「為孩子犧牲」的角色。

表現 1. 缺乏責任感(Irresponsibility)

「彼得潘」無法承擔成人世界的責任。

孩子沒有發展出責任感,和家庭中缺乏紀律有關。Kiley 認為,由於美國社會呼籲避免家長權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因此美國家庭普遍存在缺乏紀律和管束的現象,這使得很多孩子從小就認為,紀律、規則和懲罰並不適用於他們。他們沒有在恰當的時候建立起自我照顧的習慣和行為規範(在中國家庭裡,溺愛也是常見現象)。

延伸閱讀:懶惰、拖延、遲到!缺乏自我紀律的原因,可能是童年情感忽視

因此,有一部分人會表現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房間總是亂糟糟的;在人際交往中藐視規則,比如對他人缺乏尊重、不用禮貌用語。他們希望尋找一個會照顧他們、包容他們的伴侶,但一有問題就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他們都難以接受挫折和他人的批評,在挫折面前很容易放棄。

表現 2. 焦慮(Anxiety)

在 Kiley 的諮詢案例中,很多孩子都非常緊張和焦慮,缺乏安全感,這與家庭中的緊張氣氛有關。他們的父母往往對婚姻和他們自己都並不滿意,但很多父母會假裝快樂,不去面對事實,並維持著程式化的生活和家庭和諧的幻覺。由於與父母之間缺乏情感交流,又會聽到父母做出對彼此的負面評價,他能夠感受到父母之間的關係是虛假的,但難以辨識出問題出在哪裡。這令他們感到焦慮。

孩子會從父親和母親那裡得到單方面的信息。其中,一種典型的情況是家庭中的一方(多為母親)選擇了為孩子「犧牲」而維持現在的生活,但她們還會不自覺地和孩子說,「你父親不會懂得別人的感受」,「你爸爸的工作永遠比家庭重要」,甚至是「你就像你爸爸一樣」這樣的話。

這種焦慮使他們不知道如何去和人建立親密關係,會迴避與伴侶的正面衝突,喜歡抱怨對方,卻不懂得反思自己。而且,他們還容易養成逃避問題的習慣,因為他們不知道問題解決的方法。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他們的常見回應是避而不見,假裝問題不存在,而不會去正面應對。

表現 3. 孤獨(Loneliness)

在「彼得潘」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他們都會感到非常孤獨。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可能給予了物質上的支持,但往往沒有給予足夠的情感支持;他們也沒能建立起非常親密的、彼此信任的友情。

因此,他們需要有人一直圍繞在他們身邊,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有可能會不斷尋求在群體中的歸屬感,或者瘋狂參加社交活動,讓自己感到並不孤單。

表現 4. 性別角色的衝突(Sex role conflict)

這一點特別針對男性。當一個男孩逐漸長大,社會會表現出對「男性特質」的強烈期待。如果想要被群體接納,他們就需要表現出獨立、堅毅、忍耐。而如果表現出脆弱、情緒化、敏感,就會被他人看不起。

而男孩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衝突的時期。男孩往往不能夠立刻適應成熟男性的角色,家庭作為一個緩衝地帶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家庭是一個讓他信任的、可以給他支持的地方,他就能夠被允許在這個緩衝地帶裡做出一些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表現,比如脆弱和哭泣。同時,父母也會鼓勵他,告訴他這種不適應是很正常的,男性並不一定要永遠表現出那樣的性別固化特徵。

推薦閱讀:「你不一定要當英雄」每個男孩,都需要一個情感教練

但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持,他們便不能很好地度過這個階段。(有很多同性戀男性,也是在 18 歲前後由於性取向和性別角色不符合社會期待,會遭遇同輩和家庭的拒絕,感到被傷害和孤立。)

性別角色的衝突會深刻影響男性之後的親密關係。很多有著彼得潘綜合症的成年男性,會試圖把自己的這一面隱藏起來,拒絕承認自己的感受,在他人面前表現得非常堅強,表現出「大男子主義」;但在親密關係中,卻有情緒化和脆弱的極端擴大化表現。

表現 5. 自戀(narcissism)

當「彼得潘」們沒有建立起自信和自我關懷,長久地處於孤獨中,並沒有很好地處理情緒和性別角色的衝突時,他們會從所有這些不好的感受出發,發展出自戀——對於他們來說,當他們無法在家庭和與他人的交往中獲得安全感時,自戀是他們建立起的一種系統化的防禦方式(Gray, 2016)。

他們會表現得過度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幸福,而絲毫不考慮他人。他們習慣於貶低別人,將責任全部推到他人身上,需要他人不斷地付出和取悅自己。他們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無法和他人發展有意義的關係。

表現 6. 沙文主義(Chauvinism)

與自戀同時發展出的是沙文主義,主要指代男性,類似我們常說的「大男子主義」。由於家庭中,母親往往是犧牲、服務的角色,比如母親會說,「我沒有什麼其他的追求,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他們沒能建立起對女性足夠的尊重,也無法建立起平等的親密關係,可能還會在關係中出現對女性的身體或情緒虐待。

在「彼得潘」30 歲以後,表現出的關鍵特徵是意志消沉(Despondency) (Kiley, 1983)。他們中的許多人會逐漸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問題,但仍然很難去改變。一些人會承擔起成年人的角色,比如結婚生子,但是越來越感到孤獨、焦慮。


圖片|來源

照顧孩子的人:你是「彼得潘」身邊的「溫迪」嗎?

在「彼得潘綜合症」現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陪伴在他們身邊的人,這個人可能是伴侶,也有可能是父母或者其他角色。Kiley 將這樣的人稱為「溫迪」(Wendy)。溫迪也是小飛俠的故事中陪在他身邊的女性角色。

推薦閱讀:有一種長大的過程,叫「過度教養」

Kiley(1985)用「溫迪綜合症」(Wendy Syndrome)來指代在「彼得潘」身邊進行不恰當的付出,和他們保持不平等關係的女性。「溫迪」最核心的特徵就是需要對方依賴自己。她們缺乏健康的自我認同,把安全感和自我價值建立在彼得潘對自己的依賴上,失去了主見和喜好,願意付出一切來建立一個他人眼中「好的」自己。她們的角色很像是過度保護的母親(Quadrio, 1982; Ortega, 2007)。

而且,「溫迪」往往陷在關係中,沒有意識到對方是不成熟的,並說服自己一切正常。當一個人陷入「溫迪困境」(Wendy trap)時,會有以下這些表現(The Power Within Women, 2015):

1. 否認問題存在。

2. 堅信對方離不開自己。

3. 對「彼得潘」懷有強烈的依賴和占有欲。

4. 雖然過度付出,但經常抱怨和控訴。

5. Wendy 的付出可能會引發「彼得潘」的內疚,這使得彼得潘可能會按照 Wendy 的要求去做,或者採用消極回應方法,為了迴避衝突而在表面上應和或道歉,進行被動攻擊。但他們沒有發生實質的改變,還會一次次地讓「溫迪」失望,而且心裡很痛恨對方讓他們這樣做。

6. 「溫迪」往往會猶豫是選擇犧牲還是懲罰。有的人選擇默默承受;有的人會為了懲罰而懲罰,做出極端的舉動,比如大手大腳地購物,拒絕性,出軌,等等。

「溫迪」總是抱有幻想,認為「彼得潘」總會長大,除非徹底絕望,他們很難與彼得潘分開。在作品中,溫迪最後還是離開了,她回到了人世間,結婚生子,一天天地變老。彼得潘也依然把溫迪當成最重要的人,但他仍然捨不得離開永無島,只是彼得潘每年春天都飛到人間看她一次。


圖片|來源

如果你是彼得潘/溫迪,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溫迪」,你應該:

1. 認識到問題的存在,認識到對方身上的不成熟是異常的。

2. 緊接著,你需要識別自己身上是否有 Wendy 的特質,可以對照前文檢驗。比如,當對方對你非常殘忍時,你是否還在勸自己「我要堅持下去,直到他改變」?對方明明不懂得如何關心你,就連性也是冷冰冰的,但你還是對自己說「他是愛我的」?

3. 嘗試從 Wendy 變成 tinkerbell。

(做好準備:在改變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失去對方,但這對你們雙方都有好處。改變絕不是為了對方,也是為了你自己的獨立、成熟和成長。)

除了溫迪以外,另一種會和彼得潘發生關係的女性是 tinkerbell,也是小飛俠故事裡的另一個小仙女。她們懂得健康的關係是什麼樣的,能夠意識到對方的不成熟,但會被對方有趣的人格、生活方式和態度所吸引。她們會抱有對方會成長的希望,但如果失敗,就會選擇放棄希望和幻想、結束關係。

Kiley(1985)認為,一個仍然陷在「永無島」中的彼得潘,往往會一直和 Wendy 糾纏在一起;但當他們離開那個不願長大的世界,回到現實時,他們會願意和 tinkerbell 分享人生。

因此,當你決心改變時,要讓自己明白,沒有人是真正離不開一個人的;也沒有人生來就應該忍受。所以,試著去感受自己的情緒和感覺,建立起自我認同,學會表達這些感覺,並客觀理性地看待你們之間的關係。

那麼,如果你是彼得潘呢?

首先你要明白的是,當你需要進入成年的世界時,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永無島可以讓你隨時隨地飛去那裡。並不是你選擇了逃避,問題就會消失。

而成年的世界,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充滿問題。它也有很多好處,有很多未成年人體會不到的快樂。比如,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和自由,擁有自己的空間,能夠為自己做決定,和彼此真正在意的人在一起,體會有孩子的樂趣,等等。只有當你真正走出自己的世界,才能感受到這些真實的快樂 (Groh, 1988)。

你可以和伴侶坦白自己的問題,讓對方幫助你改變。提出了「彼得潘綜合症」這個概念的心理學家 Dr. Kiley 在之後也坦承,自己曾經就是「彼得潘」。他結了好幾次婚,永遠都在追逐年輕的女孩,在 54 歲那年去世,晚年還寫了一本書叫 Living Together,Feeling Alone。但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時間裡,他的最後一任妻子擔任了 tinkerbell 的角色,幫助他一起走出了「永無島」,找到了真正的快樂(McG., 1996)。

在童話故事裡,當彼得潘說自己想要永遠做一個快樂的男孩時,溫迪說,「你說是,那就是吧。但我覺得,那只是你最大的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