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灣而教,請來 Teach For Taiwan 的第二屆教師鄭雅心、許廷瑞談屬於我們這一代的在地認同:對土地的感情,都是從與人互動開始。

文字|柏霖

剪著俐落短髮,身手矯健,講話明快的鄭雅心,是 Teach For Taiwan 的第二屆教師。大學在台南修習教育,畢業後遠赴紐約進修,原以為美國的求學經驗能讓她在當地獲得更好的發展,可是她卻思索起自己對故鄉的愛。

她頻頻回顧自己的根源,卻發現在國際場合中,她就是一個失根的人。鄭雅心於是毅然放棄美國的機會,回到台灣腳踏實地認識故鄉,並選擇加入 TFT,為的是將改變的機會放在孩子們的未來。

三人對談.jpg

鄭雅心:我感覺自己是一個沒有根的人

鄭雅心,大學畢業便前往紐約攻讀教育,眼神堅毅、行事明快的她,似乎仍留有紐約的大都會氣息。在美國求學的日子,儘管大部分是精采豐富的,可是雅心卻面臨每位異鄉人都會有的心事:「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不斷上前叩問,有時甚至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她正面迎來。

「在美國的時候,每一個暑假的實習申請,都是最殘酷的時候。」鄭雅心說,離開校園要去尋找外面的實習機會,第一個關卡就是介紹自己,然而,從台灣出發的她,似乎有時就是連介紹自己的機會都沒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申請聯合國的實習,裡頭有個欄位叫『國籍』,可是我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國家。」這讓雅心只能忍痛放棄聯合國的實習申請,卻也展開她在異鄉如異客一般的求學生活。

推薦閱讀:周子瑜事件背後更深遠的「自我認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在美國的那段日子,我的心裡不時有一個聲音:不管我在國外發展得多好、融入得多好,我還是一個外國人。」遠赴異地生活的她,開始頻頻回望自己的根源,思索自己對故鄉的愛,這才發現,原來她對家鄉的瞭解遠遠不足。她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今天我們想要被更多人看見,那我想,我們自己要做得還有很多。」

鄭雅心是個非常有行動力的人,一旦有了意念,便會捲起袖子找出辦法。學業完成的前後,她看見台灣有個組織叫作 Teach For Taiwan(以下簡稱 TFT),正在補足偏鄉教育資源的不足,試圖改善台灣教育不平等的問題。她知道這便是回家付出自己的力量,從根源一步一步耕耘的機會,於是便認真思索加入 TFT 的可能性。

然而這個決定並沒有那麼簡單。雅心首先要面對的,便是現實的薪資考量,另外還有父母與師長的反對。但是對故鄉的愛,終於讓她克服一切疑慮做出決定。「我是一個台灣養大的孩子,當我今天有能力可以做點什麼的時候,我應該是回到台灣,全心全意盡我的責任。」

就這樣,鄭雅心從美國回到台灣,加入 TFT 第二屆教師的行列,前往雲林古坑擔任小學老師。

沙龍10.jpg

我們這一代的「在地認同」:許廷瑞的社子島少年行

兩年過去,鄭雅心在 Teach For Taiwan 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即將帶著寶貴的教學經驗,繼續為改善台灣教育不平等而努力。今年的畢業季沙龍講座,TFT 邀請到年輕的鐵雕藝術家許廷瑞(仔仔),來和雅心老師談談當年回到台灣的初衷──我們這一代的「在地認同」。

與鄭雅心的經歷不同,許廷瑞在學生時期翹課、打撞球、顧賭場、混幫派,樣樣都來。年輕氣盛的他,直遇到武術教練以後才有了轉變。「武術,是終止戰爭的智慧與方法。」當時的教練不僅教導仔仔習武,更命令他多寫書法,從中體悟人生的道理。漸漸地,許廷瑞從書法與武術中看見自己的模樣,正確地認識自己以後,他才有了真正的信念,努力獲取知識和力量,腳踏實地實踐信念。

一年多前,許廷瑞受邀加入「社子島少年行」的藝術計劃,帶領當地的青年製作鐵雕藝術。社子島位於台北市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過去經常氾濫成災,在政府修建堤防之後,對開發的限制也讓當地像個圍困的小島,不僅居民的發展空間極度受限,孩子的機會也相對匱乏。仔仔因為自己的生命經驗,清楚當地的孩子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缺少重要的引導和陪伴,所以加入「社子島少年行」計畫,希望用行動改變這些青少年對生命的態度。

他帶領孩子挖掘社子島的特色,試圖用資源回收的廢鐵,重新創造一台鐵鑄造型改裝車。只不過事情並不如電影劇本那樣順利,加入「社子島少年行」的四位青年,中途因為各種理由陸續退出,最後只剩下許廷瑞一人留下。個性不服輸的仔仔,認為自己必須對當初的承諾負責,而堅持獨自將藝術作品完成。幸好,最後社子島少年「陽陽」在因緣際會下重新加入團隊,共同完成這項艱困的計畫,一行人騎著改裝機車環島一周,再重新回到故鄉社子島。

少年陽陽在回家的最後一里路,悄悄和許廷瑞說:「我覺得沒有人像我一樣幸福,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我以後大概會像你一樣,沒有條件的去幫助人吧。」仔仔這才終於明白,一切的堅持和努力都沒有白費。他說:「我們要找出自己的理念,然後要為自己的理念堅持到底。這中間需要很多的知識,也會遇到很多挫折,可是一旦開始了,就不能放棄。」就是仔仔用生命磨練出來的堅毅,也讓成長在社子島的少年們重新看見自己的可能性。

仔仔獨照.jpg

我們這一代的「在地認同」:鄭雅心的樟湖之美攝影展

另一方面,從美國回來尋找土地情感的鄭雅心,也在雲林古坑的國小努力實踐她的理念。雅心老師服務的學校比較特殊,學生是從全國各地前來就讀的孩子,因此,對於當地的環境,大家都和雅心一樣不太熟悉。

「我覺得在這邊生活六年,如果你只學會學校的知識,卻對你身處的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說不過去吧。」因此鄭雅心用心規劃攝影課程,要小朋友帶著相機,到樟湖的山區拍攝他們所看見的風景。非常意外地,孩子帶回來的作品令人驚豔,這讓雅心忍不住想跟更多人分享孩子們眼中的樟湖,於是她問學生是否想辦攝影展,孩子們都躍躍欲試地答應了!

然而,當鄭雅心的學生絕對不是輕鬆的事情。雅心老師不會輕易幫你決定任何事情,比如攝影展的作品應該如何挑選、如何展示、如何引導、如何解說,這些,都必須由孩子們自己決定。雅心說:「我想讓孩子學會的是,你願意為你自己多堅持一點點。」她從不願意讓孩子輕鬆地享有成果,而是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一點一滴找出屬於自己的模樣。

推薦閱讀:【影片直擊】偏鄉並不遠!劉安婷:「給孩子一個,翻轉人生的教育權」

「如果這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那你就要學會堅持。」鄭雅心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自己探索想要做的事情,而且,一旦學生決定自己的目標,那麼他就要想辦法堅持,努力達成目標。「過去社會喜歡幫孩子作決定,但是卻要他承擔決定的後果;我想讓孩子自己作決定,可是也要學會自己承擔責任,無論結果是好是壞。我想,這都是需要不斷練習的。」

最後,「樟湖之美」的攝影展在雲林斗六順利舉行,現場來了許多觀眾,全部由學生親自導覽,每一位孩子都能夠展示自己所看見的世界,並且透過自己的語言,向民眾傳達心中的理念。看著孩子們從環境之中學習,漸漸地成長起來,鄭雅心的心底感到既感動又踏實。

對著鏡頭2.jpg

先有人情,後有土情

經歷兩年的教學經驗,其實她從孩子身上獲得更多。鄭雅心認為:先有「人情」,再有「土情」。所有的事情都是從人與人的互動開始,然後漸漸生出對土地的愛,就像許廷瑞與社子島少年的羈絆,還有自己與古坑鄉孩子的情感一樣,最後都將化為珍貴的記憶,成為努力生活的意義。

推薦閱讀:【哇!陳怡君】她用一杯不賣錢的咖啡,說熱愛台灣這片土地的故事

從前,鄭雅心在紐約感受不到自己的根本,可是她並沒有逃避,她帶著更多東西回到這片土地,像是耕耘農田一樣腳踏實地做著教育的志業;而正是與孩子們的互動如此地珍貴,讓她終於再次找回對土地的情感,找回對故鄉的愛。她堅定地相信,未來孩子們也會像飽滿的稻穗一樣,各個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然後一步一步地,讓所愛的片土地成為更美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