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販賣部開張,這是一家座落在城市裡的小店,販賣著人們的各種情緒、與嚮往的特質。親愛的,我們活在社交的世界裡,為什麼無法連結?你需要的,是脫下面具安心做自己的能力。

販賣部的生意靠的是口耳相傳,雖然這種宣傳速度不像市面上的廣告迅速,但從朋友那兒聽來的消息經常更能說服你去買一瓶試試。所以不論失戀的、失業的、失婚的,都想來嚐一口快樂的、自信的、滿意的滋味。

一般來說,口耳相傳的速度緩慢,但我們聽到消息的那一剎那,還是會心想著:「有這麼好的東西嗎?」。或者更多的是,我們都不太好意思承認自己竟也有這樣的情緒,像是感到惶恐、罪惡、憤怒或落下眼淚。因此大都拖了再拖,等到自己承受不住的時刻,才會前來購買名為「自信」、「勇氣」或「智慧」等藥水。

我思考著,人類世界似乎尚未成為一個群體,他們在表面上連結,但核心價值中最重要的部分仍然四分五裂。

因為我們不知道在人們面前展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時會發生什麼事情,或說我們不想要展露的原因即出於以為自己獨有這些感受,殊不知這是許多人面臨困難時共有的情緒。當你願意踏出一步後,才發現原來不是只有我們擁有這些感受,而是一個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人、同一個社會的人、乃至同一個世代的人都有類似的需要。

延伸閱讀:阿德勒的幸福學: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當經過不同的人事變遷、不同的文化洗禮,每個人也會造就出不一樣的人格面具。但事實上,打從心底我們總還是那位剛出生不久,需要被人呵護和聽見的嬰孩。

就像後來我發現,比起這些情緒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喝下藥水時,有人陪伴在你身旁,度過那充滿難過、罪惡、匱乏、自責與凋零的一小時。所以每一瓶藥水最後都有一句這樣的指示:「尋找一位信任的朋友陪在你身旁使用。」

這句話總讓我想起老顧客 EMMA,她是一個聰明人,很懂得在人前擺出「正確」的模樣,這也讓她廣結善緣,到哪邊都有朋友照應。但講到信任的朋友時,就得打個問號了。

她總會挑選沒什麼人的時候來購買「自信」、「勇氣」或「突破」,來了非常多次,也因此讓我們不時有些聊天的時間。

聊過最多的那次她說:「在許多人面前我會武裝自己,假裝『我很好』,但事實並不是像外表所看到的那樣。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常常迷惘著未來該怎麼走?猶豫不決時就會負面思考,也把自己心門關上……」

「好像總容易往壞的方向想去,不然就是乾脆不想了。」我說。

「嗯嗯……我其實很想跟身邊的朋友訴苦,但覺得每次都讓朋友看見消極的自己,我擔心他們反感。沒有人喜歡跟整天負面情緒很多然後唉聲嘆氣的人過日子,所以我包括自己家人,好友,朋友們都不太主動地訴苦,即使情緒已經不是那麼穩定。」她皺起眉頭,看向前方空氣中的些微光塵。

「聽起來無論什麼時刻,你還是會想到別人怎麼看你自己,很想給他們一種『好』的形象。」

推薦你看:你想成為別人的「需要」,還是只滿足自己的「想要」?

「對,只有真的在幾個閨蜜面前,隱藏不住眼神被逼問下,頓時就會在閨蜜面前放聲大哭、整個歇斯底里的崩潰……」我可以感受到EMMA語氣逐漸激動,「雖然一時得到了他們的關心,但回到家一個人還是會開始負面,然後變得消極。」

「似乎宣洩完又回到一個人不知所措的狀態,感覺活得很累、一起床就很耗損精神。……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狀態?」

「其實小時候我是很樂觀愛笑的女生,但隨著年紀增長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以前對任何事情都抱著好奇且想冒險嘗試的精神也消失了,現在就像戴著無數個面具的人,要知道在什麼場合戴上哪一面面具,感覺好累,根本不像自己,過得好彆扭好做作……我也希望能像那些自信心十足的人勇於做自己。但我卻只敢想,要我突破卻好難。或許深怕做了突破與改變會被指指點點的,所以我不敢也不願意面對。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年紀快逼近三十,看著跟我同齡的女生們都已經有穩定工作收入有些也成家立業,更有些年紀比我小的現在都ㄧㄧ正實現夢想與目標,而我卻駐留在原地讓任何想幫助、關心我的人都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我能振作清醒起來?……大家都為了我而擔心煩惱著,而我卻像是個局外人,一點都不會對於我的人生感到緊張與負責任,就這樣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如同喪屍般一樣行屍走肉......」

一個人戴上與脫下面具的能力,決定了他在人際關係中的辛苦與否。

在家庭中或社會上的發展過程是這樣:一個人尚未擁有任何生存能力之前,我們只能依靠「他者」的給予、按照「他者」的期望,努力博得「他者」的好感。於是我們學會了製造面具的能力,也就是瞭解如何迎合別人,讓自己在生理或心理需求上取得更好的資源。

通常這裡會遇到第一個難關,「無法戴上面具」。

而在你能夠與別人友善相處、或勢利一點地說,我們得到足夠的資源後,這時不免精疲力竭,因為許多能量都花在上述所說與「他者」的互動當中。我們也想要有能夠做自己的空間,且不只是回房間後的小空檔,更是在「他者」面前,不論家人、朋友、陌生人都能展現真實自我的一面,因為不斷「戴著面具」與「轉換面具」好累。

所以這裡會遇到第二個難關,「無法脫掉面具」。

這種疲累耗損精神的速度相當快,尤其在你體認到那面具死釘在你臉上,想拔拔不掉的時候,一股焦慮感先是發作,隨後鬱悶的心情油然而生。你開始覺得「越來越不像自己」、「生活行屍走肉」、「頓時失去人生方向」、甚至「乾脆擺爛算了……」。

但如同前面所說,我認為這是一個人正常的發展過程,且代表你有邁向成熟的可能性。因為「面具」是與人互動、和平相處的關鍵。畢竟若你口無遮攔,見人說鬼話,見鬼說人話,那麼你很難與其他人溝通合作、容易起爭執。這個前提下,意識到自己有「面具」就是一件很重要的覺察,也是你能脫下面具的開始。

「所以怎麼脫下面具呢?」

「意識到不只是你有脆弱的一面,別人也有。只是我們都不甘、或不敢勇於在他人面前展現這部分的自我。或許看看『真實生活』周遭的人如何生活吧。我指得不是 Facebook 或 Instagram,而是在朋友談話間聽聽他們也有的焦慮、在成長團體中聽聽成員也有的痛苦。」

你會瞭解到我們並不特別,都是受限於某些情緒困擾與生理疾病,而且擺脫不了社交難題與家庭紛爭的個體;接著才會意識到,其實我們也很特別,竟然能因著這些分享覺得好過一些,竟然能對自己過去如何牢戴面具進行反思。

你會喜歡:敬三十歲的友誼模樣:再見短暫社交,尋找長遠的人際關係

逐漸的探索之後,或許原先認為那固執的、堅不可摧的自我懷疑會慢慢被解構,於是,你才學到如何勇於自由地脫戴面具、自由地展現自己

 

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