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奕格專訪|家沒有最低人數限制,只要心能安放,一人一貓,就能是家!
專訪閻奕格:家不是一個特定的地點,只要心得以安放,每個地方都能是家,一人也能成家。
2有很多話想對父母說,卻不知道怎麼開口,
你可以在這裡,獲得解方。
離開原生家庭,獨自前往城市打拼,
你感覺到無比自由,也開始學習獨當一面。
在成為自己的過程中,曾想念家的溫暖,
卻感覺離家越遠,越找不到回家的路。
擁抱自己的脆弱與迷惘,
只要你願意看見,會找到那盞指引回家道路的燈。
專訪閻奕格:家不是一個特定的地點,只要心得以安放,每個地方都能是家,一人也能成家。
2本文講述《老狐狸》電影意涵與演員的表演,更進一步描繪了對家的想像。
41你是否曾經痛苦於你的父母不是理想的父母?但其實我們可能也不是一個理想的孩子:親子的相處是必然的功課。
240想一想,你有下面這樣的症狀嗎?過年過節每次要回家,心裡壓力就很大,如果你也有上面這些症狀,那麼很可能你也被「家庭的陰影」(shadow of family)給籠罩了。最近在唸榮格心理學,結果發現我也是擁有家庭陰影的人[1]。
1451你跟家人吃飯的時候,有用「心」嗎?還是光是同桌吃飯就讓你累趴趴了?如果你也是那種「和家人吃飯覺得辛苦」的人,或許可以透過海苔熊的文章,幫助你重新建立和家人溝通的信心。
2576為什麼自己在外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都沒問題,但一想到要和父母開口,就感到深深的無力呢?
358鄧惠文談親子關係,當孩子總是覺得父母讓自己失望,父母也覺得孩子總是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時,我們要如何找到彼此間更好的平衡?如何讓回家,不要只是一件充滿壓力的事?
10574專訪鄧惠文,成長路上,都要反覆體驗幾次不再有人照顧你的感覺,以及接受對父母的失望,其實沒那麼可怕。
39382你要怎樣才能採取必要的步驟和父母劃下界線,對他們說「不」?或者當你跟他們拉開距離的時候,罪惡感告訴你不該這麼做,這時,你該怎麼辦?對於「童年情感忽視」個案來說,罪惡感是療癒之路上最大的一個障礙。
323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家人關係,
居家風格,還有各種對家的想像與建立。
盼為你在途上點一盞燈,找回每個人回家的路。
回家,該是一件令人覺得幸福快樂的事情。
點我進入「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