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第二職場

媽媽的
第二職場

I am so Ready!

我國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於 25-29 歲達到高峰後逐步下降,
於 50 歲以後低於其他 4 個主要國家

台灣女性勞參率在 25 至 29 歲達到高峰,甚至高於美日韓等先進國家。然而高峰之後,就一路下滑——態勢比其他國家更陡峭。

於是發現,女性勞參率,確實會因為「婚育關係」明顯下降。

女性被期待成為家庭主要照顧者,當職場環境、政策方案無法提供完善支持,都將影響女性職涯選擇。

成為媽媽之後,也能放心追求自己的職涯理想嗎? 有沒有可能,家庭與職場不再是二選一的人生。

這一次,從 3 個媽媽故事、2 個企業案例、1 位專家經驗談、3 場課程工作坊,找到更多的選擇,以及可能的解答。

重返職場這條路,一個人或許挑戰,就讓更多人一起。

她們這樣展開第二職場

媽媽們可能遇到什麼挑戰?要怎麼才算做好準備?從她們的故事,找到妳的第一份勇氣。

媽媽們可能遇到什麼挑戰?
要怎麼才算做好準備?
從她們的故事,找到妳的第一份勇氣。

專訪女人迷營運總監 郭芙志 Merci

專訪女人迷營運總監 郭芙志 Merci

#職場媽媽:成為母親,幫助了我的職涯發展!

成為母親之後,工作與生活,永遠只能二選一嗎——從計畫備孕、到順利生產,她在公司的支持下成為母親。回顧生育孩子這一年,Merci 照顧孩子長大,也做到個人工作成長,她說:「養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這一路上,伴侶、親友、同事都是村民。」

閱讀更多
專訪職涯顧問 陳瀅如 Brenda(布姐)

專訪職涯顧問 陳瀅如 Brenda(布姐)

#探索媽媽:我們要先知道,自己是有選擇權的!

50+ 離職重啟,為自己的「職涯」重新定義——布姐談初為人母,設法平衡家庭與高強度的工作,以及從萌芽、探索到啟第二職場的心路歷程,她的神情之中閃爍著耀眼的光,彷彿在說:「生命之中,沒有比離職與成為母親,做得更好的選擇了。」

閱讀更多
專訪《臺北女生》、《疫之生》作者 許菁芳

專訪《臺北女生》、《疫之生》作者 許菁芳

#教授媽媽:選擇當媽媽,就像帶領團隊,成為 leader

生育孩子這件事,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許菁芳談成為母親以後,困難或許比想像的還多,但力量也會比自己以為的還要更多,於是回應關於家庭與職涯必然衝突的論述,菁芳給了不同視角的解答,成功有很多種,而選擇成為母親,也是一種成功。

閱讀更多

關於職場媽媽,
專家、企業怎麼說?

職場媽媽如何看待工作與家庭?<br/>專家:職業婦女拒絕的不是家庭,而是傳統!

職場媽媽如何看待工作與家庭?
專家:職業婦女拒絕的不是家庭,而是傳統!

工作與家庭對自己的意義,究竟為何?得人資源整合創辦人蔡淯鈴説,探討女性職涯議題,得把工作與家庭並列,才能看到脈絡及兩者的交織性、找到出路,無論是個人層次、社會整體層次,都是如此。

閱讀更多
為什麼期待聘用更多職場媽媽?<br/>台灣默克與摩斯漢堡:工作家庭不再二選一

為什麼期待聘用更多職場媽媽?
台灣默克與摩斯漢堡:工作家庭不再二選一

當我們說性別環境愈來愈友善,但仍有許多女性需要在事業與家庭中做選擇——成為媽媽以後,重返職場是否仍是一道高牆呢?一起了解台灣默克與摩斯漢堡,如何透過實際企業政策,打造與職場媽媽互相成就的友善職場!

閱讀更多

開創第二職場人生!系列工作坊

11/30【職場趨勢座談會】

11/30【職場趨勢座談會】

人資專家顧問 吳明潔 Gwen

第二職場人生,從現在開始!
看見未來趨勢,為重返職場做好準備

精彩回顧
12/07【創業心法講座】

12/07【創業心法講座】

職涯顧問 陳瀅如 Brenda(布姐)

打造全融合的生活!
職場、家庭、自我成長的人生策略課

精彩回顧
12/14【實際行動工作坊】

12/14【實際行動工作坊】

女人迷營運總監 郭芙志 Merci

全方面探索工作坊!
有所覺察,就能看見選擇、創造改變

精彩回顧

永齡基金會執行長 郭曉玲

「永齡女力計畫」發起人

Q

發起「永齡女力計畫」的起心動念是?

A

以「傾聽女性的聲音(Listen to HER)」為起點,著重三大核心議題:Healthcare 身心健康、Empowerment 培力增能,與 Redefinition 重新定位。希望提升來自各個背景的女性,使她們發現內在潛力,實現財務獨立,獲得成就感及幸福感。

本計畫期盼幫助更多有意重塑生涯、重返職場的婦女,在自身、親職與勞動者的多重身分之間取得平衡,善用各方資源,克服回歸職場、重塑生命樣貌的重重挑戰。

願陪伴所有台灣女性走過艱辛,追尋夢想,正如永齡女力 logo,象徵婦女追尋綻放真實自我,如蛹羽化蛻變成蝶般鼓動人心。

了解更多

留下想對自己,
或對想重返職場媽媽們說的話

我們,可以成為我們!

  • Mark Liu

    最近剛好看完此時此刻修杰楷和劉品言的那集,碰巧看到這個專題,也分享給太太看進行了討論,在夢想與母職之間的壓力的確讓人感到無奈,我們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共同分擔,讓女性不再為選擇而感到徬徨,畢竟能好好地做自己實在太重要了。

    0
  • Rumi Na

    妳不只是一位媽媽,更是妳自己,
    妳不一定要當偉大的媽媽,但是妳可以讓自己變得偉大,懷抱夢想、擁有期待,持續讓自己像春天的花朵盛開綻放。

    0
  • Jane

    成為媽媽更能體會當職場媽媽的不容易,身心平衡和經濟獨立都是很需要練習的,快樂媽媽才會有快樂家庭。

    謝謝永齡的支持

    0
  • 好好說話

    回歸職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除了身份轉換成母親之外,還有時間上的分配也是一大關卡。但無論如何都應該要好好的記得『我是誰』!

    0
  • Mio Liang

    媽媽真的是一份痛且快樂的工作,希望職場媽媽們都可以更把自己放在心上,把自己照顧好才能好好照顧寶寶。

    謝謝永齡的陪伴。

    0
  • Jessica Ke

    謝謝女人迷與永齡倡議這個議題。

    「養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希望透過這個訪問故事,創造一個更友善、更重視育兒議題的社會環境。每個人都可以依照本心,自在選擇成為一個媽媽。

    0
  • hsiaolantsao

    我覺得媽媽這個角色,是世界上最難最難最難的一個,每個選擇成為媽媽的人,都讓我敬佩啊,看到這個專題上有各種不同樣貌的媽媽,拓寬想像,還有永齡女力計畫的存在,好重要也好有意義,希望更多的職場媽媽,都覺得被看見,被支持,然後無論如何,知道自己是有選擇的!

    0
  • Eaim Chang

    媽媽真的是非常偉大的人!透過這個專題感受到媽媽的勇敢,也看到台灣有企業是擁有這樣的友善文化,真心覺得難得!!
    希望這樣的議題能夠一直被看見與重視,才真正能夠讓大家樂於迎接人生新的角色轉變!

    0
  • Maggie

    看見媽媽們勇敢為自己的生活找尋新的可能,真的很感動!!!
    也看見在職場上累積一些成果的女性,不畏懼接納母職,好有力量,謝謝這些文字!
    (媽媽真的是這世界上最強大的職業,也希望每位媽媽都能好好照顧自己🌼)

    0
  • 出水芙蓉豆腐頭

    喜歡這次的專訪故事,尤其是菁芳談身為母職的自我定義,很有力量!

    0
  • Tifa

    好有意義的專題,透過故事,可以看到更多職場媽媽的故事!
    想祝福要重返職場的媽媽們,或許會遇到挑戰,「讓自己成為自己」是最重要的事,希望專題的故事,讓大家得到很多信心!以及向前的勇氣!

    0
  • Ting Hsu

    我相信這個世界,如果我們願意將生育、女性晉升與職場留任等議題 ,不再預設是女性一人的責任,而是作為是伴侶雙方、公司與同仁都彼此互相支持與投入的項目,我相信一定會有更人願意一起參與,也謝謝永齡和女人迷分享好棒的故事們!祝福身邊媽媽面對新生兒有愛,也有足夠的時間在成就、自我和家庭身上找到更完整的可能性!

    0
  • Hazel Hsu

    好有質感的頁面!讀著這些故事,都覺得帶來很多希望❤️
    我始終相信多了一個母親的身份,不應該阻擋任何人在職涯上的發光✨ 謝謝女人迷跟永齡一起做了這個專題~

    0
  • Womany 沐花 Moira

    重返職場這條路,一個人或許挑戰,就讓更多人一起!

    希望透過這個專題,找到更多勇氣與信心 ❤️❤️❤️

    0
先登入才能留言喔

倡議之路,邀請你一起加入

如果你想,歡迎加入永齡女力計畫「永齡女力之友」,為自己找到力量,提升職能、拓展人脈、參與女性倡議、支持社會公益。

成為女力之友,將收到最新活動消息、且有機會優先報名永齡基金會主辦的各項活動哦!動動手指,來關注吧 :)

點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