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第二職場
媽媽的
第二職場
I am so Ready!

我國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於 25-29 歲達到高峰後逐步下降,
於 50 歲以後低於其他 4 個主要國家

台灣女性勞參率在 25 至 29 歲達到高峰,甚至高於美日韓等先進國家。然而高峰之後,就一路下滑——態勢比其他國家更陡峭。
於是發現,女性勞參率,確實會因為「婚育關係」明顯下降。
當女性被期待成為家庭主要照顧者,當職場環境、政策方案無法提供完善支持,都將影響女性職涯選擇。
成為媽媽之後,也能放心追求自己的職涯理想嗎? 有沒有可能,家庭與職場不再是二選一的人生。
這一次,從 3 個媽媽故事、2 個企業案例、1 位專家經驗談、3 場課程工作坊,找到更多的選擇,以及可能的解答。
重返職場這條路,一個人或許挑戰,就讓更多人一起。
她們這樣展開第二職場
媽媽們可能遇到什麼挑戰?要怎麼才算做好準備?從她們的故事,找到妳的第一份勇氣。
媽媽們可能遇到什麼挑戰?
要怎麼才算做好準備?
從她們的故事,找到妳的第一份勇氣。

專訪女人迷營運總監 郭芙志 Merci
#職場媽媽:成為母親,幫助了我的職涯發展!
成為母親之後,工作與生活,永遠只能二選一嗎——從計畫備孕、到順利生產,她在公司的支持下成為母親。回顧生育孩子這一年,Merci 照顧孩子長大,也做到個人工作成長,她說:「養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這一路上,伴侶、親友、同事都是村民。」
閱讀更多
專訪職涯顧問 陳瀅如 Brenda(布姐)
#探索媽媽:我們要先知道,自己是有選擇權的!
50+ 離職重啟,為自己的「職涯」重新定義——布姐談初為人母,設法平衡家庭與高強度的工作,以及從萌芽、探索到啟第二職場的心路歷程,她的神情之中閃爍著耀眼的光,彷彿在說:「生命之中,沒有比離職與成為母親,做得更好的選擇了。」
閱讀更多
專訪《臺北女生》、《疫之生》作者 許菁芳
#教授媽媽:選擇當媽媽,就像帶領團隊,成為 leader
生育孩子這件事,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許菁芳談成為母親以後,困難或許比想像的還多,但力量也會比自己以為的還要更多,於是回應關於家庭與職涯必然衝突的論述,菁芳給了不同視角的解答,成功有很多種,而選擇成為母親,也是一種成功。
閱讀更多
永齡基金會執行長 郭曉玲
「永齡女力計畫」發起人
發起「永齡女力計畫」的起心動念是?
A以「傾聽女性的聲音(Listen to HER)」為起點,著重三大核心議題:Healthcare 身心健康、Empowerment 培力增能,與 Redefinition 重新定位。希望提升來自各個背景的女性,使她們發現內在潛力,實現財務獨立,獲得成就感及幸福感。
本計畫期盼幫助更多有意重塑生涯、重返職場的婦女,在自身、親職與勞動者的多重身分之間取得平衡,善用各方資源,克服回歸職場、重塑生命樣貌的重重挑戰。
願陪伴所有台灣女性走過艱辛,追尋夢想,正如永齡女力 logo,象徵婦女追尋綻放真實自我,如蛹羽化蛻變成蝶般鼓動人心。
了解更多倡議之路,邀請你一起加入

如果你想,歡迎加入永齡女力計畫「永齡女力之友」,為自己找到力量,提升職能、拓展人脈、參與女性倡議、支持社會公益。
成為女力之友,將收到最新活動消息、且有機會優先報名永齡基金會主辦的各項活動哦!動動手指,來關注吧 :)
點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