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房間
我最喜歡的空間

我最喜歡的音樂或電影

好友盈青畫的
我自己

奶茶奶茶的
我最喜歡的顏色

喜歡自己的書應該不過分
任何我喜歡的

我最喜歡的衣服

金門春捲,是阿嬤的味道
我最喜歡的食物

走沙漠、登雪山、入坑道,世界就是我家
我最喜歡的活動

「登記」就算「結婚」?從澳洲政府 4 面向,檢視真正的婚姻關係
非常推薦所有情侶,在結婚前都可以試著寫寫看這份文件!那就是──澳洲的伴侶簽證申請文件。這不是開玩笑的,請聽我解釋。在台灣長大的我,總覺得「…
給剛進入職場的自己——電影《她有話要說》揭露 #MeToo 源起「你沒做錯任何事」
前幾天在線上,看到做了台灣 N 號房事件深度調查後寫出專題〈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的記者蔣宜婷,在臉書上分享了她看院線電影《…
達賴喇嘛《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愈能正視自己和他人受的苦,愈能感受喜悅
只要感到快樂,就會幸福嗎?如果是的話,毒品會成為所有人通往的幸福捷徑。顯然,人想要追求的好像不只是「快樂」。快樂是一種情緒,會來也會走,如…
BBC 紀錄片《聯合國裡的吹哨者》揭露多起性暴力:對女員工權勢性邀約,侵犯當地婦女孩童
上週 BBC 在自有的影音平台發佈了一支紀錄片《聯合國裡的吹哨人》(The Whistleblowers: Inside the UN),…
勇敢揭露自己遭受性暴力/性侵,要做哪些心理準備?張希慈勇敢分享這四點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準備好跟大家說,我曾經遭受性暴力的經驗⋯⋯」那天朋友打電話給我,想跟我聊聊她曾經遭受到的性騷擾經驗。作為一名曾經實名公開…
張希慈專欄|我曾與 300 多名女性在廁所被偷拍,N 號房並不遙遠
Netflix 上映《網路煉獄:揭發N號房》(以下簡稱《N號房》)的第二天我就看完了這部紀錄片,但卻遲遲一直無法下筆寫下心得。這部片所記錄…
為你挑片|紀錄片《我們的金髮藍眼父親》:這不是善意,這是美國史上最龐大的生殖詐欺
昨天看完紀錄片《我們的金髮藍眼父親》,儘管已經半夜十一點,我仍然決定打電話給律師弟弟聊了好一段時間。但令人難過的是,我不是因為看了溫馨感人…
張希慈專文|快篩共同隔離的 4 種甜蜜方法:幽默化解吵架,在家約會感情升溫
前陣子,我人在澳洲的時候確診,在拿到 PCR 結果以後,開始待在家裡進行 7 天的隔離生活。男友 K 儘管多次快篩都是陰性,但也決定陪我一…
新手登山指南:從迷路擁抱恐懼,懂得活在當下,正是山靈給你的抗焦慮禮物
淡定先生與我,兩人趁著休假期間決定去澳洲藍山的秘境登山健走。在他嚴謹的打包習慣下,我們可說是帶著軍備級裝備出發。卻在搭了一個多小時的火車、…
為你挑片|《美國女孩》:我們都需要非暴力溝通,看見情緒層層包覆的愛
當我看完《美國女孩》走出戲院時,包包裡放著賴佩霞所書寫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正好成了這部電影最好的映照。《美國女孩》儘管說的是從美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