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教育好重要編按:
為塔利班政權底下的女性發聲的馬拉拉說:「只要改變教育,一切都會有希望。」MIT Sloan 的面試官也提到:「改變教育才是提升人民素質的根本。」我們特別邀請到常駐德國的特約作家MUCstyle 來和我們聊聊德國教育體系如何培養德國人多元思考的能力,以及德國可以這麼強大的根本原因!

延伸閱讀:芬蘭教育這樣改,越多元越平等


 

暑假時收到 Womany 主編寄來的 PTT 連結,主旨為【為何德國可以這麼強】。內容談到德國教育體制與環境,以及政府、企業團體如何給予德國莘莘學子強大的輔助等,主編問我這是不是真的。女兒剛升上二年級,自己在德國居住的時間才要滿九年,不算久,對德國政府的教育系統、企業如何輔助畢業青年就學等措施我不甚清楚,不過從女兒這五年(幼稚園三年以及國小兩年)的受教環境、還有從親友聽來的對話間,這篇 PTT 文章已經幾點不屬實,所以我不把文章連結加入以免將錯就錯,讓不明就裡的讀者也弄糊塗了。

主編問,那情況到底是如何,有沒有機會深入了解一下呢?我想,藉著這個機會「採訪」自己女兒的班導師,應該不失為一個好點子,我這個做媽媽的也可以第一手了解女兒的學習環境以及體制。開學過後,跟老師說明了源由,預約了訪談時間,以下是我們對話內容的整理。

老師今年二十六歲,是教學生涯的第二年。(我心裡一算,女兒新生一年級時,老師也是教學新手,不過在開學親子座談上,老師大方穩重的態度,令人瞧不出新手羞澀的端倪。)在中學畢業之後,通過了中學畢業文憑考試,順利進入了大學。從小,老師功課就很好,也學習音樂多年,加上喜歡和孩子相處,使她有了當老師的念頭。大學畢業之後必須實習兩年(所以現在是老師實習的第二年),兩年期間,每一年都必須填寫教學心得報告作為評鑑,報告內容包括,這一年之內的教學方針、進度、學生反應、校外教學計畫等。兩年實習時間之後,一直到四十歲之前,每隔四年會有教育部的人員前來考察,作為評鑑資料。

在德南,老師,不是大學畢業之後就是老師,這個職業是一輩子的學習與謹慎所累積而來的。

一般說來德國學校在校內整修設計上以簡單乾淨為主,沒有特別訂製的家具、也沒聽過有哪間市立學校加裝冷氣,夏天時如果溫度超過一定程度,班導師可以自行決定放假、取消上課,以確保學生神智清醒、以及健康狀況。

每個班級外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衣架位置,可以掛上外套、雪衣或是雨衣等;也有放置換下來鞋子的小位置,然後穿著乾淨的室內拖鞋進入教室。通常來說每個小孩平均有室內拖鞋、休閒鞋、運動鞋或是韻律軟鞋、雨鞋、雪靴、涼鞋等因應不同季節和狀況來換穿。

延伸閱讀:為什麼他們不穿名牌,卻比你有型?


校園內,色彩繽紛,裝綴著由學生們自己動手做的勞作以及畫作。

老師提到,每年每一省的教育部(德國總共有十六個不同省份)會提供新的一年的教學計畫給老師做參考,內容有教學進度、參考資料、教課書訂購選單等,大大小小不同方向與方針等建議。

延伸閱讀:親密是教養的起點,教孩子好好玩

在德國沒有統一的教課書,即使同一個學校同個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使用的課本都有不同。在上面圖片中的教課書大約已經有二十年之舊,你可以看到在封面上有三個金髮小孩開心地玩著、討論著。老師說,這本書現在已經禁止使用了喔。禁止?是呀,三個金髮孩子?教育部希望給予學生們有更寬闊、更平等的視野,所以現在的教課書上如果有孩子的圖片或是照片,會希望有不同體型、種族、外型以及健康狀況(比如近視、特別瘦小或是過胖,帶牙齒矯正器等)以及性別的孩子,不讓教課書帶出過於理想化、均化的狹隘視野。

延伸閱讀:當台灣位於亞洲的全中心,你更新自己的世界觀了嗎?

以所有不同省份來評比,德南(Bayern)是所有德國省分裡孩子們較度程度最好、最高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這全端看每一省教育部的不同方針與目標呀。老師笑笑地回答我。

上面這兩張照片中的課本,則是現在可以選擇的範圍之一。老師說,她很喜歡這樣的制度,並不特別麻煩,因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排版方式、顏色的教課書,是件令人開心、上課起來更有活力的小動力。每一學年之前,在安排教學進度上也使老師感到開心,看到學生們依照自己安排的進度學習、循序漸進是很有成就感的事。讓我也理解了,女兒在一年級開始學習字母時,並沒有從A到Z按照順利學習,老師是跳著教的呢。

延伸閱讀:學習是為了自己

不過老師也說到德國教育體制上令人詬病的一點,那就是在基本小學四年之後,就必須依照學習成績來分發志願,決定是上高中、職校或是基礎學校。

對於一個十歲多的小孩來說,是很吃力也很不討好的一個起始點。當然在日後,沒有上高中的孩子如果在一般職校或是基礎學校成績良好,還是可以參加考試轉入高中,不過相對的就會花上比較多的時間來做自我認知與學習。在德國,並不是百分之百每個人都有大學畢業的學歷,很多只有職校或是基礎學校的文憑;也有許多例子是在工作了幾年之後,才又重新點燃求學的慾望,考試進入大學。

我認為,每個體制都有兩面;同樣的,相同的事件都使人有不同反應與意見。常有人說歐洲的教育系統開放、靈活,我不反對,不過這也許代表著較為鬆散,一不注意便容易使自治能力較弱的人迷失方向

從自己女兒身上看到的,我想她目前處在一個快樂、有發揮空間的成長學習環境裡,老師會給家長書單(不過我發現不是每個父母都會陪孩子們一起看書),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有三天兩夜的戶外教學、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課後才藝(比如說園藝、烹飪、繪畫等科目)。每天女兒下課,我第一句總是問:今天好不好玩。好玩了,才會開心,開心才會繼續學習。

一個母親與老師的對話,和你分享德南的教育體系。

 

MUCstyle與女兒的真情對話
〉〉不一樣的媽媽
〉〉讓孩子提早認識這個真實世界
〉〉從喝茶學做人的道理
〉〉為什麼孩子不知道蘋果有沒有果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