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編按:
在womany的專欄作家MUCstyle曾凡寧身上,我們看到外國人不一樣的孩子教養觀點,像是從老外父親身上看到的四點長處從小養成時間管理的四個妙招身為母親應該學會的等待與失去,教孩子瞭解所有的東西都有得到與失去,心靈的成長比學前教育更重要,而不是一味的寵溺限制孩子,都值得讓台灣父母作為借鏡。


真實世界裡,沒有聖誕老公公、雪撬麋鹿沒有小精靈,當然也沒有牙仙子,這些都是讓孩子們在“童稚”世界裡多一份想像、多一份開心的奇想;藉由社會父母與周邊商品的〝團結合作〞,讓孩子們的奇幻達到更真實境界。在亞洲(台灣)也許我們必須對孩子們提供的〝精靈與仙子〞種類不如歐洲社會來的多,不過不管如何,在成長歲月裡,總有一天孩子們會瞭解所有的繽紛幻想都是成人所擬構提供。當然,大部分的我們在長大之後也不會抱怨,反正那是一條成長必經之路,從童稚世界到現實社會的經歷。我想說的是,我們如何建構一個〝在現實(殘酷)與童稚(歡樂)〞之間,讓孩子以健康的眼界來認識這個真實的世界。

是的,真實世界裡我們有喜怒哀樂,我們有光明面也有陰暗面,不見得事事得體光彩,那麼該怎麼讓孩子來了解這個世界的另一面呢?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

分享情緒,不說謊。

父母就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識,我們提供甚麼樣的素材,他們就以這樣的材料拼湊出一幅〝世界概觀〞的圖樣。在我們小一點的時候,如果父母吵架,他們避免讓孩子知道;如果家裡經濟狀況出現緊迫情形,他們選擇不說;爸爸媽媽工作上有壓力或是受了委屈,他們不會把這樣的負面情緒和孩子分享;為的就是提供一個溫暖、安全的避風港給我們,所以他們主動把較為灰色、悲觀以及負面的因子剔除。

我個人有不同看法,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以一個緩和、中性(不偏不倚)的步調下和我們共享所有的情緒以及家裡所發生的大小事。比如說:

一、當爸爸和媽媽吵架時

當兩位成人間有不同意見時,我們會大方在女兒面前〝討論〞或者激動一點時的〝辯論〞;事後,最好在幾小時內當兩人情緒都平靜下來時,跟女兒解釋我們討論或是爭執的內容,不過這時候保持中性、不給予女兒〝哪一邊的意見才是正確〞的批評,是很重要的。讓她知道,人與人之間有相左意見是常事、學習討論的方法才是重點。這點對當父母親的來說挺不容易,不過我們也是可以訓練的呀。

二、讓孩子知道家庭裡的現況

做生意的家庭如果這一季生意下滑,應該讓孩子知道,每一分錢賺來不易,應該體恤父母的辛苦、並且懂得珍惜每份資源與收入。我的做法是:跟女兒解釋大人們上班的原因和道理,我們付出時間精力來換取(賺取)薪水(收入),所以桌上的菜餚是“賺”來的、她玩具箱裡的布偶積木也是薪水買來的,理當珍惜。不應該在得不到她想要的物品時而坐在地上大哭吵鬧耍賴皮,或是浪費碗中的食物以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三、分享喜怒哀樂的情緒

某天,我在工作上受了挫折沒有好點子,一時之間竟然就滴了淚,一旁玩耍的女兒看見了過來問我怎麼哭了。我細細解釋前因後果,讓她知道有時候抒發情緒地落淚是健康的,不要老是把壓力積在心裡;再來,儘管身為媽媽的我也是有受挫的時候、不是最強的,但是我盡力想出辦法來解決眼前窘境。女兒學會,我們都會面對挫折、感到懦弱,但是我們可以釋放情緒、抒發壓力,然後找到一個方法繼續往前進。

當然,我們不必急著讓孩子在第一時間馬上認識這個險象環生的世界,但是以健康、中性的態度來讓他們了解必且有心理準備,我想是必要的。溫室裡的花朵不只是肢體上的形容、也適用於描述一個過於單純的孩子的心理狀態,這是當父母的我們都不樂於見到的,不是嗎?

孩子教養是一輩子的事
〉〉從老外父親身上看到的四點長處
〉〉當有一天,媽媽老了...
〉〉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張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