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野學和山口周在《價值,從視野開始》寫下原來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創意領導者。只要有勇氣去認同和自己價值觀相似的事,無懼他人眼光;或是尊重自己的感覺,認為對的事就義無反顧地去支持。

文|水野學、山口周

要出現領導者,得要有追隨者


圖片|Photo by KY on PIXTA

山口

我認為「用新的方法創造意義」,與領導理論息息相關,日本往後需要的是提升美感以及創意領導。

與此同時,一般也常提到「缺乏領導者」或是「領導者期望論」,但我不禁懷疑,真的是這樣嗎?

水野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早就擁有能成為領導者的人才嗎?

山口

若是用電桿地下化的例子,來解析領導者誕生的過程,我覺得可以這樣解釋。

最先提出「電桿不適合出現在巴黎街頭,應該將它地下化」的人,在提出的那一刻還稱不上是領導者吧,他只不過是個提出不同意見的人。

可是,一旦有人認為「啊,我也贊成他的意見」,當追隨者出現的那一刻,原先提出意見的人便成了領導者。

換句話說,所謂的領導,是經由彼此的關係所建立的「場域概念」。

所以說「只有領導者」也等於「缺乏追隨者」的意思。

常聽到有人說「要當第一隻跳水的企鵝」,但是所謂的「第一隻」是相對的概念,要等到第二隻出現了,才能成為第一隻。

同場加映:《梅克爾傳》:她一再證明領導人無需大張旗鼓,安靜也能成事

水野

確實如此。實際上當不了第一隻跳水企鵝的人可能不少吧。

山口

是啊。不過,要是有一隻企鵝先跳下水,結果卻「被海狗吃掉」了,牠就不能算是「第一隻跳水的企鵝」,而只是一隻「孤伶伶的企鵝」。

唯有出現「第二隻跳水的企鵝」,才能讓「孤伶伶的企鵝」成為「第一隻跳水的企鵝」。

至於為什麼沒出現第二隻跳水的企鵝,我有一個假設,或許是「日本人討厭領導者」吧。

一群人在班級裡互相察言觀色,統合眾人的意見時,如果有個傢伙說:「我覺得這個不合理。」肯定會引來大家的反感吧?

水野

大家會覺得那個人「真難搞」、「裝模作樣」或是「想出風頭」吧。

這一點在公司組織內也一樣。這樣的人會顯得很突兀,與周遭格格不入。

推薦閱讀:一位母親給孩子的信:感覺格格不入,我想支持你成為自己

創意領導的時代


圖片|Photo by Jehyun Sung on Unsplash

山口

想要培養「第二隻跳水的企鵝」這樣的追隨者,關鍵在於領導者身上。

很早以前領導者必須要是菁英;九○年代之前則是要求領導者需具備邏輯領導力或分析領導力。

水野

邏輯與分析領導力,這兩者確實簡單明瞭。

分析與邏輯是衡量「實用」的標準,如果世界上大多數問題都能以技術解決,這種方式的確很實用。

山口 

是的。邏輯與分析的確能保證一般程度的正確性。

雖說離科學的合理性還有一點差距,但是周遭人們很容易看出來,「跟著這個人準沒錯,我可沒那麼蠢。」

但是,使用「有意義」這項標準來衡量的創意領導實在很難下定論。

什麼是美的?酷的?有意義的?

要在這個沒有正確答案的範疇裡說出「我認為他的意見很好,我支持他」,我覺得這非常需要勇氣。

因為無法保證所有人都能認同那個意見是正確的,就像水野先生簡報時所經歷的,所有與會者都在互相察言觀色,沒辦法立刻做決定。

你會喜歡:「重要的事,都很麻煩」宮崎駿做電影的三大堅持: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孩子們

水野 

搞不好其他企鵝還隔岸觀火,笑著看海狗吃掉第一隻企鵝和第二隻企鵝吧⋯⋯。

山口 

追隨者也有可能成為領導者。

如果第二隻企鵝當了領導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養新的追隨者才當上新的領導者。

因此,企業往後不僅需要領導者,企業裡的每個人也必須成為創意領導,並且擁有卓越的美感。

因此,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要珍惜自己的感受,讓自己能夠表達出「不管別人怎麼說,我覺得很酷的東西就是很酷」,或者是以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別人的提案,「這個意見非常重要」、「雖然沒有人認同,但是我支持他的提案」,擁有主導權,是在有意義的時代不可或缺的能力。

水野 

這和你剛剛說的「勇氣」非常接近啊。

不論是領導者或追隨者,有意義的時代、文化的時代正需要創意領導,我覺得這一點與建立品牌息息相關。

一如前面所提到的,這將是創意自信必備的商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