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對有些人來說解決尷尬的救星,在不想社交的場合、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好像只要滑著滑著手上的螢幕,就能在當下解脫尷尬和不自在。有的人,滑的不是手機,而是寂寞。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改變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大家開始隨時隨地都能找到自己,有人開始不怎麼重視守時的禮貌,你呢?手機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研究發現,有了手機,說起謊話變得更容易,而且更沒有愧疚感。

「喂、喂,你說什麼?收訊不好,我聽不到……」

戲劇節目中常出現的劇碼,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如果你曾用手機說過謊,嗯,別覺得愧疚,很多人都跟你一樣。

英國一篇標題為「我不可以說謊,但我的手機可以」的報導引述一項全國調查指出,每 5 個人中超過 4 人坦言,他們一天內至少會撒一次小謊,而且最喜歡用來說謊的工具是手機、發簡訊、寫電子郵件的方式。同時,每 100 人中約有 75 人說,手邊有這些高科技的小玩意兒,扯謊變得更容易;超過半數的人說,比起對人當面說謊,藉用科技工具讓他們比較沒有罪惡感。

美國另一項針對手機用戶的調查也發現,每 4 人中有 1 人(25%)經常在接到來電詢問「你在哪裡」時說謊,尤其是 18~29 歲的年輕用戶,說謊的機率更高(39%)。

我常常在坐捷運時,聽到別人謊報他所在的地點。例如,明明才到台北車站,拿著手機的人,卻臉不紅氣不喘地對話機另一端的人報了兩站之後的地點。

大多數人恐怕想不起來以前沒有手機時,日子是怎麼過的?約會時怎麼辦?

有研究指出,人通常會在手機丟失後 1 小時內發現,但如果掉的是信用卡和錢包,在丟掉後一天或更久時間,才會被發現。手機的重要程度由此可知。

演戲的工具,掩飾內心

手機也可以拿來當演戲的工具,掩飾內心的翻騰。

美國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傳播學教授卡茲,有次在作焦點團體訪談時,發現參與的學生不少人在他開始談起主題時,紛紛拿起手機講電話,讓他覺得困惑也饒富興趣。他之後在課堂上調查,有多少人曾假裝講手機?比例之多超乎想像。

他指出,其實周遭許多人可能假裝在講手機。有些人是為了避免跟鄰居、同事或主管等接觸;有些人是為了加深別人的印象;有人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孤單或減低社交恐懼;而有的男人會在觀察女人時,假裝講電話;女人可能為了躲開她不感興趣的男子搭訕而趕緊拿起手機;還有人承認,為了讓別人聽到他酷炫的手機鈴聲,會把手機設定好,在特定時刻撥號給自己……

手機在人際互動中的角色,在赴約態度的改變中,也可一窺究竟。例如,讓人較不守時。

手機問世前,跟人約會,總得提前出門,以免遲到。現在,不可否認地,手機帶來更大的彈性。英國去年有項 2000人 的調查就發現,有四成民眾同意約會遲到無傷大雅,反正只要在路上打手機通知對方,你會晚到幾分鐘即可。有超過 25% 的人坦承,他們其實並沒有及時出門赴約見親友,因為心想可以打電話道歉。(我承認,我的確也這麼做過!)

「良好的守時行為正逐漸變成被人遺忘的社交禮儀,因為新一輩的人認為,遲到是常態,而不是過去所認為應該避免的事,」英國心理學家何姆斯評論。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也曾調查 14 個國家的手機使用者,發現許多人憂心手機禮儀規則不明,例如手機響了,何時該接聽或關機?怎樣在公共場所講私人電話?

另個研究則發現,有許多人覺得別人不應該在會議中接聽手機,但卻坦承自己常這麼做,而且自認處事有效率。

手機如同一刀兩刃,當你可以用它跟全世界聯絡,別人也能用它找到你。彼此連結更快速時,家庭關係的緊張也隨之而來。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瓦基分校社會學家崔斯理的研究指出,手機帶來「外溢」(spillover)現象:過去因為時間跟地點有別,工作跟家庭很容易區分,但現在科技改變了一切。生活中的不同領域彼此干擾,愈來愈沒有界線,所有時間都攪在一起。你可能正帶著家人出遊,辦公室卻突然來電緊急通知有要事。

加拿大去年一項職場健康的調查發現,每 5 個受訪者中就有 3 人坦言,他們的老闆可以在任何時間以手機、叩機等電子產品找到他們,其中 83% 的員工認為,這樣的科技已經造成或增加他們的生活壓力,讓他們不能逃離工作。

在一家公司負責資訊服務的劉凱文也心有同感。他的手機 24 小時開機,讓老闆能及時找到他。所以,平常上班日即使午夜或放假休息時,他都曾接過電話,還曾在凌晨接到簡訊。雖然公司沒有規定不准關機,但他已被制約,害怕漏接電話,隔天進公司「會有恐怖的事等著你!」他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