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正愛自己,生命才能發光發熱。」——露易絲‧賀(Louise Hay)。我們對於平庸往往會找很多的藉口,也許是沒有自信、害怕失敗、怕別人覺得自己標新立異、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或是不知道如何跨出第一步。作者將許多人安於平庸、不敢追尋成功的種種藉口一一點出,並提出具體的建議,讓人們勇於跨出自己的舒適圈。

我們小心翼翼地過日子,希望能如此平安活到老。--佚名

我住在新墨西哥州時,有個朋友帶我到她打聽來的一個位於赫美斯山區的洞穴去冒險。「事實上,只是像是個在地底的大洞而已,她說。「但我聽說蠻酷的。」

她並未做詳細描述,尤其是我們必須全程手腳並用趴在地上爬行的那段,不過,反正我也沒專心在聽她說。管它大還是小,我對洞穴沒興趣;我去,是為了那個穿過赫美斯山區的公路之旅和健行,還有我上次去時從山脊上發現的那個超棒的夾心區域。我朋友說的那個洞穴只是整個行程的必要部分,就像停車加油般。

在開車經過一望無際、壯麗無比的新墨西哥天空,又健行過一個美麗的矮松子林內的紅土小徑後,我們到達了那個洞穴。它看起來跟朋友描述的沒兩樣:在一個小山丘下的一個小洞,大小僅能容身爬過。朋友丟給我一對護膝、一個手電,然後轉身率先入洞。我手腳並用,手電咬在嘴裡,跟在她後面。

爬了大約十分鐘後,我有一個感覺:我們似乎還在入口處,而我能再欣賞到另一個夾心區的可能性已經無影無蹤。假如有甚麼東西或事故從洞穴深處奔著我們而來,比如怪獸、忽然爆洪或地震,或響尾蛇,或一隻蚊子甚麼的,那我們就慘了。洞穴裡崎嶇不平的白石隧道非常狹窄,因此當我的朋友終於停止爬行、靠著牆坐起來時,她的頭顱必須往下彎曲,那樣子看起來就好像她要開始肯自己的脖子似的。我他媽的到那鬼地方去干啥呢?

「好,超酷的部分來了。妳準備好了嗎?」朋友問我,「把手電關掉。」

她打手勢叫我做同樣的動作後,關掉了她的手電。燈一熄滅後,我立即感受到一種從未經歷過的、比超越見鬼的烏漆抹黑還要叫人尿失禁的他媽的全黑的黑暗。有一種歇斯底里的感覺開始從下面蠕蠕地爬到我的頸後;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全然地、徹底地瞭解到甚麼叫做恐懼。

因為恐懼就是我在那洞穴裡唯一能夠看到的東西。它坐在那裡,無所不在、龐大無比、吞噬著一切,直直瞪著我的臉,問道:「那麼,你是要讓我將你吞了,還是怎麼著?」

這一切我完全不費吹灰之力就明白。我當時可以把自己陷入一種幽閉恐懼的癲狂狀態,像是抓撓、嚙咬、發出瘋婆子那種高音的尖叫之類的,然後整得我自己和朋友--在我們軟趴趴又血淋淋地被人從洞穴拖出來後--好幾個星期裡只會瞪著牆壁喃喃自語。

推薦閱讀:揭開巨大面具下的渺小自卑:心理師的自我療癒課程

或者……不用如此。就看我如何選擇。

恐懼,或不恐懼,那真是個問題。

我很高興跟大家報告,當下我決定放棄恐懼和發癲,選擇鎮定地轉身爬出洞穴,回到陽光普照的大地以及用兩條腿走路的開闊空間。出洞時,我不僅耳朵裡塞滿了細沙、並因牙齒用力咬住手電而導致嚴重的下巴痙孿,我也對恐懼的選擇層面有了全新且深刻的體會。

其實很簡單,恐懼永遠都存在,隨時擺好架式、準備製造破壞。然而,我們也可以選擇是要沉浸其中,還是要打開燈光、將之淹沒、然後從它身邊爬過去。我同時瞭解到,要淹沒恐懼其實並不難,我們只是條件反射,不相信它很簡單而已。

我們已養成了陷入恐懼的習慣。

我們從小就大量吸收恐懼,有如吃糖一般。長大後,我們繼續從電視看到壞消息、從報紙讀到恐怖事件;書本、電影、電玩遊戲以及這類垃圾裡所充斥的暴力,也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恐懼。於是,我們被教導要安全行事,不要冒險,並提醒身邊的人也要跟著這麼做。

小心翼翼已經成為我們社會行為的一部分,以致我們在謹小慎微的同時,甚至不知道自己早被這個模式制約了。

譬如說,當某個你深愛且真正在乎的人口水亂噴、很興奮地跟你說著以下這些事時,你會如何回應:

我正要跟銀行借貸一大筆款子來開創我的夢想事業。
我要自己一個人去環遊世界一年。
我要把我穩定的全職工作辭掉,去當一名演員。
上星期我遇到全世界最棒的男人,我愛上他了。我們準備結婚。
我要去跳傘。

基本而言,看到有人忽然要奮力往前一躍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便是尖叫:「小心!」

我們不但習慣將恐懼、憂慮、和疑惑塗抹在彼此的身上,我們甚至拍拍自己的肩膀對此表示讚許,因為相信我們之所以會如此做,是因為我們對彼此真正在乎、關心。

我跟你說,那才是叫人最害怕的地方。

曾經聽過一個概念麼,叫做螃蟹效應。你在一個大碗公裡放一堆螃蟹,它們會在彼此的身上爬來爬去,這時,如果其中有一隻想要爬出那個碗公,其他螃蟹就會想方設法把它拉下來,而不是一起幫忙把它推出去。難怪它們叫做螃蟹(心懷怨妒之人亦叫做 crab)!

試想,如果人們不要那麼像螃蟹,這個世界會有多麼不同。話說回來,若是沒人教我們要真正地、確實地相信奇蹟--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古怪--但在我們想要往未知的夢想賣力前進時,至少給我們回應與支持,而不是警告與尖叫。我們嘴巴上總是說著要夢想成真、凡事皆有可能;在我們成長的環境裡,我們的牆上也總貼著小海豹或小貓咪的海報,上面寫著追隨夢想的腳步之類的激勵之語。然而,當你真的想去干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時,所有的閃燈和警笛卻都開始大聲鳴叫。知道我的意思嗎?

恐懼存在於未來。害怕的感覺是實實在在的,但恐懼本身卻是想像出來的,因為你所恐懼之事根本尚未發生,譬如死亡、破產、摔斷腿、演講時忘詞、因遲到而受斥責、被拒絕,等等等。多數時候,我們不能確定我們所恐懼之事一定會發生,或即便真的發生了,後果就會有多可怕!

就拿死亡這事來說吧,我們都知道,死亡時,我們就是離開了身體,然後融入一種充滿純然的愛、光明、閃閃發光、有獨角獸、小白兔等永恆的令感官興奮的樂陶陶的狀態中。我們可以確定未來可能發生的其他諸事大概也就是如此這般,所以,何必小題大作、自己嚇自己?

要把恐懼的因素翻轉過來並不難,只要學會自在地、而非畏懼地面對未知的一切即可。而要做到這點,靠得是信心。

其基本重點就在於,你要如何選擇過完這輩子。

你對未知的恐懼超過你對自己以及未知的信心嗎?或者是,你對未知以及自己的信心超過你對未知的恐懼?

在你做選擇的同時,先聽聽以下這句來自大家都熟悉的海倫‧凱勒的話:生命就是一個大膽的冒險,不然就不配稱作生命。在命運面前,能夠勇敢面對改變、活潑如自由的精靈,是任誰都挫敗不了的力量。

在某個不可思議的時刻,你忽然痛下決心說,去他的,我決定幹了,這時,你會發現興奮的感覺會忽然超越了恐懼的感覺。然後,你便駕著魔毯飛翔--你在合約上簽名,買下了那棟房子;你梗著脖子跟你爹對嗆;你讓婚戒套上了指頭;你走上講台、面對數千個聽眾。要我說,這才叫活著!

同場加映:旅人的 13 個生命課題:記得擁抱恐懼

恐懼的另一邊,就是自由。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方式,可帶領你走出恐懼的叢林:

1. 從後照鏡觀測你的恐懼

回想一下你曾經做過的、真的讓你害怕到顫抖的恐怖大事件。如今再回顧它們--究竟有多恐怖?你對它們能再召喚出任何害怕的感覺嗎?即便只是一絲絲、一點點的恐懼?因此,每當你面對新的挑戰時,你要這麼想:不管你的下一步眼下看起來有多叫人膽怯,將來有一天當你回頭一望時,它們都將顯得微不足道。既然如此,為何蹉跎?何不現在就透過微不足道的彩色眼鏡來觀看它們?從未來的角度想像你當下的挑戰,從一個勝利的高處回顧它們,如此,它們讓你氣餒的多數力量便會消失。

每次我遇到令自己害怕恐懼的事時,我總是拿我的第一次印度之旅來激勵自己。那是我第一次單獨跨國界旅行。雖然在那之前,我的印度經驗僅包括即興創作大師拉維香卡的幾片 CD 以及一些印度咖哩雞,但我仍覺得到那個國家去看看應該蠻酷的。當時我只想要到一個全新的地方,想去體驗一些跟自身經歷全然不同的現實。我覺得到印度去,就像要去穿過觀測的眼鏡。

於是我買了機票。但接下來我忽然意識到--我他媽的到底想證明甚麼?我為何這麼做?我從未自己一個人到那麼遙遠的地方去,那裡沒有我認識的人,我不會說印度話,我也不知道自己會遇到甚麼事。我發誓,我把那次的印度之旅想像成這輩子所做過的最恐怖的事件之一。因為我把自己想像成個小豆丁,一路飛到地球的另一端,漂浮在一個無人認識的空間裡,在那裡我只是個幽靈、一個陌生人,我可能因故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我所愛的人沒人知道我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哇靠!

我擔心焦慮到開始幻想一些嚴重的事故發生,使得我必須取消行程,比如我受了重傷,或最要好的朋友死了(不知為何,我從未想過直接將機票退了)。幸運的是,沒人死掉,而我發現自己被迫前往機場,就好像要去參加自己的葬禮般。然而,當我一踏入機場的國際航空站時,我被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顏色的人種震撼住了,他們的動作、語言、穿著,等等,而我的恐懼也在瞬間完全被興奮取代。耶,我要到令人瘋狂的印度去了!

上了飛機後,我身邊坐的是一位身穿粉紅莎麗、帶著大型金色耳環的印度女士。她轉向我,笑咪咪地請我吃 M&M 巧克力。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了:你個小笨蛋,你不是孤獨一個人;你周遭都是人;而人類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便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接下來,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在印度四處旅行;那個國家是截至目前為止我在這個星球上最愛的國度之一;我對印度的喜愛在我心底點燃了對旅行的喜好,而這喜好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那次的印度之旅以及我自身的其他經驗,一次又一次地對我驗證:我們最大的恐懼,是我們人生最大的浪費。

恐懼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用真實面對恐懼,它們就會失去主宰你的力量。

2. 翻轉恐懼

發現自己被恐懼逼得團團轉時,你就試著從一個不同的角度檢視它。首先,把它大卸八塊,找出讓你真正害怕的是哪部分,然後將之翻轉,使它為你所用,而不是讓它再扯你後腿。告訴你的恐懼,誰才是真正的主人。賞你的恐懼一個他媽的大嘴巴。

例如:我想寫一本書,可是就是沒辦法坐下來好好寫。為什麼?我怕如果我寫的話,也只是一本爛書。即便是爛書,又如何?若寫出一本爛書,我在別人眼裡就會是個大笨蛋。然後呢?人們就會嘲笑我。然後呢?我會覺得很丟臉。好吧,所以你沒辦法把書寫出來,是因為要保護自己免於愚蠢或羞辱的感覺。

現在,把這想法翻轉過來:假使你不把書寫出來,你會覺得愚蠢、羞愧嗎?非常蠢、分常羞愧,因為我知道自己有很棒的想法,而且這是我的一個大夢想。那麼,你為了保護自己免於愚蠢與羞愧感而放棄寫書,這樣的策略,能讓你免於因沒把書寫出來而覺得的愚蠢與羞愧嗎?當然不。既然,不管寫或不寫,你都無反免於愚蠢與羞愧感這樣的風險,那麼哪一個版本的愚蠢與羞愧感更糟--努力寫出一本有可能很爛的書,或者永遠不要嘗試,然後羞愧地虛度一個平庸的、懦弱的人生?羞愧地虛度一個平庸的、懦弱的人生。

把你的問題分析透徹,仔細地檢視它,然後將可能造成你懼怕的狀況之引信拆除。所謂恐懼,其實就是你如何選擇面對事情之態度;因此,藉由改變你看待恐懼的觀點,你可以讓不做令你害怕的那件事的恐懼,成為你追尋不凡的動力。

推薦閱讀: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在恐懼下仍能往前!大女子 Lara & Esther 專訪

3. 處在當下

此時此刻,你生活中可有任何令你十分害怕之事正在發生?此時此刻,就在你坐的地方,可有任何壞事真的在發生,或者你只是被自己腦袋裡的想像給嚇壞了?在事情根本未發生前,你就用嚇壞自己的方式把可以用來獲取成就的寶貴精力都消耗掉了!千萬別那麼做。把自己處在當下,並與較高層次的那個自己建立起連結。

如果你正要走進法庭,或從飛機上跳出去,或跟老闆要求加薪,那麼就將自留在當下這個時刻,然後與能量源保持連結。永遠保持高頻率,強化你對奇蹟的信念,不要成為自己腦海裡的恐懼之犧牲品。如此,你會發現,不管你往哪個方向邁進、途中將發生何種狀況,你都有較好的準備;你也會發現,十有八九,事實完全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4. 摒除垃圾資訊

對自己吸收的資訊要有更多的覺知。你會讀哪些部落格?你會看哪類表演?你讀哪種書?你閱讀報紙時,會注意哪些消息?你會去看甚麼電影?你通常向誰尋求意見?你的日常生活都專注在哪些事上?理清楚這些,不是為了要否認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或與之脫節;而是要弄清楚,這些資訊中到底有多少是你真正需要的。你看到車禍發生時,只是盯著車禍現場嗎,還是你能夠收集有用的訊息、並對正面的改變做出貢獻?

沉浸在痛苦和折磨中,對誰都沒好處,包括你自己,就好像餓自己的肚子,也幫不了沒飯吃的人一樣。假如你想幫助這個世界、幫助你自己,你就要保持高頻率,並從一個充滿力量與喜悅的高處去努力。

5. 不要夜半躺在床上想生氣的事

在夜半三點,躺在床上無事可做、像個被俘虜的觀眾時,我們的心智會變成一個特大號的放大鏡,把我們的恐懼放大至少一倍。除非你會在當下立即起床去採取某種行動,不然就別浪費寶貴的時間思索任何問題了。每次發生這種事,第二天早上起床時的感覺最糟糕。這些你都知道,可是就……你可以運用冥想的力量將那些困擾你的思維從腦海中移除;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體的每一塊肌肉,慢慢的、刻意的,讓它完全佔據你的大腦空間,不再讓它想像事情來嚇唬自己。深呼吸,並想著你生命中所有不可思議的美事,傾聽冥想的導引,做一切可以讓自己一夜好眠的事,等第二天早上再去處理必須處理之事。因為,比整晚不睡覺氣著某件事還要糟糕的事,便是第二天疲勞到無法處理那件事。

6. 愛自己

那麼你就會打遍天下無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