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張圖帶你認識情緒勒索:因為害怕而讓步,並不是愛
「因為害怕而持續讓步,換到的只是暫時的焦慮解除,與往後更多的害怕。但並不是愛。」如果你一直以來都讓愛情/親情/工作等等人際關係綁架你的人生,或許你該思考你內心有什麼樣的恐懼,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委屈,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因為害怕而持續讓步,換到的只是暫時的焦慮解除,與往後更多的害怕。但並不是愛。」如果你一直以來都讓愛情/親情/工作等等人際關係綁架你的人生,或許你該思考你內心有什麼樣的恐懼,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委屈,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讀者 Peichun 提問:「最近常常聽到身邊男性友人說自己沒辦法接受享用『女權自助餐』,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樣的話語有一些刺耳,想問問大家對於「女權自助餐」此一詞彙的看法。」
研究顯示,健康的復合會經過三階段:斷聯期、重建期、成長期,如果能趁復合的過程好好溝通,這段關係能走得更長久。
六月同志驕傲月!因為 CC 政治而驕傲的同時,也希望能看見更多「男同志」的樣態。
每天手機滑滑滑,到底從中獲得什麼知識養分呢?這一次,不看腥羶色,我們來學低頭族相關英文用語吧!完全實用還符合趨勢,一起大聲用英文罵罵那些已讀不回的人囉!(推薦閱讀:別總是等待他的已讀不回)
許多動畫裡面都存在一種「追尋」,可能是找尋失散的親人、可能是追尋他在意的那個愛人、也可能是透過冒險和奔跑,找到那個遺失的自己。今年春天,特別為大家整理了五部多年來一直在我心裡面發酵的動畫,讓我們一起找回,心裡的孩子!
遺忘,是為了再次記取(林耀盛,2016);錯過,是希望還有機會相遇。那些擁有與失去、隕落與昇起,像是層層疊疊於星空上的綿延,穿過時間、記憶、口嚼酒、咖啡廳、鄉間的車站、逢魔的時刻、以及每天上不知道來自誰的凝望,我們依然尋覓者,依然在那長長的彗尾中忘記了對方的名字,卻也開始真正記得了,自己真實的樣子。
「只有真正愛自己,生命才能發光發熱。」——露易絲‧賀(Louise Hay)。我們對於平庸往往會找很多的藉口,也許是沒有自信、害怕失敗、怕別人覺得自己標新立異、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或是不知道如何跨出第一步。作者將許多人安於平庸、不敢追尋成功的種種藉口一一點出,並提出具體的建議,讓人們勇於跨出自己的舒適圈。
耐心這項特質應該要每天付諸實踐,用以應對各種情況。我每次一沒耐心,就會回想自己不願屈就接受的那種人生,差點就想要吐。然後我想像著夢想的人生,立刻有了動力可以往前努力邁進。
「不要為了取悅別人去改變自己。會喜歡你,就會喜歡你的全部。不管你身體的性別是什麼,他喜歡你是喜歡你的個性、還有相處的感覺。」小A辣定定地說,為了對方而步步退讓,最後會連一點的自己都不剩,那你還會喜歡自己嗎?
黃豪平和瑋軒分享了他們對全明星辯論會、脫口秀和喜劇的看法,並探討了笑話背後脈絡和動機的重要性。
人選之人——造浪者除了是一部談論幕僚工作的職人劇外,也呈現台灣的政治現象及社會議題。
新海誠新作《鈴芽之旅》於二月在台灣上映,故事以「311 地震」作為背景,講述了創傷療癒的旅程。
必看國片!演員林柏宏、許光漢男男真愛演出,開出好票房,《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5 大金句全收錄
人際關係中,你的交友屬性是像貓還是狗?心理師分析交友盲點,「把人當人看」,才能看懂人性本質。
透過聽書,可以在短時間內接收新知、汲取不同觀點,也能夠了解時事與流行,讓自己成為言談間有內容的人。
含著金湯匙出生,必定走上人生勝利組的道路?看韓劇《人生勝利組》如何描繪貧窮主角與富家子弟交換人生!
Netflix 動畫《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二季報到,這次加入新成員,一家人羈絆又更深了!
這是給大人的童話故事;角色們找的不是失落的寶藏,也不以打倒大魔王為目標,而是渴望找回自己的真實面貌。
2023 年的真人版《小美人魚》的選角,展現新世代更多元共榮的力量,成為一位挑戰世俗框架的愛麗兒!
哈理斯《長大後才聽懂的歌》,深度解析王菲〈紅豆〉。「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難道不也是一種偏執?
過往 Gay 蜜多為陪襯角色,然如今我們可以在媒體上看見越來越多元的同志形象,帶來更豐富的情感故事!
如果把自己和朋友比喻成小動物,會是什麼呢?調皮搞怪的柴犬,抑或是呆萌友好的水豚、或是超可愛的小飛鼠?
「我永遠是原則,其他人都可以例外。」感情中的備胎關係,對於看不到收獲的折磨,究竟還要等待多久?
名校畢業、百大外商工作的人生勝理組也曾跌進絕望之谷。我們該如何從失敗中站起來?如何認知自己的人生?
棉花糖《東京下雨了》送給因為遠距離而分開的你,那個人也讓你一樣感到遺憾嗎?來首海苔熊的「為你點歌」。
日本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為什麼被譽為神作呢?碇真嗣的男主角設定,以「懦弱」引發觀眾將自己帶入其中。
《魔法阿媽》穿越 23 年光陰,來到這裡。專訪導演王小棣,他告訴你:那一代女性,是真的都有魔法!
作家馬欣在《邊緣人手記》深刻自剖童年家變的孤獨、近年照護失智母親的心境,以邊緣人的視角,撫觸生命中的傷痕。
如果憂鬱或焦慮,我們該怎麼幫助自己?如果開始吃藥,如何覺察,才能在外力的幫助下,找回好好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