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總有那種時候,你不確定要這麼安穩地走下去,或繞條遠路,去個你更想去的地方。先問問自己:你追求精彩還是安逸的生活?我們都更需要歸零的勇氣。

長期的異地生活,最令人有趣的一點,就是有機會認識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擁有不一樣生活故事、迥異經歷的國際朋友。在他們身上,有時候能看見自己的影子;有些時候反觀省思;更多時候,我們相互學習。

麗莎是我剛認識,但一見如故的好朋友。和她的第一次會面可說是「不打不相識」──當然不是打架,而是打球。我與麗莎都是網球的愛好者,但在這一對一的運動中,想要找到程度相當、能打得盡興而不用擔心拖累對方的免費球友,著實不太容易。尤其我們都曾在網路社團裡遇過不少有「Yellow Fever(英文俚語,並非醫學上的黃熱病,而是形容對亞洲黃種女性有特殊偏好)」的西方男子,以假藉徵球友名義行親近東方女孩之實、令人退避三舍的經驗,因此,當看到對方貼文誠徵練習夥伴且「限女性」時,兩人一拍即合。

遇見麗莎的第一天,她剛和交往 8 年的美國男友訂婚,才從日本搬來舊金山 1 個月。「太好了!遠距離戀愛實在辛苦。」曾有親身經歷的我打從心底恭喜她。

擁有日本法政大學國際關係學士,麗莎一畢業就加入阿聯猶航空擔任空服員,想趁著年輕拓展眼界。駐紮在杜拜三年,她飛遍世界 60 餘國、上百個城市,體驗各國風情,並在短短時間內便從經濟艙升遷頭等艙組員,領著新鮮人望塵莫及的薪水。卸下空姐職務後,她定居廣州半年,陪伴調到中國工作的男友兼學中文,之後回到大阪辻調理師專門學校,接受東洋料理師訓練,結業後訂婚來到美國......

我內心才正讚嘆於她年輕識廣的精彩人生,麗莎卻接著說:「但現在,我不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即將跨入 30 歲的人生分水嶺,麗莎擔心她的學經歷即便豐富,卻互不相關,難以銜接出一個完整的包裝。認知到空服員並非自己長久志業後,雖然發掘出料理專長,更取得日本料理師認證,但隨即移居美國,多了兩層文化加語言的隔閡,起步看似更難。「彷彿過去幾年時間都白費了!」坐在球場邊的板凳上,喝了口水,她嘆了聲氣。

推薦你看:給出社會已久的你:人生是你的,生活不能控制你

「我能夠理解你的不安。」我忍不住想跟她分享。

我的二十世代,也是在不停地尋找熱情、追逐夢想中一次次翻轉。新聞系畢業後,我成為科技財經雜誌的採訪記者,所屬雜誌轉型數位化時,因為內心一股「還年輕,不想被定型」的想法,在電影《穿著 PRADA 的惡魔》上映的同年,擠進了許多女孩嚮往的時尚雜誌,期間卻也埋入棄筆從商的種子。這個種子因為運氣好,在英國政府獎學金的資助下得以成長。前往倫敦完成時尚產業管理碩士後,我回國踏進精品業玩行銷和品牌,後來,因為無法抗拒的機緣,與朋友們一起投入科技貿易創業。

當時,我以為終於找到想長久經營的職涯定位,誰知半路殺出了程咬金,還成為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另一半。婚後,在輕重權衡下我退出了創業公司,與身為軟體工程師的老公移居世界科技的「零點」(Ground Zero)──美國舊金山,我重新執筆,成為書籍與專欄自由作者。

十年期間,每一次的轉折都經歷了一段破繭而出般的身心掙扎和努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來到每一道轉角石牆前,苦惱著該不該、或著要如何翻牆過去時,「好好的直路不走,這是幹嘛勒?」「年紀不小了,砍掉重練會不會賭注太大?」類似的自問句,就會迴盪耳裡。

每一次,我都擔心前幾年的人生是不是白寫了,卻一次又一次發現,即便踏上不同的道路、翻過新一頁篇章,一些自以為再也不相關的過去某某經驗,總是能有形或無形地幫助了當前的處境。那些經驗,不見得是能完全符合、運用在新生涯的技能,卻或許是一種更成熟的思考模式、一個能解決問題的視角、一項已琢磨培養的習慣、一份人際關係的拿捏、甚至是自我優劣勢的發掘……

換句話說,前後的「經歷」沒有環環相扣,並不代表人生的「經驗」無法相互加乘。相反地,如果我們忽視了生活裡寶貴的體驗,沒能將其吸收、轉化成未來能臨變應用的指南。那麼,學歷與工作經歷也就只是幾句膚淺的檯頭(Title)罷了。

英語裡有一句話說:「Uncertainty is a signpost of possibility」。特別是在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的現實世界中,未來的不確定性,正是未來的無限可能性。收拍前,我問麗莎:「妳最大的熱情是料理嗎?」

「是的。但我沒有資歷,餐廳不願意直接僱用我當廚師。我不想從外場開始做服務生,也不想在廚房備料洗菜好幾年,更沒有本錢和能力自己開餐廳!」她皺著眉望向我,像是發了一記球給我。

「其實,想以料理做職業,除了成為餐廳廚師,還有很多種可能性喔。」我回說。

「妳知道嗎,最近有幾家新創公司,例如 KitchitKitchensurfing,讓消費者透過手機軟體僱用『私人主廚』。廚師在預約日當天準備好食材,到僱主家中做菜,提供私人約會夜、或派對宴客的料理。既然妳有專業,只是缺乏初登場的發揮平台,或許能和他們談談,加入私人廚師陣營?」

「或著,像 Blue ApronPlated,每週提供會員不同的料理菜單,並寄送分配好的食材、附上食譜,讓任何人只要照著步驟做,也能每餐吃得好。也許,妳可以協助他們開發東洋菜單與食譜?」

「再不然,自己在家中廚房開料理教室,教導對日本料理有興趣的家庭主婦或上班族做家常菜,也是一種可能性。像Baking ArtsThe City Kitchen,都是成功的例子!」

不知從哪來的靈感泉湧,我一股氣地追擊。麗莎直視球場草地,思付著點點頭,眼睛都亮了。

延伸閱讀:該不該與生活的現實妥協?你的選擇決定你是誰

「不可能,也可以是無限可能!這是舊金山式精神。」我對她眨了眨眼,揮手告別,結束了我們的首次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