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執行長林奕君專訪,愛,是她創業的起心動念,用劇場跟孩子溝通,用最自然的方法陪伴孩子成長!

一個為孩子造夢的天堂,一個讓親子對話的空間,AM 有如晨光,用媽媽對孩子的愛,共組音樂戲劇的遊戲實驗室。

安徒生與莫札特的創意(簡稱 AM)創立於2010年,那時執行長林奕君剛從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離開,但是她帶著愛樂對音樂多元化經營的理念,希望用她的專業,幫助更多的表演藝術團體做公關行銷。卻因為孩子的誕生,她慢慢將公司的經營重心,從行銷「劇團」轉移到跟親子「藝起玩」,作音樂劇、開繪本工作坊、錄製CD、辦教育營隊,甚至是跨足到電視頻道作青少年節目,不斷創意發想、招募各方菁英,開發各式表演形式跟課程,就是為了讓孩子在形塑思維的過程,不缺少「創意」這個環節。

面對這個多變競爭的時代,教育應該培養孩子面對社會的能力,而她認為「劇場」這個形式,是最能讓孩子發揮創意,培養美感,學習團隊合作,又學會解決問題的好地方!

同場加映:跳脫舞台的表演場域!劇場的多媒體想像

AM 執行長林奕君,從小在父母關愛栽培的家庭中成長,在很小的時候她的音樂教育之路都開始了。高中畢業那年她到英國城市大學念音樂系,畢業後繼續在英深造,就讀文化藝術研究所。從小的音樂學習、多年的海外經驗,讓她對台灣的音樂教育環境,有了想要革新的想法。尤其在她的孩子出生之後,她思考著當年她父母為她做的,她又能為她的孩子做些什麼?她回想小時候,學音樂多半要苦練,而且有門戶之見,跟這個老師學就不能再跟其他老師學,被知道了還會被死當。

但是學音樂該是自由自在的,不該有這麼多的限制,一首兒歌應該有很多唱法,音樂應該可以跟美術、戲劇手牽手,寫音樂的莫札特與說故事的安徒生,就成了她創意發想的來源。

推薦閱讀:「做音樂不要做漣漪,要做石頭」專訪鍾成虎

AM 的兒童音樂專輯「屋頂動物園-爵士音樂專輯」靈感源自林奕君的兒時記憶,她說小時候媽媽很忙,教養孩子的壓力也很大,只要她和弟弟不乖,就會被關到頂樓去。但是次數多了,反而也沒有嚇阻作用,反而成為她跟弟弟一方自由的空間,那裏有花草植物跟動物,屋頂成為想像力馳騁的空間。專輯中,她把我們熟習的兒歌加以曲風上的改編,還將九隻動物,套上九型人格,讓孩子在聽音樂時,更有戲劇角色的想像力。

一般父母看見幼齡孩子在摩擦嘴唇學鯨魚吐氣,一定會為了他噴出來的口水而阻止這個舉動,但是林奕君卻選擇放 Beat -BOX 的音樂給她兒子聽,讓吹氣配合上節奏,四歲的哥哥,現在可是 Beat-BOX 的高手。

她也會在家中教孩子自制杖頭偶,還有燈光的使用,現在四歲的哥哥已經會自己製作 GOBO (透鏡遮光片),會換色紙,還會拉開家中的布簾,從後面打光,自己組織一個小型的皮影戲舞台。就是一個小小的轉念,孩子多了更多與藝術交會的空間,而不是用制式的方法去限制小孩,矯正小孩。林奕君說,只要給孩子工具,教他們使用工具的方法,他們慢慢就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孩子放在一個藝術的環境下,你會驚訝於他們對世界的想像,跟孩子一起動手做,妳更有機會發現你的孩子,不只妳想像的那樣!

AM 的同仁來自各種不同的領域,有學古典音樂的、有曾在森林小學任教的、有文創機構當專案的、有兒童劇團做行銷的、也有藝術教育做開發的,林奕君很重視各部門的創意激盪,因為她知道,這是個不斷改變的時代,商業模式也要不斷更新。她們希望創造一個孩子不被框住的思維空間,一定要從自己內部做起。就像在 AM 的辦公室裏,有一個開放的廚房、原木餐桌、親子廁所、各種材料的手作區、配有鋼琴的黑膠排練場。她們收集瓶蓋、罐子,用各式的紙類畫筆,她們可以在這裡實驗出大人小孩能一起操作的遊戲。

現在 AM 創作重心都放在「家庭」,去年推出的音樂劇「小太陽」改編兒童文學家林良老師的作品,由單承矩擔任導演,將一個平凡家庭的生活點滴,以音樂劇的型式演出唱出家庭的美好。沒有百老匯的華麗排場,沒有明星表演者的演員光環,有的卻是更多對家庭的真誠探討,反映出家庭中不同角色的心情。

因為每個家庭都是一台戲,我們在裡面都扮演了一個角色,首演之際,林良老師與家人坐在台下看戲,林良老師的太太看完後感動不已,很感謝的說:「謝謝你們看見我為這個家所做的」。林奕君說她在成立家庭後,回頭思考她以前跟家人的關係,更深的想恢復與家人的對話,做戲對她來說,就是一種療癒自己又療癒他人的事情。

推薦閱讀:劇場女力姚坤君:溫柔愛自己,是饒了那個無法「完美」你的人

成立快五年的 AM,已經在親子界建立出屬於自己的形象品牌,一個親子可以一起學習,一起玩藝術的地方。但她自剖創業的心路歷程,常常是每天睡前都不知道怎麼面對明天,每天的行政支出、人事費用,手頭的工作忙進忙出,又必須去開發新的案子,增加公司進帳。但對於此,她卻還是很樂觀,既然開了公司,就是要懂得承擔。而且她自嘲有個好處,就是不怕丟臉,不懂的就問,不會的就學,有著跟隨時代進步的新思維,還有接納各方專業建言的胸襟,再加上一顆不怕實驗不怕錯的憨膽,就是她創業的不二法寶。

現在的 AM 也面臨著擴張跟轉型,林奕君也在教學系統化跟因材施教、適時引導的不同路線中評估著,怎樣讓更多的孩子可以有個可以手作玩故事的空間,但流程不至於變得僵硬線性。她也思考著自學方案的可能性、親子空間的經營等,想打造一個更適合親子共學,一起美感體驗的場域,就像當年她的成長,也像她自己想帶給孩子的那樣。

最後問到一個劇場媽媽都必須回答的問題:「妳覺得從事藝文工作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什麼影響?而孩子又對妳帶來什麼反饋?」奕君的回答是這樣。

「因著自己工作的關係,孩子必須跟著接觸很多的人,所以比較不怕生,而且會主動與人接觸,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一般都市小孩比較不常見的。常常接觸音樂、美術跟戲劇,孩子的想像空間也會比較大,面對問題不會只有一個答案,就算是玩樂高,我都會引導他去想,除了把它疊起來之外,還有沒有什麼玩法?讓他學著去思考、連結,去突破現有的框架,找出新的可能性。」

「而孩子回饋給我的是,我真的在他的遊戲跟生活裡,發現創意是無極限的,而這正是台灣教育最缺乏的一環。他們對世界的探索鼓舞著我,讓我更有力量去推動我的工作,推動創意教育,因為我在他們身上看見創意的價值,看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培養的。」

同場加映:親子關係中的角色學習

對她來說,「家庭」就是她創業的力量、創意的來源,也是創作的基礎與創新的源頭。關於家庭的回憶、關於孩子的成長,一點一滴,經由她的經營與轉化,也慢慢開出大片的花朵,歡迎更多的家長帶著妳的孩子一起來玩,一起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