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主播路怡珍對科技的想法吧,他說:「因為科技,我重新愛上新聞播報!」一起來了解吧。

一直以來,我都希望我的新聞播報工作能夠有一個重心:科技。從香港開始,我對科技這塊主題非常感興趣。一開始對我們生活中使用的 gadget 好奇,三星、索尼、hTC 和蘋果,誰的產品依照什麼使用者習慣被設計出來;後來發現公司文化對產品有直接影響,一個財閥式的經濟體、父權、金字塔型的公司,他的產品,絕對不會跟開放式、不以營利為唯一導向的公司產品一致。而為什麼有的公司小而能動,2013年由劉作虎創立的一佳手機,從海外紅回中國;而我們每個人都玩過的貪食蛇諾基亞,神曲鈴聲一夕之間完全消失?

看完硬體的同時,自然會好奇廝殺到眼紅的軟體天下。在中國,微信這種跨越支付、公眾帳號、朋友圈、紅包各式各樣功能的傳奇,還有誰會再寫下?而 Snapchat、Periscope 這種年輕也新潮到不行的 APP 他們擴散的模式為何?這些 APP 一開始究竟怎麼出現在公眾視野和生活習慣中。如果你是矽谷最有名的投資人,你會看到 Yo、Twitter、Dropbox 的潛力嗎?

看完軟硬體,我開始好奇軟硬整合:看智慧型穿戴、看特斯拉、Gogoro、看蘋果的錶怎麼跟飛利浦的電燈連在一起、看百度怎麼會有筷子號稱可以測出餿水油、看接下來我們會喜歡大疆科技拍攝出來的影像嗎?還是我們會喜歡虛擬實的內容?我們又會去哪一個平台上搜索 VR 內容?

這個領域變化非常的快速。曾經以為中國的手機市場爆炸到每個人要買3隻手機,但最新的報告顯示,中國手機成長空間放緩,IDC 發布今年第1季度市場報告,中國手機出貨量下滑,較去年同期衰退3.7%,是6年來首次下跌,但也是這個同一個時間,蘋果擊敗了小米,家國情懷並沒有「酷炫」來的重要,就算在中國也是如此。而當你認為商界邏輯就是銷售和買賣,分享經濟崛起:Uber、Airbnb 甚至中國大陸的凹凸租車都這麼的紅。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可以是別人的,然後在這個循環當中賺錢,在中國,到了2050年,共享經濟的規模可以成長到3350億美元。

這個過程同時非常讓人覺得感動。每次發生地震、天災,臉書(Facebook)幫忙報平安,推播到你的朋友圈;各式各樣的中國社群網路連結公益捐款平台,能動而且公開;而不管對冰桶挑戰我們對它的評價如何,網路串聯了金城武、比爾蓋茲和 Jimmy Fallon,我們也同時聽到了漸凍人的需求。材料的運用,將來我們可以用膠水一樣的東西封住人體的傷口,搶救大量失血;我們可以讓無法走路的人,透過微型機器四肢,重新站起來好好走路。Gates Foundation 的頂尖科學家日以繼夜用更便宜、精確的方式改變檢驗愛滋病的流程,或許,明天進公司,我看到的稿單,就是愛滋病或阿茲海默症,已經找到新的解藥,再也沒有一個大學教授會忘記自己的研究、沒有奶奶認不得自己孫子的名字。

因為科技,我重新的熱愛上新聞播報的工作,我希望當我看到這些資訊的時候,我能夠用最有效的方法,把推動人類生活前進的訊息,播送出去。所以我最近在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把科技的知識補齊,做好、播好科技新聞。

有平板創新的消息:

有 Tim Cook 的行銷法:

有電動車如何稱霸科技市場:

如果你對科技、創業、創新有想法,可以透過我的臉書公開頁面跟我聯繫,可以跟我分享你的新創品牌、或科技如何改變你的生活。科技聯繫了我們每一個人,也希望,拜科技之賜,我們每一個人的距離,能夠再靠近一些,我們的專長都能夠結合更緊密一些,而讓生活變好,這件事情,有朝一日看起來是個嚴肅而可執行的計畫,並不是一句可愛輕盈的口號。

和你分享:鳳凰衛視首席主播吳小莉:寵辱不驚,做新聞要對得起自己

推薦你看:把文字溫度放進你手心!女人迷讀吧給你的六個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