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如果你不是「現在的你」,那麼你會在哪裏?如果拋開所有一切能夠定義「你」的事情,你如何認識你自己?

當導播透過耳機跟我說:「好,今天最後一則新聞…」,我看到熟悉的佈景、提詞機、超大 LED 螢幕、頭上六盞大燈時,心中感覺很複雜。我知道播完了這最後一條新聞,我的時間不會再繞著所謂「黃金時段」運轉,我不需要每天坐在梳妝台前花上一個又一個小時,上層層疊疊的妝;或許每天賴床時,還是習慣用手機點開新聞瀏覽,但卻不再需要用聲音播報出來。

連只是稍稍稍微「想過」要離開這個讓許多女孩夢寐以求的位置,對我來說都很不可思議;更何況我還真的做了。如果有另外一個我,更穩定、更乖巧、更知足,那個我一定會覺得我是白癡。「紐約有什麼?你怎麼可以!」那個我會跺腳、會大聲叫囂。

可惜我並不乖巧,我騷動不安,每晚創作時,覺得自己從裡到外,蒼白而饑餓。我看不明白無止盡的政黨口水戰有什麼意義,同樣我也很恐懼,自己變得自大自私,停在原地,沒有進步。

我知道很多跟我一樣年紀的人,有人剛剛從Parsons畢業,鬼才的設計理念進了芝加哥最好的建築事務所;有人剛從蒙古固完沙回到城市,晒得一身黑,卻有我看過最美的笑容;有人創業降低聽力檢查的成本、有人剛從孕育創業的溫床矽谷回到台灣…,這些例子不勝枚舉,都是台灣人,都是我的年紀。「那你呢?你在幹嘛?」這個頭上長出尖角的我,拿著三叉戟質問我自己。

他們的故事:【紐約獨家專訪】躍上時裝週的台灣新銳設計師吳日芸


photo by:Philipp Henzler

2014年秋天, 我又一次離開台北,拖著超大紫色皮箱,來到紐約。計劃是:我給我自己和紐約100天,再一次,我想知道我還有什麼在裡面,還能做到什麼。

我脫掉高跟鞋,走在城市的街道,揹著超級大包包,每天專心看展上課、聽講座、喝咖啡。我約了一個又一個業界傳奇,都是台灣人:從彩妝、計量金融、高級時裝、到電影製片、再到室內樂、科技、創業圈......,我想用心記錄這些人奮鬥的臉孔,不管多曲折、多心酸,最後站上了國際舞台發光,作品在世界流傳。除了記錄他們,我更想被啓發。我開始做記錄,一天為一單位,細節寫在路主播紐約現場

推薦閱讀:紐約時尚圈裡的台灣女孩:學會為夢想轉彎

我想看的是,這個100天過去,最後會讓我看見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我們為什麼要旅行?變換時空?變換居住的地方?陌生的街道和空氣濕度、連大眾交通工具都很難上手。語言不同、朋友不在身邊,孤單和寂寞是每天睜開眼,最先察覺到的親密夥伴。但是每一天,還是有大批的人堅持這麼做:離開自己的辦公桌、原生家庭、學校和社區,離開那些可以定義你的坐標系統,然後把自己拋到一個陌生的場域,重新把「我是誰」的坐標再次架設起來。(同場加映:定位你的人生

「什麼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什麼是幸福感」、「金錢的價值」、「我真正想做的工作」、「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最根本的問題,當我們在同一個坐標系統裡,跑出來的答案總是一模一樣,大部份,跑出來的答案都不夠好。

推薦閱讀:給自己的情話:追尋最想要的生活

於是我們咬牙,強迫自己接受恐懼感,跳開舒適圈,原因莫過於期待找出更新更好的自己,活到自己理想的生活。這就是是我展開旅行,生活在不同城市,結交不同朋友的最核心的原因。我知道我們身體裡,一直都有自己不知道的潛力,都有一個理想的自己還沒生長完全,而新的環境,是這個「進階版自己」的催化劑:我們可以不一樣,更能當自己的朋友、更有辦法愛人、愛我們的環境。這個信念過去帶我到了韓國、越南、無數次的西岸、上海、北京,和現在我在的地方--紐約,

時差的關係,第一天抵達紐約公寓時,清晨五點多我就醒來了,睜開眼睛,我看見照亮大蘋果的一道曙光。瞇著眼,我想我看到的是一個新的開始,不會容易,有很多工作要作,而且是一個很私密的旅程,但核心的概念是,我想一輩子都這樣相信,每個人,包括你包括我,都有更新更好的可能。那道曙光是個提醒,提醒我們要日日新、又日新,永遠保有進步的熱情。

推薦閱讀:給自己學習的機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路@紐約下城

路主播在紐約的點點滴滴,都在路主播紐約現場(也期待之後她在女人迷的主播專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