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如何打破網路謠言、幫助自己和別人一起破除迷思呢?來聽聽學者的說法!

你受夠網路上老是傳來傳去各種學者專家背書的錯誤文章了嗎?英國心理與認知學者史戴福特(Tom Stafford)就要教你怎麼破解四處流竄的謊言和迷思。


你說一套,他說一套,究竟誰說的才是對的?Photo credic: Marc Wathieu

如何終結流言

BBC 報導,每個人對世界都有自己一套看法,但是,如果這些看法中其實存有錯誤的見解時,我們又該怎麼辦?

共同著有《流言終結者手冊》一書的澳洲學者史戴芬(Stephen Lewandowsky)和庫克(John Cook),他們倆人透過實驗方式找出能打破迷思,改掉他人錯誤想法的手段,例如他們就以氣候變遷或演化論當作實驗的課題,他們所談到的方法也適用在睜眼說瞎話的人身上。(你該知道:偽醫學文章流竄!小心錯的網路資訊傷害你的健康

用錯方法讓人更固執

兩位學者先談到一般指正他人時會招來的「反彈效應」(backfire effects),也就是說,當我們直接說某人的想法有誤時,這樣只會加深他們對自己想法更深信不疑。舉例來說,史戴芬和庫克讓受試者閱讀和他們想法牴觸的報紙內容,當中談到稅改、大規模毀滅武器等等,結果,這些受試者們的想法都未改變,反而更加深信自己原來的想法。

此外,當人們覺得眼前和他們說話的人沒有甚麼好相信的理由時,他們的「反彈」態度會更強烈,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講到人類引發氣候變遷的話題時,往往是受過最多科學教育的學者最會懷疑他人說法。

推薦你看:高含氧水,是養生長壽的新選擇,還是另一個缺乏涵養的偽科學?

我們每天接受大量資訊,當中也包含許多不正確的資訊,如何讓自己保有開放的心態是關鍵點。

不是塞入正確答案就好...

諷刺的是,想要了解人們的「反彈效應」時,也代表你必須先解除自己腦袋中的錯誤想法,史戴芬和庫克就解釋,不少人認為,錯誤想法者無法被改變,是因為人們和他們溝通不足才達不到說服目的;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人們覺得為了讓對方相信正確說法,只要讓持有正確資訊的那一方把訊息「塞入」到溝通中,填補「不足」處即可,但是,改變信仰並不是這麼運作的。

其實,人的心理因素中有幾項會影響我們怎麼處理接受到的訊息,也就是心理狀態會影響我們怎麼看已經深信不疑的事物、影響我們該相信誰,以及影響我們該如何記住事情。想要破解錯誤迷思的人,就必須從這樣的心理特質著手。

提供「替代性的解釋」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澳洲兩位學者所發表的《流言終結者手冊》(the Debunking Handbook)裡面談到幾項論點,

1. 簡單易懂的迷思比複雜難解的事實更吸引大腦

2. 對固執的人提出和他想法完全相反的論點時,會讓他們更堅持原本的觀點

3. 當你想破解錯誤迷思時,你會在對方的認知中形成一個「鴻溝」,這就像是他原本相信的迷思被拿走留下了一個空位,此時你還要再填入新的訊息進去

深信最先接收到的資訊

​學者何瑞恩(Hollryn Johnson)以及柯林(Colleen Seifert)就進行實驗,找出怎麼說服大眾的好法子,他們先請受試者聽一段新聞播報,內容是有關一處廠房發生大火,接著他們再請這些受試者們回答他們從播報中聽到的相關問題。

推薦你看:1句話,立刻說服他:順利溝通的三大技巧!

部分受試者被告知,瓦斯氣爆是因為靠近瓦斯桶的衣櫃有電線短路所引發,有趣的是,當受試者稍後被告知起火原因不是這樣,因為衣櫃中沒有物品時,他們還是相信一開始聽見的衣櫃內電線短路的說法。

證據加強說服力

學者接著又進行另一項類似實驗,不同的是他們這次提供了可信的解釋給受試者,也就是他們告訴受試者火災現場發現人為縱火跡象,這時受試者們才開始接受原本以為的瓦斯氣爆是錯誤的資訊。

用可信合理的解釋破解流言

​澳洲學者史戴芬和庫克認為,這些實驗顯示出當我們想和人爭辯正確的資訊時,其實反而會加深他們對錯誤資訊更深信不疑,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破解謊言時,方法沒用對可能會變成不但沒有說服對方,還讓對方更加堅持錯誤迷思是正確的。

說出影響力:簡報內容要快狠準

他們提出扭轉迷思和謊言的作法,那就是提出具有「可信度的選項」(這也表示你個人是相信這些選項的)。另外,如果你今天會談論到一個有誤的迷思時,記得先提醒說話對象接下來說的話是不正確的。

兩位學者提出的打擊迷思做法,適合讓每個人都記在心中,當你發現自己深信大家都不相信的事物或是觀念時,試著用學者的破解法來思考,吸收其他可信的資訊吧,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How to debunk falseh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