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音樂人蘇子茵與我們分享她的跑步起點,以及她如何在「跑步」這件事上悟出另一番生活滋味!

 

在我的成長過程印象中,小時候因為念音樂班的關係,大部份的每日日常行程幾乎都是起床、上學、放學、回家、練琴、寫功課。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頂多就是一年大概會發生個一兩次的同學生日會或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記得第一次到電影院看電影已經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了!卡通的話大概是一年三次的奢侈娛樂,對於當時小小的我來說。然而,這麼忙碌的小孩行程裡,除了學校活動課業與練琴之外,我的生活還充斥著什麼呢?

延伸閱讀:大人!還給孩子們需要的童年和旅行

『父親牽線的跑步緣起』

小學的時候,我的家人在我練琴之餘經常帶我去看各種音樂的表演。三年級的某ㄧ天,我們一如往常地去國家音樂廳看表演,記得是一場小提琴獨奏會。結束以後,我記得我的父親的觀後感是,“這些演奏家演ㄧ場獨奏會都要站這麼久耶,一站就是兩個小時,一般人怎麼承受得了!” 這時父親腦海裡浮出了一個新計劃,當時的小小我還不知道父親心裡在盤算著什麼。在那之後的一個禮拜,有一天放學父親來接我,接著就帶我到臺北市立體育場的田徑場,我有點不解父親帶我來這裡做什麼。這時父親說,“演奏家在台上要站這麼久還要聚精會神的演出,除了音樂要好之外,體力更是不可小覷。” 往後的時光,每個禮拜父親會帶我來田徑場跑個兩三次,從五圈開始慢慢上加,大概加到二十圈。一天我一如往常跑完了那天要跑的圈數,結束的時候,一位伯伯跑來跟我和父親講話,“小妹妹,我看你常常來跑步,要不要跟我一起跑?我帶你跑!” 我看看我父親,我父親看看他再看看我,然後說,”好啊!反正我站在這邊也是幫他計時看他跑,所以她可以跟您跑當然好!” 就這樣,我正式開始我的慢跑人生。那一年我小學五年級,130-135 cm,約莫30初 kg。(推薦閱讀:女人女孩,讓跑步給妳力量

『我的跑步教練 - 賴文良先生』

他是賴文良,是我的慢跑啓蒙教練,也是我的貴人。賴桑(我都這樣稱呼他)不只是一位愛好跑步的長跑健將,更是長青越野障礙賽五十五歲到六十五歲組的全國紀錄保持人。往後的日子裡,每個禮拜我們相約在市立體育場田徑場跑步,從熱身、調息、規律步伐、提高效率的跑步姿勢等,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正確的跑步以及避免運動傷害。田徑場傍晚放學後的時段常有固定練跑的族群比如育達商職的長跑隊,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的叔叔們等等,他們都叫我“那個跑步的小妹妹”。跟著賴桑跑了兩三個月以後,有一天他問我,“你準備好要參加妳人生中第一個路跑了嗎?要能上路跑參加比賽,讓妳有個目標才更能持續你繼續跑下去的動力。” 就這樣,我報名第一次的路跑。還記得跑的是故宮外雙溪那一帶的路段,中間有小爬坡上山再折返。第一次路跑的感覺在印象中有點累,畢竟平常練跑都是跑平地,上了坡就覺得比較累。不過意外的第一次路跑就拿到我的年齡組裏面(小學不分男女組)的前十名,而前九名都是永和秀朗國小田徑隊扎實訓練的原住民小朋友。爾後每每有路跑,賴桑就會帶著我報名參加。

推薦閱讀:讓自己開心動起來:一起瘋路跑吧!

『原來這是所謂的,“練跑”!』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兩年一過,我升上國中,就讀師大附中國中部的音樂班。入學後的兩個禮拜,我注意到一件校際事件,就是一年舉辦一次的校園迷你馬拉松:男生組 5.5 km,女生組 3.5km。那年我國中一年級,身高147cm,體重38 kg。我告訴賴桑我想參加這個比賽,他很高興我跟他分享這個訊息,我們開始為短距離的長跑做練習。那年的比賽我站在起跑線上,由於當時嬌小的身形,被大夥兒從起跑線往後推,“妳這麼小個兒又沒機會,不要來佔起跑線的位子!” 跌破大家的期望,我拿到了國中組冠軍。那也是我第一次在音樂以外得到些許所謂「成就感」的一個片刻。第一名147 cm 高,第二名174公分高,第三名170公分高。領獎台上,畫面格外好笑。

隔年校園馬拉松賽事又來到,這時賴桑板起臉孔跟我說,“去年大家都不知道你,好好的練習你就拿了第一名。但今年不一樣了,全校都知道你這個會跑步的小個兒,所以抱著比賽心情來的人就會跟著你跑。如果今年還要比這個比賽的話,就要開始來練配速!不然你旁邊人跟著跑,一起衝的話肯定會亂了腳步!” 我一頭霧水,“什麼是配速?” 賴桑,“我們要來練你步伐的速度的規律性,讓妳的腳習慣什麼樣的腳程速度就是跑什麼樣的速度。我希望你可以練到4分鐘一公里的均速,所以我們得有多種練習。
1. 跑 400 公尺走100公尺;400 公尺需要在96秒的時間完成,所以每100公尺定速24秒完成。400公尺跑12趟。
2. 跑200公尺走100公尺;200公尺需要在42秒的時間完成。200公尺跑18趟。
3. 跑100公尺走100公尺;100公尺需要在18秒完成。100公尺跑25趟。”

同場加映:你真的愛路跑?不能錯過的世界十大馬拉松

記得當時我聽到這段話的時候很開心,想說怎麼這麼好,跑一下就可以休息走一下,簡直幸福!不過這個雀躍的心情沒有持續太久... 

第一次我們從400公尺的練習開始。記得跑前面四五趟的時候覺得新鮮有趣、輕鬆自在,眉開眼笑。到第八九趟以後,開始覺得肚子充血疼痛,在100公尺走路時刻期間,我已經開始兩手撐腰彎著走路。這時賴桑說,“不能越走越慢,這也是配速練習的一部份。痛要撐過去,撐過去下次就不會痛了,跑完才能休息。” 第一次配速練習完,心中真切地有“上了賊船”的感覺。後來的200公尺與百米訓練,速率更快不外乎是更大的磨練。連我嚴格的父親都曾幫我跟賴桑說情,“她明天要月考,今天不能跑太久...” 而賴桑的堅持,讓我在短期的三個月內體能大大提升,能夠穩健的配速四分鐘一公里。很順利地,我再次的拿下第一名,並且突破了全校國高中雙組的紀錄。但回想起過去三個月的訓練,真的堪稱是嘔心瀝血絲毫不違過。

延伸閱讀:林義傑X張家哲X范逸臣的跑步哲學:人生像馬拉松,選擇平路就看不到美景

在那之後不久我出國唸書,少了賴桑在左右,我漸漸地放下了跑步的習慣... (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請期待下次分曉!下篇會分享我如何因為工作勞累身體變差,於是決定再重回跑步以及如何慢慢提升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