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時尚裡,豹紋、爆裂紋是歷久不衰的圖騰,金褐底色襯上深咖與墨黑的點狀 pattern,或者是在金屬色裡隨機透出粗細不一的暗色線條,於辛辣裡帶伴上一些 Wild 味道已然是時尚辣妹的正字標誌,都是推崇一種隨機、碎裂之美。不過,你可曾想過,這種美其實不必然就是 sexy & wild,它,其實可以很「東方」?

 


 

若說要把這種碎裂之美發揮到最極致的現代運用,當屬故宮晶華(是的!就是在故宮旁邊、常常辦喜宴的餐廳),以現代流行的簡練幾何形為設計風格的故宮晶華外觀,又有古典風格因素,如沉如檀木的長框玻璃,與透著翠綠色澤的線條交織成的窗櫺。故宮晶華本身便交織著現代與傳統的美感,更與周邊古典宮殿建築和諧共存。夜晚在黃色燈光映照下,以朦朧中帶雍容之姿與其他建築並立;白晝時,碧綠窗櫺的紋路透過玻璃與日光交錯,又是另一種風情,反映故宮既為傳統藝術菁華之所聚,又不排拒最新的時尚美學。

 

這種佈滿整棟建築物的窗花被稱為「冰裂紋」,常見於中國的建築和傢俱,走訪故宮晶華內部一遭,只能說:冰裂紋無所不在。冰裂紋有甚麼來歷?為什麼建築師對它情有獨鍾呢?

 

其實把冰裂紋佈滿整個空間的創意,在過去就有相關的例子。明代李漁留下了教人怎麼把書齋牆面佈置成冰裂紋的方法:先以深褐色的紙糊壁作底,然後再取豆綠雲母色的紙隨意剪裁成零星紙片,並隨機貼在壁上,這樣紙片的接縫就會露出底下的深褐色紋路,你就可以享受被滿屋子冰裂紋包圍的效果。李漁還特別提醒,剪紙的時候,最好是多角形的,千萬不可變成圓形的,否則感覺就不對了!

 

 




 

 

「冰裂紋」是怎麼來的?

 

雖然顧名思義,它是以寒冰上的裂痕為比擬,不過冰裂紋原指瓷器釉色上的紋路,也就是所謂的「開片」,一般是針對青瓷而發,如最為人所知的、帶有冰裂紋的即汝窯的瓷器。明代高濂《遵生八牋》在談到宋代宮廷瓷器時便指出:「官窰品格大率與哥窰相同,色取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此時人們對於宋代宮廷燒製(或者委託燒製)之青瓷的鑑賞,不僅重視色澤,還重視紋理,有著種種細膩的分類,冰裂紋則是最美的一種紋理。隨著器物不斷地在生活中被使用,如飲茶,這些裂紋變逐漸地被染成深褐色。當然也有人直接塗上墨汁,以最快的方式讓這些冰裂紋變得明顯。

 

從以上相關的紀載都是明代人留下來的狀況來說,聰明的妳或許也可猜到明人對於冰裂紋似乎有種特殊的情愫。實際上,明人的這種情感在17-18世紀引發為一股潮流,不僅瓷器,舉凡家具、門扇、乃至於文房中的壁紙、書籤、墨臺,甚至是庭園中的外牆、步道,都能見到以冰裂紋為發想的運用。

 

冰裂雖源自將陶瓷上的裂紋比擬為寒冰上的裂紋,不過隨著人們對其愛好,而演變成為一種可以獨立欣賞的對象,更進一步結合了其他相近性質的圖案,塑造出一種新的想像,如結合了冬梅的冰裂紋,衍伸出帶有冰清玉潔意味的冰梅紋,隨著陶瓷貿易遠播至外國,如歐洲;或者在另一個國度有了新的發展與運用,如日本和服上所見的冰楓紋。

 

透過冰裂紋這種既簡單卻又應用廣泛的古典紋樣,我們可以看到現代時尚界如何得以從古典藝術中汲取養分,也能看到東、西方對於相似形式所演繹出的不同的美。下次當妳想實踐這種碎裂風尚時,除了套上豹紋外套、踩著爆裂紋高跟鞋,還可以配上有冰裂紋的瓷器或玻璃杯,也聰明地知道這帶著看似東方古典風味紋樣的器皿,其實超流行的!





參考來源:
謝明良,〈晚明時期的宋官窯鑑賞與「碎器」的流行〉,收於氏著,《貿易陶瓷與文化史》(臺北:允晨文化,2005),頁361-381。(原載於《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論文集,2002)

圖片來源:【
pic1 / pic2 / pic3 / pic4pic5 / pic6 / pic7 / pic8 / pic9 / pic10 / pi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