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手帳卻不知道如何持續嗎?本篇文章教你用 MVP 覆盤法,把「寫下的痕跡」變成「前進的地圖」,讓手帳真正陪你成長。
哇!時間來到九月了,日子咻一下,一年已經過去一大半!
我想起 2018 年第一次去打工換宿時,體驗到一句話:「時間很慢,日子很快。」
那時候的我,每天在海邊看日出、打掃、做簡單的工作。時間雖然過得很慢,但回到日子,卻發現半年一轉眼就過去了。這句話後來陪伴我很多年。因為它提醒我——如果我只是忙碌地往前衝,日子會像沙子一樣溜走;但當我願意停下來回看,去記錄、整理、反思,日子就會留下重量,而不是空白。
從「寫滿一整本」到「看見自己」的轉折
我一開始寫手帳的第一年,幾乎全部是空白,不確定什麼要寫,好像書寫就需要有一個意義,或是只能留下值得紀錄的事件或學習。直到我開始練習「覆盤」,我發現定期停下來翻回手帳、重新整理,我才意識到:
原來我一直在進步,不管是小習慣的養成,還是職涯上的選擇;
原來有些讓我焦慮的事,半年後看回去,其實早就走過;
原來紀錄不只是留下軌跡,而是可以變成一份行動指引。
同場加映:手帳是什麼?寫手帳不難!5 個手帳寫法推薦,帶你快速認識手帳用途
發現自己原來比想像中更勇敢
我最明顯的感受是:我開始更有節奏感地生活。不再是日子推著我走,而是我可以決定哪些事要留、哪些事要放下。
- 在卡關的時候,覆盤幫助我找到能延續的模式,也讓我看清該停下的方向。
- 在猶豫的時候,它幫我整理出優先順序,不會被太多「該做的事」淹沒。
- 在迷惘的時候,它給了我信心,因為我能看見自己其實已經累積了很多。
有一回我運用 MVP 覆盤三步驟,進行回顧去年上半年,發現自己完成了 50% 小目標。這個數字雖然還沒有達標,但卻讓我安心,因為代表我其實走在自己在乎的路上。
同場加映:你懂覆盤嗎?人生與工作,都需要回顧、評估、分析、總結
MVP 覆盤三步驟,讓紀錄不只是痕跡
經過多年覆盤下來,我的方法很簡單,主要分成三步:
一、回顧紀錄(Mirror):找出模式,確認哪些行為值得延續與微調
日常中,我會使用 Habit Track 來記錄我的能量狀態,習慣養成;運用週記事記錄事件發生的想法;每季或每半年,我會翻翻手帳,為自己寫下 3~5 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件,然後會再進行分類,通常會有:成就、困境、日常亮點。
二、提煉洞察(Visualize):辨識關鍵行為、找出低效/拖累的策略
接著我會問自己:
- 為什麼這件事會讓我印象深刻?
- 它帶給我什麼情緒?
- 這段經驗提醒我什麼?
- 哪些行為值得延續?哪些正在消耗能量?
透過這些提問,我常常能看見自己其實比想像中更勇敢,或發現原來某些小習慣正在默默支持著我。
三、重新設計(Plan):設計下一步行動,為未來提供新指引
最後,把這些收穫轉換成一個具體的行動或原則。行動要小到「今天就能做得到」,原則則像是一句提醒,陪著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
例如:
- 行動:每週一次把手機放下 2 小時,專心陪伴家人。
- 原則遇到選擇時,先問自己「這是不是我在乎的事?」
我常常提醒自己,覆盤不需要寫很多。而是一段經驗,能整理出一個原則、一個行動,就足夠有力量。
經過多年覆盤的練習,我的手帳本成了指引方向的地圖。它幫助我在混亂中找到秩序,在忙碌裡記得停下來;在快節奏裡,仍保有自己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