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這樣嗎?買了手帳卻不知道怎麼寫、斷斷續續無法持續?分享 5 個經典手帳書寫格式,幫助你建立習慣、時間管理,讓日常變得更有掌控感!

上一次,讓自己靜下來和自己對話,是什麼時候呢?

剛開始使用手帳時,我把它當成時間管理工具:寫待辦、規劃進度、整理學習筆記。

直到開始使用小 P 本,我才慢慢感受到手帳帶來的不同。每一年的獨特頁面主題設計,不單只是安排計畫,更像是一種訊號,提醒我在忙碌之間停下來,去覺察: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我在乎的是什麼?

在職涯諮詢的過程裡,我也常遇到個案有相似的情況。很多人都很努力完成任務,有時是因為忙碌工作、使命必達,完成的是別人的期待;有時是想「做自己」,卻又不確定什麼才算是做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在乎什麼。而手帳,對我而言,正好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練習工具。

今天,我想來分享最愛五個經典頁面,分別是:Habit Tracker、Yearly Planner、Weekly Planner、目錄頁,以及年中/年底覆盤。

Yearly Planner:先放進最重要的事

在年初,我會打開 Yearly Planner,先把已經確定的旅行計劃、重要專案、朋友的聚會日、家人的紀念日一一寫上去。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一整年最值得守護的時間」。

這一頁對我來說,是提醒我不要只被工作佔據,而是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人事物,也是一個很好關照年度工作量能的一個經典格式。這也正好呼應 2026 年的主題 「Time to Make Space」——先替在乎的事騰出空間,再安排其他事情。

同場加映:年度回顧比目標設定更重要?5 個提問助你整理過去、迎接新開始


圖片|2026 play with time 手帳

Habit Tracker:看見日常的積累

我經常用 Habit Tracker 來記錄每日的工作量、每週運動、閱讀,甚至是「感到被愛」。這些細微的紀錄,讓我能隨時看見自己的能量狀態,提醒自己何時該加快腳步,何時該停下來休息。

還有,我最喜歡的貼心設計是「情緒曲線圖」,這是我使用兩年下來記錄下來——用最簡單的方式,看到日常累積,看見能量高低的來源,並學會調整自己的節奏。

同場加映:為什麼習慣無法持續?習慣養成失敗怎麼辦?比起意志力苦撐,快樂持續更重要


圖片|2026 play with time 手帳

Weekly Planner:陪伴日常,也整理情緒

這是我最常打開的經典格式。除了安排每週的行程和待辦,我也會透過不定期的書寫,回顧自己這一天、這一週,這一個月是否被「有毒的事情」影響著,或是有哪些快樂的事。透過慢慢梳理情緒,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也為自己充電。

也不少人分享,他們用 Weekly Planner 寫「三件感謝的小事」,有人則當作工作任務總覽或是學習筆記。

同場加映:365 天與快樂同行的秘密!培養「感恩習慣」的 6 大重點,看見生活的美好


圖片|2026 play with time 手帳

年中/年底覆盤:帶著力量前進

每到年中、年底時,我會重新對焦未來目標。我在小 P 本學習到的「覆盤」很不一樣,除了引導理性檢視上半年或一整年,更引導你看見過去哪些片刻時光,是如何長出現在的自己。這樣的回顧,總能帶著自己繼續前進著。

  • 哪些努力值得慶祝與保持?
  • 有沒有什麼應該停止,因為它正在消耗我的能量?
  • 下一步,我想開始什麼新的嘗試?

這樣的提問,讓我看見自己的努力、突破與亮點,也幫助我把混亂的經驗轉化為更清晰的行動策略。

同場加映:你懂覆盤嗎?人生與工作,都需要回顧、評估、分析、總結


圖片|2026 play with time 手帳

目錄頁:把日子寫成一本書

對我來說,目錄頁像是寫一本屬於自己的書。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翻翻過去的書寫痕跡與對話,這些頁面通常在 Weekly Planner 或是空白頁面中,寫下一些關鍵:挑戰、旅行、轉折、里程碑、反思轉化,或某個重要的瞬間。

我會在目錄頁留下標記,這也是 小 P 本很有魅力的地方,就像打開一本屬於自己的書,每一頁都承載著故事。

同場加映:【真實手札】書寫自我覺察日記,與自己對話,探尋內在的聲音


圖片|2026 play with time 手帳

小 P 本帶來方向、習慣、日常、反思、故事

對我來說,小 P 本的這五頁是陪伴。它們分別帶給我:

  • Yearly Planner:釐清方向
  • Habit Tracker:養成習慣
  • Weekly Planner:陪伴日常
  • 覆盤頁:反思與成長
  • 目錄頁:把日子寫成一本書

我也慢慢藉由 小 P 本學會要留時間給自己。當打開手帳時,希望它也能成為你安心、動力與自我靠近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