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兄妹》被稱為是一檔不會有人心碎的戀綜,和手足一起上節目找尋真愛的設定,讓參與者們在這裡無論如何,都至少被一個人愛著。值得注意的是《戀愛兄妹》不只談愛情,還談親情,隨著家庭敘事的展開,觀眾也能從中看見原生家庭,如何可能影響一個人的親密關係。

韓國戀愛綜藝又有新題,過去你看過《單身即地獄》展露人類原始慾望;《恢復單身的男女》演繹熟齡戀愛;又或是《換乘戀愛》中交纏的新舊緣分。

這次,《換乘戀愛》前 PD 以「和你的手足一起上戀綜」為題,發展新型態戀綜《戀愛兄妹》,參與者會和手足一起參與節目錄製,除了找尋自身戀情外,還要為手足發展新緣分。

相較其他戀綜,《戀愛兄妹》不只提愛情,還談親情,開誠佈公地談。節目用一條不能暴露親屬關係的設定,讓戀綜常見的雌、雄競局面,成為不必要,少了戾氣多了溫情,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因此能被更細膩的處理,觀眾也從中看見原生家庭,如何影響親密關係的成形。

同場加映:《換乘戀愛 3》東振愛情長跑十三年為何選擇離開?犧牲型戀人的你,這次要為自己而活!

戀愛兄妹
圖片|《戀愛兄妹》

龍宇:被迫長大的小孩,只是假裝不需要情緒

在四對手足中,最讓我疼惜的,當屬龍宇。

龍宇來自父位缺席的單親家庭,母親賺錢養家的同時,和妹妹珠妍相差十歲的龍宇,自然一肩扛起照顧妹妹的責任,龍宇曾說,「照顧妹妹不是工作,而是生活、義務」,媽媽也說「比起我,龍宇更擅長換尿布、餵牛奶。」

在家庭互動中,龍宇從小就承擔照顧妹妹的責任,基於體恤父母,學會隱藏情緒,成為被迫長大的小孩。

然而其實在妹妹出生時,他也不過十歲,是還需要被關照的年紀,但龍宇卻選擇隱藏,於是沒有人能看見其實他還小,其實他還有被看見、被照顧、被關心的需求。

龍宇的這份懂事,為妹妹撐起溫暖成長的環境。也因為有哥哥在,妹妹才得以長成開朗的模樣。

在妹妹眼中,哥哥的情緒穩定,不哭泣也不生氣,長大後妹妹才了解龍宇不是沒有情緒,相反,正是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不能有情緒,所以才假裝自己不要。

《戀愛兄妹》
圖片|《戀愛兄妹》

龍宇、初雅的愛:逃避型依戀的我,想愛你卻又害怕期待

可假裝卻治標不治本,兒時經驗根深蒂固地影響一個人對親密關係的想像,就像掩埋傷口,某天當有人踩到那塊被你埋藏的好好的,以為沒事的痛,心裡某一塊又被翻起,告訴你腦袋努力遺忘沒有用,因為身體還記得。

在節目中龍宇被初雅吸引,兩人穩定進行約會,即便龍宇因節目要求,而與其他女生出門約會,但在發送心動簡訊時,依然堅定的選擇初雅。

就當兩人有進一步親密的可能時,龍宇卻突然止步,懷疑起自己的選擇。有人因此說,龍宇在女生傾心時就改變態度的行為是渣男,但事實上人際關係中的反轉,正來自於個人潛在的依附模式。

童年時期,龍宇所能依附的對象(父母)不在身旁,而難以滿足基本的認同、照顧需求,長期處在沒有回應,不被看到的世界,很多求助無用的身體和情緒記憶,都是龍宇的切身體會,因此形成迴避的依附型態。

久了,他習慣把情緒,連同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想法藏起來,對於親密關係,採取不期待以避免受傷的態度,於是你會看到在剛與初雅相處時,龍宇其實很快表明不要期待的立場,那是他的自我防衛,也是避免他人受傷的作為。

但這不代表迴避型依戀者就不渴望親密關係,相反,正因為沒有過在關係中被看見的體驗,所以他們渴望,但害怕的情緒似乎更大。

恐懼某人對自己而言成為特殊,害怕的情緒赤裸裸地展現時,他們只能選擇保護自己,選擇暫時不想讓任何人成為特殊,暫時不讓某個人站在那個可以輕易傷害你的位置。

因為只有不讓他人靠近自己,才不會引發內在的不安與恐懼,但這拘束自己的行為,卻因此可能把所愛之人推遠。

猜你想看:逃避創傷、焦慮人格如何自我療癒?心理師:正向看待自己,你的存在就是生命最美的見證

戀愛兄妹
圖片|《戀愛兄妹》

《戀愛兄妹》:在親人的目睹下與人相識,我們都不會心碎

致所有如同龍宇,感受到想愛卻又害怕,兩種相互牴觸的情緒,心情會是複雜的,你此刻的困惑也是正常,倘若你如同龍宇一般,嘗試半掩著心扉,讓人靠近,與人對話,那便已經擁有一半的勇氣。

至於另一半相信自己能被愛的勇氣,便是我祝福你能逐漸長出的。

在擁有完整的勇氣前,也許不被人理解,甚至你也不能對此釋懷,但請記得家人,或身邊的朋友會是你最好的支持。

如同龍宇在面對複雜情緒時,妹妹珠妍堅定的相伴一般,而這也正是《戀愛兄妹》為我們展示的——手足間輕盈而溫暖的親情。

愛有千萬種組合方式,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有愛。

總有一天,你會擁有完整的勇氣,心有所向,沒有慌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