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國外闖蕩的人們來說,也許故鄉早已不是自己的出生地,而是那些豐富的回憶所在。然而身處陌生環境,疼痛、眼淚似乎不可避免,三招伴你走過憂鬱,原來生命裡的小勝利,也值得我們慶祝!

詩人向陽曾經說過:「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在國外闖蕩了這麼多年,故鄉早已不是自己的出生地,而是那些豐富的回憶所在;不管是強迫自己不要忘記那些達成目標瞬間的成就感,亦或偷渡來,腦海不斷提醒自己並不是完美的挫折傷痛。

而「自我介紹」也隨著自己身處的地方,做過了多次修改。在羅徹斯特新生訓練時,我站起身來向全班同學驕傲地說:「我來自台灣。」

搬到紐約市工作面試時, 我向面試官解釋:「我來自台灣,但我剛從羅徹斯特完成學業。」到外州會見客戶時,無須特別自我介紹,你在客戶心中就是從紐約來此拜訪的查帳員。

剛剛搬到瑞典後與同事自我介紹時,為了避免過多的問題,我直接說:「我來自紐約,但我是台灣人。」

與盧森堡同事交談時,被問到自己的背景,自我介紹則開始變成了一小段故事:「我是台灣人,來自斯德哥爾摩,但我是從紐約辦公室調過去的員工。」

來到瑞典過了近六年,現在的我只要有人詢問,我的答案又回到了最初:「我來自台灣。」

這麼多年過去,我幾乎四處都可以為家——只要我的生活在此地有所目標,只要讓我能夠供給自己的生活,只要這個地方讓我有附屬感,它就是我的故鄉。

沮喪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在這個國際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年代,尤其是對逐漸在國際舞台上被邊緣化的台灣年輕人來說,在有經濟能力的前提下,選擇出國打拚往往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 但出國並不適合於每個人,出國也並非如同大家眼中所見的光鮮亮麗。

對於沒有家庭背景、身分、足夠資金的人,或是非就讀特別專業學科,而必須與當地人競爭時,你必須要準備做出不小的犧牲,你必須時常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

「壓力過大」或許不只是外在環境給予自己的不幸,更多時候,是自己無法達成目標的心理絕望,無論你身在何處。

年少輕狂,「我之所以來到美國,是要做大事,是要改變世界。」

同場加映:30 歲還可以出國嗎?從文具銷售員到銀行分析師,這一句話讓我卸下傲慢

還記得剛到羅徹斯特時,我與不解為何我要放棄在台灣大好前程的前女友堅定地說。在美國剛開始的那些年,我每天做著自己百般不願意做的事情,就算嘗試正面對待,但看看銀行幾乎清空的戶頭,看看朋友們在亞洲成功的故事,看看身旁空無一人的寂寞,負面情緒還是固定規律地席捲而來。

熟悉我的讀者可能略知一二,在美國剛畢業後的那幾年,我走了不少的岔路。誰想要在紐澤西中鳥不拉屎的小鎮上像喪屍般的漫行銷售文具,時不時被老闆轟出門,時不時被叫警察,時不時被言語羞辱?

誰想要在台資銀行裡頭領低薪,在西方國家接受職場文化不平等且抑鬱的對待?誰想要刻意無視自己對英語能力的恐懼,在一群美國人面前班門弄斧?

再加上經濟壓力,加上生活上的意外事件,我早已放棄了「做大事與改變世界」,我只想要有穩定的生活,身邊有愛我的人,就足夠了。

悲傷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在前幾本的作品中有提過一次,我強烈懷疑自己在美國的那段期間飽受憂鬱的困擾。不想無病呻吟,但我真的不確定自己是否罹患憂鬱症,但在那段期間,我每天需要用強烈的酒精來振奮精神,用酒精讓自己忘卻心中所有的不愉快。

我會無來由地哭泣,體重忽胖忽瘦,最重曾達 90 公斤,但卻又在一個月內掉到 65 公斤。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慢慢地走出了那段不愉快的生活經歷。治療的方式其實並不複雜,以下簡單地分享給你們。

面對憂鬱,解方一:跟人說話

首先,「跟人說話」。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正向積極的人會適度地找尋發洩的窗口,但負面的人卻會讓那些負面情緒逐漸累積在心中的封閉山口,直到未來的某天,承受不住壓力,火山爆發。而最簡單的宣洩窗口,就是與人說話。

很多時候,再多的鑽牛角尖都會在與朋友簡單的一兩句寒暄之後豁然開朗。

我雖然從未向人透露過自己的憂鬱,但只要感到鬱悶、對事情無法釋懷時,通常會撥一通簡短的電話回家,或是到朋友家喝杯咖啡聊聊瑣事,都會發現自己之前所擔心的事情,往往只是微不足道的杞人憂天。

講話圖片|Photo by Tirachard Kumtanom on Pexels

面對憂鬱,解方二:跟人說話

再來,「照顧好自己」。

很多時候,憂鬱的產生,是在一連串的負面打擊之後,自信心盡失的展現,你會變得對所有事情都有氣無力,會對未來感到困惑,因為你沒有信心去處理,沒有信心克服眼前或是即將發生的困境。

同場加映:看到別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為什麼會令人心煩氣躁?

最近幾年的作息,已經變成每天清晨五點半的健身房訓練,到每週日去超市購買下週的食材,甚至自己每天要喝多少水,走多少路,都花上不少精力去紀錄。

要有正向的心靈,就要從健康的身體開始。如果對自己的外表產生了自信,那麼就會對未來感到希望,這裡所說的外表,並不是要你練出魔鬼的身材,而是要你懂得自己身體的需求,注意自己吃下肚的食物,並且適度地運動讓自己更健康。

快樂圖片|Photo by Godisable Jacob on Pexels

面對憂鬱,解方三:尋找勝利的滿足感

最後,也是最有趣的,就是「尋找勝利的滿足感」。

改變世界並不是永遠無法達成的夢想,但在你真正地改變世界之前,必須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達成各個階段不同的目標。

讓自己變成正向快樂的人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人天生就是開心果,永遠都心懷正面能量;也沒有人可以免疫於失敗所產生的挫折感,不產生放棄追逐夢想的念頭,要讓自己對生命重拾希望,就要從每天的生活當中,去找尋勝利的滋味。

猜你想看:為懂得愛自己的你慶祝吧!九個內外兼備的愛自己行動提案!

哪怕只是店員多找你一些零錢,哪怕只是得到上司無心的讚賞,哪怕只是通過了某個初階考試,你都值得去慶祝,並且放鬆自己。

每一個小目標的達成,都會讓你有繼續活下去的動力;每一個小小的勝利滋味,都會激勵你再去尋找下一個小目標,然後試圖獲取勝利。每天累積小小的勝利滋味,數年後,可能會幫助你達成——最初自己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

搬到瑞典後已五年多,生活逐漸步上了理想的軌道,有穩定的工作與家庭,有充滿成就感的職位,有健康的生活型態,有關心自己的朋友。看似我的未來就是如此地安定了下來,又或許這只是改變世界的中間站,但我卻永遠不會放棄眼前的這幅畫面,與珍惜生命中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我不知道未來幾年後,我新的故鄉會在哪,但至少, 我已經不再憂鬱。而過去的憂鬱,也一點一滴地成就現在的快樂,一切都只是過程,生命就是一系列的累積。

任何未來發生的事情,任何過去影響你的挫折,只要你以開闊的心態去面對,他們不就只是一趟愉快長途旅行中的美好瑣碎回憶——盡情地享受所有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