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YouTube 頻道《深夜保健室》之後,華人首席性健康管理師 童嵩珍與深夜保健室節目主持人 鄭家純二度攜手,推出以實戰技巧、身體探索與自我練習為主軸的《深夜練愛課》。情慾的探索,即是關係的探索,亦是對自我的探索。

以愛為名展開的情慾探索,很多時候曲高和寡,仍在倡議意識的階段,然而童老師與家純不畏阻礙,專注對於正確「性學知識」的科普,並試圖從「性」的角度討論親密關係的更多可能性。

接受訪談時,華人首席性健康管理師童嵩珍不斷強調,「個人從生理、心理到關係,兩人之間從曖昧、墜入到進入關係,我們關注全階段的『性』議題,如何正視困擾,讓雙方在『性』這件事上更協調。我們講的不是譁眾取寵的『取悅』,而是全面化、系統性的談身心靈與情慾的關係。」

女人迷深夜練愛課1

對的人並非「找到」,而是「創造」

情慾是創造之母,女性身體因為性而充滿,因為性而創造,在實質上與心靈上都更具有生命力。

家純說,我們對性愛了解越多,便更能了解自己,「情慾與戀愛,每一個人口味不同,喜歡與滿足的地方也不一樣,這件事情在情緒與感官上都無法與其他經驗相比,例如享用美食有天花板,很多時候我們更在意當下心情、氛圍,以及與誰同桌,那段回憶會影響到你對『美食』的評價與定義,性愛也是一樣的。」

同場加映:女生想要的性愛長怎樣?專訪 《臉紅體位床遊》PM Audreyx張瑋軒:高潮是擴張與脹滿

然而所謂的美好性愛並沒有標準答案,很多人習慣在「性愛」中套入腳本、預設立場,期待能以技術取「勝」,然而這麼做不但難以獲得好效果,反而更容易遺失,而性愛的本質,在於纏綿與共感,在於彼此的需求都被重視,在於每一個人的身體與心靈皆願意被包容。

女人迷深夜練愛課2

童老師提到,「這麼多年性治療的經驗告訴我,很多人以為『性』與『愛』不需要學習,但其實絕大部分的人都把性愛簡單化到只剩技巧,其實是不對的。我想這門課程最想傳遞的,就是這個簡單的訊息:我們可以透過探索、理解與包容,去分享如何才能讓關係變得更好。」

讓關係變得更好,看似一個微小的期待,其實背後有著相當複雜的脈絡,需要足夠敞開,才能夠進入並展開探索。

許多人對於美好性愛與關係經營多有誤解,以為「對的人」是找到,而非創造,「熱情需要引導和引燃,很多人認為,愛你的人會『自然』產生熱烈的情感,但這其實只是愛情關係剛開始的狀態,它要如何維繫、如何保鮮,全靠經營。」

同場加映:【深夜臉紅紅】EP9|性愛教室第三堂:讓他好舒服的前戲技巧大公開

沒有不努力便能完美的關係,同理於性愛。家純以緩慢的口吻,耐心地闡述:「很多人以為,我只要照著食譜做,與伴侶的性關係就可以達到完美,但其實很難。

每一個人的慾望不同,有些伴侶在進行互動時不需要太多的言語表達,自然而然就會走到相互心電感應的那頭,然而,有些人卻需要氛圍營造,需要對話,需要細細理解。

這堂課的目的不是創造焦慮感及威脅感,或讓大家感覺自己有什麼不足需要特意加強,而是希望可以傳遞正確的心態,不管吸收到什麼樣的訊息,我們都有能力內化為自己的感想與心得,以此為基礎創造出更新奇的想法也不一定。」

女人迷深夜練愛課3

性愛就像雙人舞,需要有「一人」挑起與帶動

《深夜練愛課》希望作為起點,而非萬靈丹,童老師與家純皆相當篤定,關於性愛的學習與思考,可以產生漣漪效應,它影響著我們對於自己的了解、認識與觀察,同時也關乎我們伴侶關係是否和諧、坦承與彼此尊重。

性愛就像『雙人舞』,要先有其中一方發起,另一個人才有機會被你引導和帶動。

華人首席性健康管理師 童嵩珍

談起彼此的合作,家純謙遜地笑說,自己在專業上確實仍有不足,在《深夜練愛課》中,將會以童老師的夥伴作為角色定位,在旁進行分享與補充。

「老師累積十多年的學術專業,及實務經驗相當豐富,在台灣沒有比人比童老師更能勝任這門課,當初在《深夜保健室》第一季認識老師,對於整個團隊而言,就有如挖到一座礦場,在彼此交談中,讓我們有更多想法延伸更全面的內容。」

女人迷深夜練愛課4

而相比於過去節目製作,課程內容將會更加系統化且嚴謹,並從「自我認識」與「關係經營」的角度去看待性愛。童老師提到,許多性愛不協調問題的背後,其實都是溝通的問題,但情侶雙方的溝通能否同頻,也關乎到兩人是否足夠了解自己。

「先了解自己、接納自己,了解自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主角,明白且接納自己的優缺點,並與伴侶分享,才能夠促成更好的伴侶關係,並達到共振的效應。」

在關係中,人無法也不會單獨存在,與伴侶分享是關係經營的根本,也是改善性生活的起點。「了解自己是改變的開始,因為要去改變他人非常困難,很多時候想在關係當中創造改變,得先從自己『起而行』開始。」

同場加映:五個性愛溝通法則,讓妳與另一半越做越爽

掌握性的節奏,從自我的認識與引導開始,雙人互動的起始在於有一方開始覺察與改變,靜靜聆聽、細細探索,去挖掘慾望的形狀,並給予合適的回應。

童老師與家純一再強調可以慢、不要急,「只要心態是正確的,不論接收到什麼樣的資訊,每一個人都有能力經由內化,形成自己的感想與實踐,相信一切微小的改變都有機會產生更多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