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茶餘飯後談論別人的八卦嗎?分析人們愛八卦的背後心理,給自己靜下心來的時間,重新聚焦自己的需求。

文|@im_whyo

「狗仔性格」是我自己命名的,顧名思義是有那些狗仔行為的特質,思考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狗仔基因。

潛移默化讓我們理直氣壯

求學階段的我極其八卦,也曾有稍不注意就把其他人信任而透漏給我的隱私洩漏出去導致一些麻煩的經驗,那次之後我就告訴自己,要做一個篩選資訊而不是聽到什麼說什麼的人,被其他人信任而得到的訊息,不被錯誤使用、甚至負面的擴大影響範圍,資訊應該要被正確傳遞。

狗仔文化基本上是從小潛移默化在生活中的,對於「周刊直擊」非常不陌生,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大人告訴我周刊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每每出現重磅新聞的時候,大家的目光只會聚焦在某明星做錯什麼事,某公眾人物的花邊新聞,某某某又怎麼樣了,「新聞」好像變成八卦的集散地,開始比較誰的消息最新、最怪、最獵奇。

新聞
圖片|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有些被教導的觀念,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直到一個開始能夠將「媒體識讀」從名詞轉換成動詞的年紀,動作開始放慢、開始理解理性思辨是什麼,退到一個足夠遠的地方,才慢慢看清楚這個動詞的使用方法,然後才接觸到關於公眾人物隱私權的討論。

周刊新聞跟拍的人物,從全台灣都認識的名人,開始轉移到比較小眾的網紅,而且內容基本上都是他們私下的生活。這讓我開始思考跟拍的合理性。

假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個追蹤人數幾千的小人物,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的社群帳號、分享自己願意分享的內容,這樣的我是可以被隨意拍攝私下生活的嗎?

弔詭的是如果網紅們被跟拍是不被質疑的,那追蹤人數幾千的我,是不是也隨時可能在路上被關注,是否因為我在網路公開了自己的一部份而無法拒絕媒體跟拍?

另外,公眾人物可受公評的部分,也包含了他們私下的、跟道德判斷有關的行為嗎?如果是這樣,怎麼樣的人算是公眾人物,哪些人的私人行為是需要受到公評的,或者白話一點的說,多公眾的人的生活必須被眾人評論?

愈來愈多問號冒出來,周遭的事情突然變得奇怪了起來,一直以來自然接受的那些前提,開始出現可以被看見的裂縫。

然後看到 Youtuber 錫蘭的影片,提及台灣的狗仔文化不合理,因為他的說法我才意識到,啊!原來狗仔文化是不正常的啊,原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角度是這樣的,我們的成長環境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理所當然,我所習以為常的環境設定有可能是有問題的。

同場加映:一個記者的旅行意義:丟掉恐懼,生活才會來

狗仔
圖片|Photo by Michal Matlon on Unsplash

開始我的觀察:

狗仔文化的重點是「關注他人」,知道其他人的生活、知道他的人際關係、知道他昨天跟哪個人約會,這可能來自華人文化注重大群體共好的風氣。

比起個人主義更傾向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一個群體好不好,投注更多心力在他人的行為好不好,而不是自己好不好,我們放很多心力在別人身上,把好奇心放在「他人」身上,而不是事件本身。

但別人好不好又不是我能控制的,一個群體的根本好壞,不是建立在我監督其他人的心力多寡,而應該是每個人是否做好自己的事不是嗎?

這個觀察讓我開始認知到所有的事情都只是選擇而已,他人的選擇如何是他的事情,他的選擇不符合我的期待,不代表他比較差或比較優秀,事實上與我無關,我需要關注的只有(也只能有)「自己的選擇」。

而這會延伸影響到我們,是否更隨意的評價他人的行為,社群媒體上,每天都有各評論家留下他們的判斷,無論是什麼身分的人,在網路上他們總是可以隨意的評論社會上發生的任何事。

猜你喜歡:人際關係整理學:改善社交焦慮的小步驟,梳理人際,生命從此不打結

打字
圖片|Photo by Kaitlyn Baker on Unsplash

我想談論的不是他們是否帶風向,或他們的論點對不對、有沒有道理,更不是指不能討論,而是單就「對他人指指點點且大家聚在一起起鬨、看好戲的行為」做討論,是否帶有很大部分的狗仔心態。

對我來說,很多時候那些只想嘲笑他人的言論,似乎就是證明狗仔文化存在的一種徵象,因為關心都放在他人身上,很大程度代表著「正在」不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刻意練習: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意識到自己也有滿到溢出來的狗仔性格時,才在生活中練習刻意減少狗仔行為,看到獵奇的、與他人隱私有關的新聞標題,先不點進去(如果還是很好奇先試著晚一點進去),聽到同事八卦時不主動參與,被邀請加入八卦行列時也盡量減少八卦他人的言論,試圖用行為改變自己的八卦心態。

這個時候就開始發現,那些更值得學習的人們,過著有意識生活的人們,他們所做的即「專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現在人人追求的做自己。

延伸閱讀:「請認真凝視自己的樣子!」找回自我的 3 步驟:保留距離、冷靜觀看、回頭檢視


圖片|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不過到這裡就會發現,我們終究是生活在社會裡,他人的行為的確也會影響到自己,要如何在關注自身與促進團體正向成長之間找到平衡,這會是社會進步的下一大步,在那之前希望大家都能將目光轉向自己的人生,而不要總是專注在評價別人是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