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結婚」?結婚不只靠心意,更需要雙方攜手努力!從澳洲政府提出的四大面向,檢視你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邁進人生的下一步囉!

非常推薦所有情侶,在結婚前都可以試著寫寫看這份文件!

那就是──澳洲的伴侶簽證申請文件。這不是開玩笑的,請聽我解釋。

在台灣長大的我,總覺得「登記」=「結婚」。若是沒有登記,就只是情侶而已。

但是,澳洲人不把「登記」當成唯一的結婚基礎,認可「事實婚」的澳洲,認為只要真的相處上是伴侶的雙方,即是配偶,不會因為你們沒有登記就不是。

那所以當我要跟澳洲政府申請相關簽證與身分時,我要怎麼解釋給澳洲政府我們不只是「情侶」,而是「配偶」呢?

證明我跟 K 的關係是真實而且持久的(genuine and continuous)同時,我也必須說明兩人對未來共同生活的承諾。

然而有趣的是,澳洲政府也非常理解每對伴侶的相處方式都不一樣,於是澳洲政府只列出了幾個面向,由我們自己找尋相關證據來說明我們真的是伴侶。

marry me
圖片|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Pexels

澳洲政府列了以下四個面向:

1. 財務證明(Financial A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從情侶到配偶,我覺得對我來說最有感的就是財務。

我過去的財務非常獨立,家庭也非常支持我,讓我幾乎只要負擔自己的開支就可以,因此比較早一些時候,我去澳洲的時候也會自己換一筆澳幣,讓我感覺我是自己負擔自己的費用。

直到後來我跟 K 開了共同帳戶,我們開始一起使用這個帳戶裡的資金,我開始慢慢感受到財務在我們之間並不「獨立」,而是「一起」了。

舉例來說,某一次我跟 K 下午散步的時候,K 突然說,「我算過了,如果你一年來澳洲六個月,我們一週大概可以從共用帳戶花掉 OOO 元。」

或者是,某一天我跟 K 有了這樣的對話。

「你想要買 A 還是買 B 呢?買 A 比較便宜。」

「你決定吧,反正那也是你的錢。」

money
圖片|Photo by Antoni Shkraba on Pexels

從用一個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收支,到用兩個人的單位去重新審視財務,是非常不一樣的感覺。「隊友」的感覺真的出現了。

在這個面向,我曾經自我檢視的問題有這些:

  • 我跟伴侶是如何分擔財務支出與收入呢?
  • 除了個人的生活所需、共同需要的生活開支、彼此家人的財務需求、彼此各自的貸款與負債,這些東西我們打算如何分工?
  • 比如不動產的名字上要放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 保險受益人又是放誰的名字呢?
  • 我們打算如何運用剩下來的資金?
  • 誰可以多決定一些?或者是誰又多負責一些什麼呢?

延伸閱讀:錢錢與它的產地|親密關係中,為何總怕談錢?其實金錢議題,反而可以讓你們更緊密!

2. 家務分工(Nature of Household)

最簡單的思考是兩個人(包含兩個家庭)的生活日常,是怎麼分工的呢?

家事是怎麼分工的呢?我跟 K 在寫這項清單的時候,是把網路上整理過的家事清單列出來,一項項檢視跟討論過去的分工。

不只是分工,為什麼這樣分工也需要被思考。是因為工作時間的限制使誰是合作某件事?是因為誰比較擅長這件事?

是因為要公平,每個人的工作量應該均等?還是因為喜好,有誰比較不討厭某項家事?

列出家事清單,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真的一起「經營」了日常。

這邊也列給大家可以思考你們如何分工的面向:

食物採買、日常用品採買、餐點備料、煮飯、清潔除塵、廁所打掃、洗碗、洗衣、整床、帳單支付、晾衣、折衣與收衣服、丟垃圾、規劃週末與休假活動、拖地、照顧植物、調整裝潢、修理家電、出席家庭聚會或會議、照顧生病或老小的家人等。

laundry
圖片|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on Pexels

3. 社交證明(Social A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這我覺得比較有趣。在澳洲政府的認定中,「婚姻關係」的真實認定依據,應包含你們的關係應該被第三人清楚知曉。

於是,你們是否有共同的朋友同時認識你們,且知道你們的關係、互動模式。

我們開始要思考,我們有哪些共同朋友,他們是否會願意為我們填寫文件,證明我們的關係。

同時,社群媒體上的曝光、合照、信件來往也都是其他類型的證明,以及我們是否有作為伴侶一起受邀出席別人的婚禮、派對、聚餐等,我們是否有收過以我們兩個為收件人的卡片?

而澳洲政府的認知中至少要有兩個人知道你們的關係才算數。

猜你想看:情侶交往十五年不婚不生:「婚姻的定義是,你願意把性命財產,交給對方處置。」

friends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4. 彼此的承諾(Nature of person commitment to each other)

在這題中,問的是未來了。

  • 接下來,我們的人生規劃是什麼?
  • 我們打算住在哪?
  • 我們有沒有想要生小孩?
  • 我們的工作會有什麼變化嗎?
  • 我們還有打算進修、轉換工作、搬家嗎?
  • 我們的財務會有什麼變化嗎?
  • 我們的責任與義務會有什麼變化嗎?
  • 這些種種的規劃,我們都有考慮過對方嗎?

過去,我很常做自己的人生規劃。但現在,我要練習與另外一個人一起做兩個人的生涯規劃。

開始整理這些問題以後,才發現以上的問題真的是對關係的靈魂拷問。

在台灣常常聽到「結婚」是一種衝動。但是作為跨國戀愛的當事人,結婚還真的衝動不了。在寫這些申請資料的過程,我發現我與 K 各自有些子題目都還需要更認真的思考。

我記得有天我興沖沖地把資料都整理好給他以後,他沒什麼回應。

「我一直跟你討論這些,你是不是有點煩?」我主動問他。

「嗯。」K 一如過往地直接。

同場加映:想到結婚就備感壓力?心理師:克服婚前焦慮,先服用這兩錠定心丸

wedding
圖片|Photo by Emma Bauso on Pexels

當下我有點難過,一部分的難過來自於我花了很多心力準備,對方卻還沒準備好,跟預期的落差讓我有點生氣又難過。

但我知道他是很誠實地面對他自己跟我,於是我消化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後跟他說,「沒關係,那我先不跟你說這些了。反正我資料都整理好第一版了,等你想看的時候跟我說,我們到時候再一起討論吧。」

然後,我果斷地把所有資料存進雲端以後,把分頁跟檔案都關掉,讓自己不會急性子,而把因準備而產生的焦慮與壓力傳遞到對方身上,進而成為了「催婚」的可怕伴侶。

每個人對於上面這些關於婚姻關係的思考與行動都需要不等量的時間準備,有沒有餘裕給彼此用不同的速度找到最終的共識,我覺得對於關係能否延續無比重要。

跳脫臺灣對於「結婚」就是「登記」,同時「登記」就是「結婚」的思維。

我開始覺得,結婚的決定是「一段過程」,一段可以來來回回、慢慢堆疊思考、彼此觀察討論的過程。甚至,我覺得這段過程可能都是婚姻的一部分。

真心推薦每對伴侶在結婚前都可以嘗試寫一次、聊幾次,可能你們現在沒有答案,或者是發現你們還沒準備好一起想這些問題。真的有助於彼此對於「婚姻」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